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丙烯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丙烯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01258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涉及烯烃聚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丙烯聚合物的催化剂组分、丙烯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在2g/10min~20g/10min时,所述丙烯聚合物的z均分子量≧100万;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等规度≧96%时,沸腾庚烷不溶物中mmmm%≧89%;所述丙烯聚合物的弯曲弹性模量≧1.3GPa,拉伸屈服应力≧32MPa,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40J/m;该聚合物中有部分分子量特别大的分子,且这部分大分子分子链比较规整,聚合物刚韧平衡性优良,特别是模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烯烃聚合,具体涉及一种丙烯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1、聚丙烯是以丙烯为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无毒、无味、密度小,刚度、硬度、耐热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及绝缘性能,几乎不受湿度影响,常见的酸、碱及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电子、包装机建材家具方面广泛应用。

2、使用ziegler-natta催化剂生产的聚丙烯是由许多分子量大小不同,分子链规整度各异的聚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一般情况下,聚合物等规度越高,分子链越规整,聚合物强度越高,但聚合物韧性会有所下降。而降低聚合物的等规度,聚合物的韧性会有所提升,但聚合物的强度会下降。而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一种丙烯聚合物,该聚合物的刚韧平衡性优良,特别是弯曲模量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丙烯聚合物,该聚合物中有部分分子量特别大的分子,在等规度很高,分子链很规整的情况下,聚合物的刚韧平衡性优良,特别是弯曲模量非常高。

2、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丙烯聚合物,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在2g/10min~20g/10min时,所述丙烯聚合物的z均分子量≧100万;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等规度≧96%时,沸腾庚烷不溶物中mmmm%≧89%。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在2g/10min~5g/10min时,所述丙烯聚合物的z均分子量≧150万;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等规度≧98%时,沸腾庚烷不溶物中mmmm%≧91%。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丙烯聚合物的弯曲弹性模量≧1.3gpa,拉伸屈服应力≧32mpa,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40j/m,优选地,所述丙烯聚合物的弯曲弹性模量≧1.6gpa,拉伸屈服应力≧35mpa,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40j/m。

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熔融指数:使用熔融指数仪在温度230℃、压力2.16kg的条件下,根据astm d1238-99《用挤压塑性计测定热塑性熔化流率的标准试验方法》测定;

6、所述丙烯聚合物的z均分子量:使用gpc测试,具体采用waters公司的watersalliance gpc2000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以1,2,4-三氯苯为溶剂,苯乙烯为标样;

7、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等规度:使用沸腾庚烷萃取法测定。

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丙烯聚合物的催化剂组分,所述催化剂组分是包含以下组分或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

9、(1)含镁化合物,

10、(2)含钛化合物,

11、(3)内给电子体化合物;

12、其中,所述内给电子体选自二醇酯类化合物;所述催化剂组分中内消旋体含量≧95%,优选≧98%。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二醇酯类化合物选自式(i)所示的二醇酯化合物;

14、

15、式(i)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直链烷基、c3-c20支链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芳基、c6-c20烷芳基、c6-c20芳烷基、c2-c20烯基和c4-c20稠环芳基;a选自c1-c20直链烷基、c3-c20支链烷基、c1-c20环烷基或c1-c20芳基的二价撑基。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式(i)所示的二醇酯化合物选自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4-戊二醇二正丙基苯甲酸酯、2,4-戊二醇二异丙基苯甲酸酯、2,4-戊二醇二正丁基苯甲酸酯、2,4-戊二醇二异丁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正丙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异丙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正丁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异丁基苯甲酸酯、4-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对甲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邻甲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对氯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邻氯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对甲氧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邻甲氧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间甲氧基苯甲酸酯、2-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5-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丁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4-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4-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4-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4-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4-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4-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4-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甲基-2,4-庚二醇二(对甲基苯甲酸)酯、6-甲基-2,4-庚二醇二(间甲基苯甲酸)酯、2,2,6,6-四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4-乙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4-丙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4-丁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4,4-二甲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4-乙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4-乙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6-乙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5-甲基-4,6壬二醇二苯甲酸酯、5-乙基-4,6壬二醇二苯甲酸酯、5-丙基-4,6壬二醇二苯甲酸酯、5-丁基-4,6壬二醇二苯甲酸酯、5,5-二甲基-4,6壬二醇二苯甲酸酯、5-甲基-4-乙基-4,6壬二醇二苯甲酸酯、5-苯基-4,6壬二醇二苯甲酸酯、4,6-壬二醇二苯甲酸酯和4-丁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1,2-亚苯基二苯甲酸、3-甲基-5-叔丁基-1,2-亚苯基二苯甲酸酯、3,5-二异丙基-1,2-亚苯基二苯甲酸酯、3,6-二甲基-1,2-亚苯基二苯甲酸酯、4-叔丁基-1,2-亚苯基二苯甲酸酯、1,2-奈二苯甲酸酯、2,3-奈二苯甲酸酯二苯甲酸-1,8-萘酯、二-4-甲基苯甲酸-1,8-萘酯、二-3-甲基苯甲酸-1,8-萘酯、二-2-甲基苯甲酸-1,8-萘酯、二-4-乙基苯甲酸-1,8-萘酯、二-4-正丙基苯甲酸-1,8-萘酯、二-4-异丙基苯甲酸-1,8-萘酯、二-4-正丁基苯甲酸-1,8-萘酯、二-4-异丁基苯甲酸-1,8-萘酯、二-4-叔丁基苯甲酸-1,8-萘酯、二-4-苯基苯甲酸-1,8-萘酯中的至少一种。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含镁化合物选自二卤化镁、烷氧基镁﹑烷基镁﹑二卤化镁的水合物、二卤化镁的醇合物或二卤化镁分子式中其中一个卤原子被烷氧基或卤代烷氧基取代的衍生物;优选地,所述含镁化合物选自二卤化镁或二卤化镁的醇合物;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含镁化合物选自二氯化镁、二溴化镁、二碘化镁、二氯化镁的醇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在2g/10min~20g/10min时,所述丙烯聚合物的z均分子量≧100万;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等规度≧96%时,沸腾庚烷不溶物中mmmm%≧8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在2g/10min~5g/10min时,所述丙烯聚合物的z均分子量≧150万;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等规度≧98%时,沸腾庚烷不溶物中mmmm%≧9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聚合物的弯曲弹性模量≧1.3GPa,优选≧1.6GPa,拉伸屈服应力≧32MPa,优选≧35MPa,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40J/m。

4.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中所述丙烯聚合物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组分是包含以下组分或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醇酯类化合物选自式(I)所示的二醇酯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所示的二醇酯化合物选自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4-戊二醇二正丙基苯甲酸酯、2,4-戊二醇二异丙基苯甲酸酯、2,4-戊二醇二正丁基苯甲酸酯、2,4-戊二醇二异丁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正丙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异丙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正丁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异丁基苯甲酸酯、4-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对甲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邻甲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对氯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邻氯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对甲氧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邻甲氧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间甲氧基苯甲酸酯、2-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5-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丁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4-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4-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4-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4-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4-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4-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4-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甲基-2,4-庚二醇二(对甲基苯甲酸)酯、6-甲基-2,4-庚二醇二(间甲基苯甲酸)酯、2,2,6,6-四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4-乙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4-丙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4-丁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4,4-二甲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4-乙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4-乙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6-乙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5-甲基-4,6壬二醇二苯甲酸酯、5-乙基-4,6壬二醇二苯甲酸酯、5-丙基-4,6壬二醇二苯甲酸酯、5-丁基-4,6壬二醇二苯甲酸酯、5,5-二甲基-4,6壬二醇二苯甲酸酯、5-甲基-4-乙基-4,6壬二醇二苯甲酸酯、5-苯基-4,6壬二醇二苯甲酸酯、4,6-壬二醇二苯甲酸酯和4-丁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1,2-亚苯基二苯甲酸、3-甲基-5-叔丁基-1,2-亚苯基二苯甲酸酯、3,5-二异丙基-1,2-亚苯基二苯甲酸酯、3,6-二甲基-1,2-亚苯基二苯甲酸酯、4-叔丁基-1,2-亚苯基二苯甲酸酯、1,2-奈二苯甲酸酯、2,3-奈二苯甲酸酯二苯甲酸-1,8-萘酯、二-4-甲基苯甲酸-1,8-萘酯、二-3-甲基苯甲酸-1,8-萘酯、二-2-甲基苯甲酸-1,8-萘酯、二-4-乙基苯甲酸-1,8-萘酯、二-4-正丙基苯甲酸-1,8-萘酯、二-4-异丙基苯甲酸-1,8-萘酯、二-4-正丁基苯甲酸-1,8-萘酯、二-4-异丁基苯甲酸-1,8-萘酯、二-4-叔丁基苯甲酸-1,8-萘酯、二-4-苯基苯甲酸-1,8-萘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镁化合物选自二卤化镁、烷氧基镁﹑烷基镁﹑二卤化镁的水合物、二卤化镁的醇合物或二卤化镁分子式中其中一个卤原子被烷氧基或卤代烷氧基取代的衍生物;优选地,所述含镁化合物选自二卤化镁或二卤化镁的醇合物;进一步优选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在2g/10min~20g/10min时,所述丙烯聚合物的z均分子量≧100万;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等规度≧96%时,沸腾庚烷不溶物中mmmm%≧8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在2g/10min~5g/10min时,所述丙烯聚合物的z均分子量≧150万;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等规度≧98%时,沸腾庚烷不溶物中mmmm%≧9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聚合物的弯曲弹性模量≧1.3gpa,优选≧1.6gpa,拉伸屈服应力≧32mpa,优选≧35mpa,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40j/m。

4.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中所述丙烯聚合物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组分是包含以下组分或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醇酯类化合物选自式(i)所示的二醇酯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所示的二醇酯化合物选自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4-戊二醇二正丙基苯甲酸酯、2,4-戊二醇二异丙基苯甲酸酯、2,4-戊二醇二正丁基苯甲酸酯、2,4-戊二醇二异丁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正丙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异丙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正丁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异丁基苯甲酸酯、4-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对甲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邻甲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对氯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邻氯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对甲氧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邻甲氧基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间甲氧基苯甲酸酯、2-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5-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丁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4-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4-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4-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4-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4-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4-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4-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甲基-2,4-庚二醇二(对甲基苯甲酸)酯、6-甲基-2,4-庚二醇二(间甲基苯甲酸)酯、2,2,6,6-四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4-乙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4-丙基-3,5-辛二醇二苯甲酸酯、4-丁基-3,5-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霞庄庄刘海涛马吉星胡建军何世雄李昌秀唐树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