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蓄能器充放氮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蓄能器充放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00928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包括:蓄能单元,包括多个蓄能器和与蓄能器连接的多个充氮装置,充氮装置包括驱动器、顶杆和阀体,顶杆由驱动器驱动,用于封堵或打开阀体;氮气矩阵,包括多个氮气瓶和设置于氮气瓶的开口侧的多个截止阀;增压单元,包括增压机构和设置于增压机构上下游的单向阀组,增压机构的输入端连接到氮气矩阵,增压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到充氮装置。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系统中蓄能器充氮及放气过程的人工操作繁琐的缺陷,实现自动化充氮与放气,提高充装效率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尤其涉及一种蓄能器充放氮系统


技术介绍

1、蓄能器作为液压系统中的重要储能组件,在其运行过程中需要预先充装一定压力的氮气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作。

2、传统的氮气充装方法通常涉及到人工操作,即将高压氮气瓶通过管路连接到增压装置(例如气动或气液增压装置)的输入端,再将增压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充氮工装,最后由充氮工装直接与蓄能器的充气口相连。

3、对于大容量和高压力要求的蓄能器而言,由于单个氮气瓶的容量有限,往往需要借助增压装置来满足更高的压力需求,并且可能需要频繁更换氮气瓶才能完成整个充气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增加了人工干预的频率,导致自动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能器充放氮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系统中蓄能器充氮及放气过程的人工操作繁琐的缺陷,实现自动化充氮与放气,提高充装效率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包括:蓄能单元,包括多个蓄能器和与所述蓄能器连接的多个充氮装置,所述充氮装置包括驱动器、顶杆和阀体,所述顶杆由所述驱动器驱动,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阀体;氮气矩阵,包括多个氮气瓶和设置于所述氮气瓶的开口侧的多个截止阀;增压单元,包括增压机构和设置于所述增压机构上下游的单向阀组,所述增压机构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氮气矩阵,所述增压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充氮装置。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驱动器为直线步进电机;所述直线步进电机内置有编码器,以实时检测所述顶杆的线性位移量。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蓄能器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在充氮过程中监测所述蓄能器的温度变化。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蓄能单元包括连接于所述充氮装置的所述阀体的多个第一气控单向阀,所述第一气控单向阀的出口侧朝向所述充氮装置,用于在关闭状态下,阻止所述蓄能器的气体流失;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并反馈所述蓄能器的压力状态。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氮气矩阵包括第二气控单向阀,所述第二气控单向阀的出口侧朝向所述氮气瓶,用于在关闭状态下,阻止所述氮气矩阵的气体流失;所述截止阀与所述第二气控单向阀之间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并反馈所述氮气瓶的压力状态。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蓄能单元与所述增压单元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气控单向阀,所述第三气控单向阀的入口侧连接至氮气回收系统。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蓄能单元与所述氮气矩阵之间还设置有直通管路,所述直通管路与所述增压单元并联,所述直通管路上设置有出口侧朝向所述氮气矩阵的单向阀;所述增压单元包括第四气控单向阀,所述第四气控单向阀的入口侧连接于所述增压机构的入口端,所述第四气控单向阀的出口侧朝向所述氮气矩阵;所述直通管路设置有第五气控单向阀,所述第五气控单向阀的出口侧朝向所述蓄能单元。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增压单元包括至少两组交替运行的增压机构。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增压机构包括油泵、电磁换向阀和增压缸;所述油泵用于输出液压流量;所述电磁换向阀设置于所述油泵和所述增压缸之间,且所述电磁换向阀分别连接所述增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增压机构还包括:安全阀,设置于所述油泵的下游;和/或,冷却器,设置于所述增压机构的回油路径上。

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蓄能器充放氮系统,通过集成蓄能单元、氮气矩阵及增压单元,实现了高效、安全的氮气充装与释放。蓄能单元包括多个蓄能器及其配套的充氮装置,每个充氮装置含有驱动器操作的顶杆来封堵或开启阀体,实现对氮气进出的精确控制;氮气矩阵由若干个带有截止阀的氮气瓶组成;增压单元包含增压机构和其上下游设置的单向阀组,负责将低压氮气压缩至蓄能器所需的高压力,并保证氮气按照预定方向流动,防止回流。此系统不仅简化了传统的人工充氮流程,大幅提高了充氮效率和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减少了维护成本和时间,使得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更加可靠和平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为直线步进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在充氮过程中监测所述蓄能器的温度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单元包括连接于所述充氮装置的所述阀体的多个第一气控单向阀,所述第一气控单向阀的出口侧朝向所述充氮装置,用于在关闭状态下,阻止所述蓄能器的气体流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矩阵包括第二气控单向阀,所述第二气控单向阀的出口侧朝向所述氮气瓶,用于在关闭状态下,阻止所述氮气矩阵的气体流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单元与所述增压单元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气控单向阀,所述第三气控单向阀的入口侧连接至氮气回收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单元与所述氮气矩阵之间还设置有直通管路,所述直通管路与所述增压单元并联,所述直通管路上设置有出口侧朝向所述氮气矩阵的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单元包括至少两组交替运行的增压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机构包括油泵、电磁换向阀和增压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机构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为直线步进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在充氮过程中监测所述蓄能器的温度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单元包括连接于所述充氮装置的所述阀体的多个第一气控单向阀,所述第一气控单向阀的出口侧朝向所述充氮装置,用于在关闭状态下,阻止所述蓄能器的气体流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充放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矩阵包括第二气控单向阀,所述第二气控单向阀的出口侧朝向所述氮气瓶,用于在关闭状态下,阻止所述氮气矩阵的气体流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李俊士刘文超刘宇航吕洪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