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紫外光固化临时保护胶,按照不同的应用,主要有表面保护和临时固定这两种类型。表面保护指将胶水涂布在待加工的工件表面,防止在机械加工或者化学加工时,工件表面被破坏。临时固定是指在加工前用胶水将需要被加工的工件粘住,在加工时,工件不发生位移,从而能够被精准加工。近年来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不同的外观和功能需求,对各种不同材质的工件的加工要求也越来越高。紫外光固化临时保护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件加工完成后,需要将临时保护胶去除,一般有手撕和清洗剂除胶等方法。
2、使用手撕或手剥的除胶工艺,要求被保护的工件尺寸较大,胶水对基材的附着力较小,否则会导致难以除胶,或者破坏工件表面。这种方法生产效率较低,不适合尺寸小的精密件。清洗剂除胶的方法,所使用的清洗剂有水性和溶剂型两种。大部分紫外光固化的临时保护胶,需要用溶剂型的清洗剂在高温下,通过超声去除,存在一定的安全和环保风险。使用水性清洗剂去除的紫外光固化胶,本身在耐酸碱等方面的性能较差,因此无法适合一些条件比较苛刻的化学加工过程。
3、为此,亟需提出一种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能够在不同波长紫外光下实现固化和分解。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
3、所述改性聚氨酯树脂占总质量的70.0~98.8%;所述丙烯酸单体占总质量的0.1~30.0%;所述光引发剂占总质量的0.1~5.0%;所述助剂占总质量的1.0~10.0%。
4、进一步的,所述改性聚氨酯树脂的成分包括:多元醇、异氰酸酯、催化剂以及羟基香豆素。
5、进一步的,所述多元醇包括:羟值在28~28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或者聚丁二烯多元醇。
6、进一步的,所述异氰酸酯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1,6-己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7、进一步的,所述的催化剂包括:有机锡化合物、有机铋化合物、有机铋锌化合物以及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8、进一步的,所述的羟基香豆素包括:4-羟基香豆素、4-甲基-7-羟基香豆素、7-羟基香豆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9、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癸酯、烷氧基十二烷基丙烯酸酯、新癸酸乙烯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3,3,5-三甲基环己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丙烯酸酯以及聚己内酯改性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10、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单体包括: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癸酯、烷氧基十二烷基丙烯酸酯、新癸酸乙烯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3,3,5-三甲基环己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丙烯酸酯以及聚己内酯改性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11、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包括:2-羟基-甲基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安息香双甲醚、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异丙基硫杂蒽酮、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苯基)丁酮、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二苯甲酮、樟脑醌以及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2、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包括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安息香双甲醚、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以及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3、进一步的,所述助剂包括:助引发剂、触变剂、功能填料以及偶联剂。
14、进一步的,所述助引发剂包括苯胺类化合物。
15、进一步的,所述触变剂包括疏水改性类二氧化硅。
16、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填料包括:改性硅微粉、滑石粉以及纳米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7、进一步的,所述偶联剂包括硅烷类偶联剂。
18、进一步的,所述助剂还包括:具有荧光检测功能或颜色显示功能的着色填料。
19、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如上述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具体包括如下:
20、制备改性聚氨酯树脂;以及
21、将所述改性聚氨酯树脂与丙烯酸单体、光引发剂以及助剂混合,得到所述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
22、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改性聚氨酯树脂,具体包括:将多元醇投入反应釜中进行真空脱水;降温后加入异氰酸酯和催化剂进行反应;最后加入羟基香豆素反应至预定nco值。
23、进一步的,所述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摩尔比为1.1:1~2.1:1。
24、进一步的,所述羟基香豆素与多元醇的摩尔比为0.1:1~1.1:1。
25、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的用量占总质量的0.01~0.05%。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通过在改性聚氨酯树脂中引入特定结构单元,选用适配的丙烯酸单体、光引发剂等组分,使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同时能够在不同波长紫外光照射下实现固化和分解的可逆转变,扩展了组合物的应用范围。
28、此外,在改性聚氨酯树脂中引入羟基香豆素结构,并与特定丙烯酸单体、光引发剂等配合,使组合物在波长300nm以上(例如优选为350nm)的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固化,在波长254nm以下(例如优选为254nm)的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实现了可控的固化和分解性能。另外,通过选用特定种类的丙烯酸单体和光引发剂,并采用特定的配比,使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固化速度和分解效率,同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候性能。配合助剂的使用,进一步改善了组合物的流平性、储存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聚氨酯树脂、丙烯酸单体、光引发剂以及助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氨酯树脂的成分包括:多元醇、异氰酸酯、催化剂以及羟基香豆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包括:羟值在28~28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或者聚丁二烯多元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1,6-己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包括:有机锡化合物、有机铋化合物、有机铋锌化合物以及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羟基香豆素包括:4-羟基香豆素、4-甲基-7-羟基香豆素、7-羟基香豆素中的一种或者多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癸酯、烷氧基十二烷基丙烯酸酯、新癸酸乙烯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3,3,5-三甲基环己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丙烯酸酯以及聚己内酯改性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单体包括: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癸酯、烷氧基十二烷基丙烯酸酯、新癸酸乙烯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3,3,5-三甲基环己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丙烯酸酯以及聚己内酯改性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包括:2-羟基-甲基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安息香双甲醚、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异丙基硫杂蒽酮、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苯基)丁酮、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二苯甲酮、樟脑醌以及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包括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安息香双甲醚、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以及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助引发剂、触变剂、功能填料以及偶联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引发剂包括苯胺类化合物。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变剂包括疏水改性类二氧化硅。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填料包括:改性硅微粉、滑石粉以及纳米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包括硅烷类偶联剂。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还包括:具有荧光检测功能或颜色显示功能的着色填料。
17.一种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改性聚氨酯树脂,具体包括:将多元醇投入反应釜中进行真空脱水;降温后加入异氰酸酯和催化剂进行反应;最后加入羟基香豆素反应至预定NCO值。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摩尔比为1.1:1~2.1:1。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香豆素与多元醇的摩尔比为0.1:1~1.1:1。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聚氨酯树脂、丙烯酸单体、光引发剂以及助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氨酯树脂的成分包括:多元醇、异氰酸酯、催化剂以及羟基香豆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包括:羟值在28~28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或者聚丁二烯多元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1,6-己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包括:有机锡化合物、有机铋化合物、有机铋锌化合物以及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羟基香豆素包括:4-羟基香豆素、4-甲基-7-羟基香豆素、7-羟基香豆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癸酯、烷氧基十二烷基丙烯酸酯、新癸酸乙烯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3,3,5-三甲基环己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丙烯酸酯以及聚己内酯改性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单体包括: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癸酯、烷氧基十二烷基丙烯酸酯、新癸酸乙烯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3,3,5-三甲基环己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丙烯酸酯以及聚己内酯改性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紫外光固化和分解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包括:2-羟基-甲基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安息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倩,向劲松,宋崇健,沈惠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汉司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