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机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控制器、控制组件及汽车。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车辆,汽车域控制器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t-box(telematic box,远程信息处理器)与座舱控制器合二为一也是越来越常见。座舱控制器由于高热耗,需要做成导热性较好的金属壳体进行散热,而t-box里面则需要有镍氢电池在车辆发生故障时作为电源保障通讯或者采集数据。电池需要避免与金属等刚性壳体直接接触,否则会有固定不牢或磨损漏液的风险。
2、目前常见的集成设计就是在控制器的金属外壳上直接做一个电池腔,将电池用泡棉包裹之后通过盖板、腔体等结构与泡棉过盈配合来固定电池。虽然,此类设计可以避免电池与金属壳体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电池的碰撞磨损,但是电池腔由金属外壳形成,金属外壳的导热系数较高,电池及泡棉极易受热膨胀,从而引起电池的损坏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控制器、控制组件及汽车,旨在提高避免电池受热膨胀而引起的损坏失效,降低电池及整机的故障率,提高电池及整机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集成式控制器,包括:
3、控制器主体,具有金属外壳;
4、容置盒,设于所述金属外壳上;以及
5、电池,容置于所述容置盒内并适于与通讯模块和/或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
6、其中,至少所述容置盒与所述电池外周壁接触的部分为隔热材质。
7、可选地,所述容置盒包括盒
8、可选地,所述盒体内凸设有用于卡住所述电池的若干固定筋,若干所述固定筋间隔分布。
9、可选地,所述固定筋的形状与对应所述电池接触处的形状相适配。
10、可选地,所述盒体内设有导向筋,所述导向筋的顶部具有弧形段或倾斜段。
11、可选地,所述容置盒与所述金属外壳可拆卸连接。
12、可选地,所述金属外壳设有安装平面,所述容置盒贴靠安装于所述安装平面上。
13、可选地,所述金属外壳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容置盒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控制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集成式控制器,所述集成式控制器包括:
15、控制器主体,具有金属外壳;
16、容置盒,设于所述金属外壳上;以及
17、电池,容置于所述容置盒内并适于与通讯模块和/或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
18、其中,至少所述容置盒与所述电池外周壁接触的部分为隔热材质。
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控制组件。
20、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该集成式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容置盒以及电池;控制器主体具有金属外壳;容置盒设于金属外壳上;电池容置于容置盒内并适于与通讯模块和/或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其中,至少容置盒与电池外周壁接触的部分为隔热材质。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改进了域控制器与通讯模块电池的固定安装结构,电池的安装方式更加安全可靠,有效避免了电池受热膨胀而引起的损坏失效,降低了电池及整机的故障率,提高了电池及整机寿命,且无需设置泡棉,节省了物料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盒包括盒体及盖设于盒体上的盒盖,所述盒体和/或所述盒盖的材质为塑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凸设有用于卡住所述电池的若干固定筋,若干所述固定筋间隔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筋的形状与对应所述电池接触处的形状相适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设有导向筋,所述导向筋的顶部具有弧形段或倾斜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盒与所述金属外壳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设有安装平面,所述容置盒贴靠安装于所述安装平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容置盒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9.一种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式控制器。
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盒包括盒体及盖设于盒体上的盒盖,所述盒体和/或所述盒盖的材质为塑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凸设有用于卡住所述电池的若干固定筋,若干所述固定筋间隔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筋的形状与对应所述电池接触处的形状相适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设有导向筋,所述导向筋的顶部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佳男,
申请(专利权)人: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