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导轨,特别涉及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
技术介绍
1、电梯导轨是由钢轨和连接板构成的电梯构件,它分为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从截面形状分为t形,l形和空心三种形式,导轨在起导向作用的同时,承受轿厢,电梯制动时的冲击力,安全钳紧急制动时的冲击力等,然而,一般的空心电梯导轨在生产后并不笔直,如果电梯导轨不经矫直就直接进行使用,容易造成电梯轿厢的摇晃,甚至出现安全事故,为此,我们推出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
2、例如公开号为cn214442023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包括工作台和底板,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中心位置处焊接有下校直块,且下校直块的两侧位于底板的顶面转动连接有侧校直轮,所述下校直块的上方设有上校直块。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驱动电机、丝杆、螺纹块、底板、下校直块、上校直块、侧校直轮、限位槽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使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丝杆正反旋转,在限位槽和限位块的作用下带动底板左右运动,从而带动两个侧校直轮反向旋转,在上校直块和下校直轮的配合下实现对空心电梯导轨进行矫直的目的,提高矫直的效果,减轻工作人员人工矫直的劳动力,提高对空心电梯导轨矫直的工作效率。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技术的矫直机,在对空心导轨进行矫直时,没有对空心导轨进行加热,导致空心导轨在矫直时阻力较大,同时现有技术在进行矫直时,矫直辊与空心导轨产生的摩擦力,使空心导轨发热,不便于后续将其取下,但现有技术并没有对空心导轨进行散热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端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底板前端的右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底板顶端的前后两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底板顶端的左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磁加热圈,所述底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矫直辊一,所述矫直辊一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电梯导轨,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所述底板顶端的右部固定连接有矫直机构,所述底板顶端的右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底端与连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矫直机构包括支撑架一,所述支撑架一的底端与底板顶端的右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支撑架二,所述支撑架二的底端与底板顶端的右部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一,所述双向螺纹杆一的后端与底板内腔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一外壁的前后两部均螺纹连接有滑块一,所述滑块一的外壁与底板内腔的右部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滑块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壁与底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辅助辊,所述辅助辊的外壁与电梯导轨的外壁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一前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二,所述双向螺纹杆二的后端与支撑架一内腔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二外壁的前后两部均螺纹连接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二的外壁与电机二的内腔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滑块二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矫直辊二,所述矫直辊二的外壁与电梯导轨的外壁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二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均固定连接有水管,位于输入端所述水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水箱。
9、优选的:所述水箱顶端的右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水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网。
10、优选的:位于输出端所述水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管,所述矩形管的底端呈线性阵列固定连接有喷头。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2、1、本技术提供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通过电梯导轨放置到支撑杆,使电梯导轨的内壁与矫直辊一的外壁搭接,之后启动电磁加热圈,由电磁加热圈对电梯导轨进行加热,当电梯导轨被加热后,更容易被塑形,起到了加热的效果。
13、2、本技术提供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通过启动水泵,由水管将水箱内的水抽出,输送至矩形管,由矩形管底端的喷头喷出,对电梯导轨进行冷却降温,使已经矫直的电梯导轨更方便取下来加快了工作效率,起到了散热冷却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端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1),所述底板(1)前端的右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底板(1)顶端的前后两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所述底板(1)顶端的左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4),所述安装架(1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磁加热圈(15),所述底板(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矫直辊一(16),所述矫直辊一(16)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电梯导轨(5),所述连接板(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2),所述底板(1)顶端的右部固定连接有矫直机构(3),所述底板(1)顶端的右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4),所述辅助机构(2)包括电机一(21),所述电机一(21)的底端与连接板(1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矫直机构(3)包括支撑架一(31),所述支撑架一(31)的底端与底板(1)顶端的右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机构(4)包括支撑架二(41),所述支撑架二(41)的底端与底板(1)顶端的右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一(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一(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4),所述安装杆(24)的外壁与底板(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杆(2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辅助辊(25),所述辅助辊(25)的外壁与电梯导轨(5)的外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一(31)前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二(32),所述电机二(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二(33),所述双向螺纹杆二(33)的后端与支撑架一(31)内腔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二(33)外壁的前后两部均螺纹连接有滑块二(34),所述滑块二(34)的外壁与电机二(32)的内腔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二(3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箱(35),所述固定箱(35)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三(36),所述电机三(3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37),所述转杆(3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矫直辊二(38),所述矫直辊二(38)的外壁与电梯导轨(5)的外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二(4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水泵(42),所述水泵(42)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均固定连接有水管(43),位于输入端所述水管(4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水箱(4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4)顶端的右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口(45),所述水箱(4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网(4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输出端所述水管(4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管(47),所述矩形管(47)的底端呈线性阵列固定连接有喷头(4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端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1),所述底板(1)前端的右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底板(1)顶端的前后两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所述底板(1)顶端的左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4),所述安装架(1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磁加热圈(15),所述底板(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矫直辊一(16),所述矫直辊一(16)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电梯导轨(5),所述连接板(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2),所述底板(1)顶端的右部固定连接有矫直机构(3),所述底板(1)顶端的右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4),所述辅助机构(2)包括电机一(21),所述电机一(21)的底端与连接板(1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矫直机构(3)包括支撑架一(31),所述支撑架一(31)的底端与底板(1)顶端的右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机构(4)包括支撑架二(41),所述支撑架二(41)的底端与底板(1)顶端的右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一(22),所述双向螺纹杆一(22)的后端与底板(1)内腔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一(22)外壁的前后两部均螺纹连接有滑块一(23),所述滑块一(23)的外壁与底板(1)内腔的右部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心电梯导轨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一(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4),所述安装杆(24)的外壁与底板(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杆(2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辅助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耀有,范树宾,周光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三洋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