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水塔供水领域,尤其是一种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火电厂中的循环水塔,也称为冷却塔,是用于冷却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水的关键设备;在火力发电厂中,燃料燃烧产生热能,用来将水转化为蒸汽,蒸汽驱动涡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个过程之后,蒸汽需要被冷凝回水以便再次使用,这便是循环水塔发挥作用的地方。
2、现有的循环水系统采用母管供水,每台机组通过各自的子管与电动蝶阀配合控制向循环水塔盆内补水;各机组运行时水量消耗不同,需要频繁操作补水阀门以维持水位,这不仅增加阀门密封失效和漏流的风险,还要求运行人员密切监视并不断调整不同机组的阀门状态来确保水位的一致性,这一过程复杂且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机组负荷差异导致循环水消耗不均,需人工频繁调整各机阀门以保持水位,操作复杂且难度大的问题。
2、上述技术问题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其包括,自平衡单元,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相连通;
3、所述第一管道延伸至第一水塔盆底部,所述第二管道延伸至第二水塔盆底部;
4、所述第一水塔盆液面低于所述第二水塔盆液面时,所述第二水塔盆冷凝水通过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流向所述第一水塔盆内部。
5、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6、所述第二管道向所述第二水塔盆方向内部设置有第二阀门。
7、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补水单元,包括母管,以及与所述母管相连通的子管;
8、所述子管数量为多组,所述第一水塔盆和所述第二水塔盆通过所述子管与所述母管相连通。
9、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子管内部安装有补水阀门;
10、所述补水阀门启闭能够控制向水塔盆补水。
11、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管道一侧连通有分流管道;
12、所述分流管道远离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通有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
13、所述第三管道延伸至第三水塔盆底部,所述第四管道延伸至第四水塔盆底部。
14、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通过所述分流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第四管道相连通。
15、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管道向所述第三水塔盆方向内部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控制所述第三管道的启闭状态;
16、所述第四管道向所述第四水塔盆方向内部设置有第四阀门。
17、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水塔盆与所述第三水塔盆通过所述子管与所述母管相连通。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自动平衡系统不仅可以显著减少因频繁操作补水阀门导致的密封不严和漏流问题,还能精准控制各机组的循环水水位,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稳定补水母管的压力和流量,避免水泵出力不稳定的问题,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9、此外,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机组负荷差异导致循环水消耗不均,需人工频繁调整各机阀门以保持水位,操作复杂且难度大的问题。
20、上述技术问题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使用方法,其包括,s1:将自平衡单元的管道内部充满水;
21、s2:通过补水泵向不同机组的水塔盆内部供水;
22、s3:当任意机组的水塔盆液面低于其他机组水塔盆液面,通过自平衡单元配合虹吸原理实现向低水位水塔盆补水。
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方法能够确保所有机组水塔盆的水位自动保持一致,无需频繁操作补水阀门,从而大大减少因人工干预导致的操作失误和设备磨损问题;其次,通过自平衡单元和虹吸效应实现的自动补水机制,可以在不依赖额外动力的情况下,高效且稳定地向低水位水塔盆供水,进一步节约能源消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12)一侧连通有分流管道(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1)和所述第二管道(12)通过所述分流管道(13)与所述第三管道(14)和所述第四管道(15)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水塔盆(M4)与所述第三水塔盆(M3)通过所述子管(22)与所述母管(21)相连通。
9.一种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水塔水位无动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12)一侧连通有分流管道(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电厂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旺,周帅,刘士冬,宋学平,黄明超,代志刚,潘月光,侯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