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01085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和车辆。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媒管路以及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冷凝器、增压泵、驱动电机和能量转换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的冷媒出口与冷凝器的冷媒入口连接;冷媒管路内的冷媒循环流经冷凝器、增压泵、驱动电机和能量转换装置;冷媒管路中的冷媒在驱动电机处吸热汽化,汽化后的冷媒进入能量转换装置内,能量转换装置将冷媒携带的能量转化为电能。采用上述方案,既可对驱动电机进行降温,保证驱动电机正常工作,还可将驱动电机产热转化为电能,实现能量增加,提高车辆提升驱动以及热管理的综合效率,有利于提高整车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辆热管理,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1、为应对环境污染及能源短缺,电动汽车正蓬勃发展。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驱动电机会产生大量热量,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风冷或水冷等方式对驱动电机散热,保证驱动电机在一个合适工作范围中安全可靠运行。但采用现有冷却技术,无法对驱动电机产热进行回收再利用,存在能量浪费的问题,造成系统整体能量利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和车辆,以有效利用驱动电机的热量,提升驱动以及热管理的综合效率。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媒管路以及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冷凝器、增压泵、驱动电机和能量转换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的冷媒出口与冷凝器的冷媒入口连接;冷媒管路内的冷媒循环流经冷凝器、增压泵、驱动电机和能量转换装置;

3、冷媒管路中的冷媒在驱动电机处吸热汽化,汽化后的冷媒进入能量转换装置内,能量转换装置将冷媒携带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4、可选的,能量转换装置包括透平机和发电机,透平机连接于冷媒管路中,用于将冷媒携带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

5、发电机与透平机传动连接,发电机将透平机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并输出。

6、可选的,冷媒管路包括驱动电机段,驱动电机段环绕驱动电机的定子;

7、驱动电机段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流通区和第二流通区,第一流通区和第二流通区分别位于定子沿第一方向的上下两侧,沿第一方向,第一流通区的管道宽度小于第二流通区的管道宽度;

8、其中,第一方向为驱动电机段的重力方向。

9、可选的,冷媒管路包括驱动电机段,驱动电机段环绕驱动电机的定子;

10、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热管,热管位于驱动电机段,并固定于定子的侧面,热管用于吸收定子的热量。

11、可选的,热管的延伸方向与驱动电机段的延伸方向相同;

12、热管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分别位于定子沿第一方向的上下两侧,沿第一方向,第一管壁的厚度小于第二管壁的厚度;

13、其中,第一方向为驱动电机段的重力方向。

14、可选的,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保温结构,保温结构包覆驱动电机和能量转换装置之间的至少部分冷媒管路。

15、可选的,驱动电机和能量转换装置的连接路径中还包括压力控制阀,压力控制阀用于调节汽化后冷媒的压力。

16、可选的,压力控制阀与能量转换装置之间还包括温压传感器,温压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媒的温度和压力。

17、可选的,冷凝器和增压泵的连接路径中还包括储液干燥罐,储液干燥罐用于储存、干燥和过滤冷媒。

1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

19、本专利技术中的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既可对驱动电机进行降温,保证驱动电机正常工作,还可将驱动电机产热转化为电能,实现能量增加,提高车辆提升驱动以及热管理的综合效率,从而提高整车续航里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管路以及通过所述冷媒管路连接的冷凝器、增压泵、驱动电机和能量转换装置,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的冷媒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冷媒入口连接;所述冷媒管路内的冷媒循环流经所述冷凝器、所述增压泵、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能量转换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包括透平机和发电机,所述透平机连接于所述冷媒管路中,用于将冷媒携带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路包括驱动电机段,所述驱动电机段环绕所述驱动电机的定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路包括驱动电机段,所述驱动电机段环绕所述驱动电机的定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驱动电机段的延伸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包覆所述驱动电机和能量转换装置之间的至少部分所述冷媒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的连接路径中还包括压力控制阀,所述压力控制阀用于调节汽化后冷媒的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之间还包括温压传感器,所述温压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媒的温度和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增压泵的连接路径中还包括储液干燥罐,所述储液干燥罐用于储存、干燥和过滤冷媒。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管路以及通过所述冷媒管路连接的冷凝器、增压泵、驱动电机和能量转换装置,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的冷媒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冷媒入口连接;所述冷媒管路内的冷媒循环流经所述冷凝器、所述增压泵、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能量转换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包括透平机和发电机,所述透平机连接于所述冷媒管路中,用于将冷媒携带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路包括驱动电机段,所述驱动电机段环绕所述驱动电机的定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路包括驱动电机段,所述驱动电机段环绕所述驱动电机的定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树勋陈皓利邹琳夏伟刘奇峰石晋门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苇渡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