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敷料,具体涉及一种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伤口是一种导致皮肤、组织和粘膜失去连续性的损伤。伤口由于通常都直接暴露在复杂的环境中,因此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进而在感染部位引起持续的炎症反应,导致伤口延迟愈合,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2、医用敷料通常用于覆盖伤口,为伤口愈合创造湿润的环境。其中,药棉、棉絮、纱布等传统敷料由于经济实惠,在临床上一直被广泛使用,以确保伤口清洁,防止细菌感染。然而,纤维很容易粘附在肉芽上,在去除敷料时会造成疼痛及二次损伤。而新型的凝胶敷料能够保持伤口理想的温度和湿度,刺激伤口愈合。此外,水凝胶既具有天然聚合物的高生物相容性,又具有合成聚合物的弹性机械性能,使其更适用于各种伤口,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3、一些自凝胶粘合的凝胶粉末,例如聚乙烯亚胺和聚丙烯酸粉末,由于聚合物之间的强物理相互作用,这种粉末可在2秒钟内吸收界面水,在原位形成物理交联水凝胶。此外,物理交联聚合物还能扩散到基底聚合物网络中,增强湿粘附性。
4、但由于过多的界面水的干扰和粘合剂与组织间有限的相互作用,这种凝胶粉末仍无法满足临床上一些复杂创面的修复要求。例如,对于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这种方式治疗的胃癌患者,在术后会留下人造溃疡面。虽然在内镜下能够实现将粉末递送至创面,但在胃内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水凝胶无法隔绝消化液和胃酸的渗透对创面造成侵蚀刺激以及各种细菌、酶的感染,粘合剂在创面上无法建立持久有效的保护。通过这种凝胶策略为溃疡面提供可靠的
5、交联后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这类高分子材料因其柔韧性好,耐腐蚀能力强,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人造皮肤、医学整容等领域。但交联聚二甲基硅氧烷三维交联网络的形成,通常依赖于含有两个乙烯基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多官能团交联剂之间的硅氢化反应,因此交联聚二甲基硅氧烷自身不具备动态共价键,不具备生物黏附性,无法直接用于创面的保护。
6、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无机纳米颗粒提供更多的键合位点,将亲水水凝胶粘附层和憎水有机硅防污屏障层进行耦合,基于差异浸润性和润滑设计开发的多重屏障功能粘附凝胶,具有多种复杂环境下的组织损伤修复的应用前景。
2、一种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包括防污屏障层和组织粘附层,防污屏障层和组织粘附层通过无机纳米颗粒进行耦合。
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防污屏障层为憎水有机硅防污屏障层,其中所述的憎水有机硅防污屏障层由润滑液和硅氧烷液体一步法固化制成。
4、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组织粘附层为亲水水凝胶粘附层,亲水水凝胶粘附层由pei/paa-nhs水凝胶粉末在创面上吸水原位凝胶形成。
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无机纳米颗粒为在生物粘附材料表面均匀喷洒的薄层纳米二氧化硅粉末,纳米二氧化硅粉末能够提供更多的键合位点,强化层间粘附力。
6、一种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n-羟基琥珀酰亚胺接枝的聚丙烯酸酯的合成。在冰浴条件下,将一定比例的聚丙烯酸、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分别充分溶解在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1:1混合溶液中。将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预溶液滴加于聚丙烯酸溶液中,5分钟后,以同样的方式将n-羟基琥珀酰亚胺预溶液滴加在反应溶液中。在冰浴条件下搅拌1小时后,继续在22℃的条件下搅拌12小时。反应过程中,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将转化为不溶于有机试剂的的n,n-二环己基脲,将其过滤后,滤液置于低温下干燥。将获得的产物用氨水和二氯甲烷清洗后,置于真空中干燥。
8、s2、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酸酯水凝胶粉末的制备。将10wt%的聚乙烯亚胺溶液和10wt%的聚丙烯酸酯溶液以一定的比例,一边搅拌一边混合,将得到的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酸酯水凝胶溶液全部倒入液氮中冷冻、研磨、冻干,制备的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酸酯水凝胶粉末,置于低温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9、s3、粘附凝胶层的形成。将准备好的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酸酯水凝胶粉末喷洒覆盖在创面上,干粉迅速吸水原位凝胶,完全能够适应复杂的创面形态。
10、s4、层间粘附力的强化。在生物粘附材料表面均匀喷洒薄层纳米二氧化硅粉末,提供更多的键合位点,强化层间粘附力;
11、s5、有机硅屏障层预聚液的准备。低温下,取一定比例的硅氧烷液体、润滑液以及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1500r/min离心1分钟除气;
12、s6、多功能屏障的形成。将准备的有机硅屏障层预聚液注射到水凝胶层上,室温下等待10分钟,待其完全固化,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形成。
1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1中的聚丙烯酸的聚合度为200k~800kda、。
14、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1中的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作为偶联的介导剂,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摩尔比保持1:1;n-羟基琥珀酰亚胺与聚丙烯酸的质量比介于3:1至1:1之间。
1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2中的聚乙烯亚胺的聚合度为70kda。
1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2中的10%的聚乙烯亚胺溶液与10%的聚丙烯酸酯溶液的比例为1:3。
1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4中的纳米二氧化硅粉末的粒径为20~5000nm。
1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5中的硅氧烷液体优选为ecoflextm00-35ab、聚甲基硅氧烷、聚乙基硅氧烷、环氧硅氧烷、氟碳聚合物。
1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5中的润滑液优选为疏水性硅油、氟化油。
2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5中的硅烷偶联剂优选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2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5中硅氧烷液体的质量分数30%~50%,润滑液的质量分数为50%~70%,硅烷偶联剂的质量分数为0.1~0.2%。
2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5中二甲基硅油的粘度为1000~10000cst。
23、上述技术特征可以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5、现有的粘附水凝胶敷料用于复杂的创面修复,例如在胃内环境下,显示有限的临床效力,体现为:1)水凝胶-组织界面粘附力低,胃蠕动、收缩、舒张等引起的牵拉力易造成敷料脱离;2)敷料缺乏h+干预措施,胃腔中的h+因顺浓度差可穿透敷料侵蚀创面,导致粘附界面失稳脱落。
26、本专利技术基于创面管理需求,将功能耦合,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污屏障层和组织粘附层,防污屏障层和组织粘附层通过无机纳米颗粒进行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防污屏障层为憎水有机硅防污屏障层,其中所述的憎水有机硅防污屏障层由润滑液和硅氧烷液体一步法固化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组织粘附层为亲水水凝胶粘附层,亲水水凝胶粘附层由PEI/PAA-NHS水凝胶粉末在创面上吸水原位凝胶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无机纳米颗粒为在生物粘附材料表面均匀喷洒的薄层纳米二氧化硅粉末,纳米二氧化硅粉末能够提供更多的键合位点,强化层间粘附力。
5.一种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的聚合度为200k~800kDa。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0%的聚乙烯亚胺溶液与10%的聚丙烯酸酯溶液的比例介于1:3至1: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液体为EcoflexTM00-35AB、聚甲基硅氧烷、聚乙基硅氧烷、环氧硅氧烷、氟碳聚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液体的质量分数30%~50%,润滑液的质量分数为50%~70%,硅烷偶联剂的质量分数为0.1%~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污屏障层和组织粘附层,防污屏障层和组织粘附层通过无机纳米颗粒进行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防污屏障层为憎水有机硅防污屏障层,其中所述的憎水有机硅防污屏障层由润滑液和硅氧烷液体一步法固化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组织粘附层为亲水水凝胶粘附层,亲水水凝胶粘附层由pei/paa-nhs水凝胶粉末在创面上吸水原位凝胶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无机纳米颗粒为在生物粘附材料表面均匀喷洒的薄层纳米二氧化硅粉末,纳米二氧化硅粉末能够提供更多的键合位点,强化层间粘附力。
5.一种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敷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组织粘附和防污性能的医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爽扬,郭竣畅,高远,叶连松,邓旭,胡兵,王德辉,刘佳欣,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