【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轨道车辆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铁路客货车底架模块化组对夹具。
技术介绍
1、铁路货车底架的组装是将预制完的中梁、枕梁、大横梁、侧梁、端梁、小横梁等部件进行组装,由于各部件质量较大,组装较困难,所以需用专业的组对夹具,将各个部件组装、固定。
2、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快速发展,海外市场逐渐变大,车辆更新换代逐年在加快,现有技术中,针对每一种铁路货车底架,由于其大小,所用的各个部件都不相同,因此都需要相匹配的组对夹具进行安装,即要生产某种车型的货车底架,就需要制造该车型的组对夹具,生产投入大,提高了成本,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3、综上,因此本技术提供了铁路客货车底架模块化组对夹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铁路客货车底架模块化组对夹具,包括第一夹具单元,所述第一夹具单元用于对端梁和侧梁进行支撑夹紧,所述第一夹具单元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支架、第一气缸、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一夹块;
3、还包括第二夹具单元,所述第二夹具单元用于对中梁、枕梁和侧梁进行支撑夹紧,所述第二夹具单元包括第二底座、气缸座、活动架、第二支架、第三螺杆和第二夹块、支座和扣架;
4、还包括第三夹具单元,所述第三夹具单元用于对横梁和侧梁进行支撑夹紧,所述第三夹具单元包括第三底座、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三支架、第四螺杆、第五螺杆和第三夹块;
5、还包括第四夹具单元,所述第四夹具单元用于对中
6、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第一底座顶部的两侧,且通过螺栓与第一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位于第一支架的内腔,且与第一支架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夹块通过轴承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块与梁体接触,所述第一气缸位于第一底座顶部的两侧,且通过螺栓与第一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梁体接触。
7、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气缸座位于第二底座顶部的两侧,且通过螺栓与第一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气缸座的一侧,且通过螺栓与第一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架与气缸座的输出端连接,且活动架的一侧与梁体接触,所述第三螺杆位于第二支架的内腔,且与第二支架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块通过轴承与第三螺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支座与第二底座固定连接,且支座的顶部与第二夹块的一侧与梁体接触,所述扣架通过扭簧与支座活动连接,且扣架与梁体接触。
8、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三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底部通过螺栓与第三底座活动连接,且第三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均与梁体接触,所述第三支架位于第三底座顶部的两侧,且通过螺栓与第三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四螺杆和第五螺杆位于第三支架的内腔,且与第三支架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夹块通过轴承与第四螺杆和第五螺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且第三夹块与梁体接触。
9、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第四气缸的底部通过螺栓与第四底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端与梁体接触,所述第四支架位于第四底座顶部的两侧,且通过螺栓与第四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七螺杆和第六螺杆位于第四支架的内腔,且与第四支架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第四夹块通过轴承与第六螺杆和第七螺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且第四夹块与梁体接触。
10、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技术通过第一气缸对梁体支撑,通过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可带动第一夹块与梁体接触,进而实现对端梁侧梁的定位夹紧,通过扣架可对梁体扣紧,且气缸座的输出端带动活动架与梁体接触,第三螺杆带动第二夹块与梁体接触,进而实现对中梁、枕梁和侧梁进行支撑夹紧,通过第三气缸和第二气缸对梁体支撑,且第五螺杆和第四螺杆带动第三夹块与梁体接触,进而实现对横梁侧梁的支撑夹紧,通过第四气缸对梁体支撑,且第六螺杆和第七螺杆带动第四夹块与梁体接触,进而可对中央大横梁和侧梁进行支撑夹紧,通过第一夹具单元、第二夹具单元、第三夹具单元和第四夹具单元之间相对独立,能够针对不同车型的不同底架长度做出灵活的调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铁路客货车底架模块化组对夹具,包括第一夹具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单元(1)用于对端梁和侧梁进行支撑夹紧,所述第一夹具单元(1)包括第一底座(11)、第一支架(12)、第一气缸(13)、第一螺杆(14)、第二螺杆(15)和第一夹块(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铁路客货车底架模块化组对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2)位于第一底座(11)顶部的两侧,且通过螺栓与第一底座(1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14)和第二螺杆(15)位于第一支架(12)的内腔,且与第一支架(12)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夹块(16)通过轴承与第一螺杆(14)和第二螺杆(15)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块(16)与梁体接触,所述第一气缸(13)位于第一底座(11)顶部的两侧,且通过螺栓与第一底座(1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13)的输出端与梁体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铁路客货车底架模块化组对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座(22)位于第二底座(21)顶部的两侧,且通过螺栓与第一底座(1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4)位于气缸座(22)的一侧,且通过螺栓与第一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铁路客货车底架模块化组对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缸(33)和第二气缸(32)的底部通过螺栓与第三底座(31)活动连接,且第三气缸(33)和第二气缸(32)的输出端均与梁体接触,所述第三支架(34)位于第三底座(31)顶部的两侧,且通过螺栓与第三底座(31)活动连接,所述第四螺杆(35)和第五螺杆(36)位于第三支架(34)的内腔,且与第三支架(34)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夹块(37)通过轴承与第四螺杆(35)和第五螺杆(36)的一端活动连接,且第三夹块(37)与梁体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铁路客货车底架模块化组对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气缸(42)的底部通过螺栓与第四底座(41)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四气缸(42)的输出端与梁体接触,所述第四支架(43)位于第四底座(41)顶部的两侧,且通过螺栓与第四底座(41)活动连接,所述第七螺杆(44)和第六螺杆(45)位于第四支架(43)的内腔,且与第四支架(43)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第四夹块(46)通过轴承与第六螺杆(45)和第七螺杆(44)的一端活动连接,且第四夹块(46)与梁体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铁路客货车底架模块化组对夹具,包括第一夹具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单元(1)用于对端梁和侧梁进行支撑夹紧,所述第一夹具单元(1)包括第一底座(11)、第一支架(12)、第一气缸(13)、第一螺杆(14)、第二螺杆(15)和第一夹块(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铁路客货车底架模块化组对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2)位于第一底座(11)顶部的两侧,且通过螺栓与第一底座(1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14)和第二螺杆(15)位于第一支架(12)的内腔,且与第一支架(12)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夹块(16)通过轴承与第一螺杆(14)和第二螺杆(15)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块(16)与梁体接触,所述第一气缸(13)位于第一底座(11)顶部的两侧,且通过螺栓与第一底座(1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13)的输出端与梁体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铁路客货车底架模块化组对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座(22)位于第二底座(21)顶部的两侧,且通过螺栓与第一底座(1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4)位于气缸座(22)的一侧,且通过螺栓与第一底座(11)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架(23)与气缸座(22)的输出端连接,且活动架(23)的一侧与梁体接触,所述第三螺杆(25)位于第二支架(24)的内腔,且与第二支架(24)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块(26)通过轴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松雨,潘洪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铁轨道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