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料筒运输,尤其涉及一种料筒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1、当前的料筒在需要进行转移时,需要使用吊钩钩住住料筒边缘的卷边,但是料筒在离地后易由于重力及运输过程中的振动而发生晃动,导柱卷边脱钩,因此需要人工扶住料筒,以使得料筒保持平衡,人员劳动强度大,操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筒转移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料筒转移装置需要人工控制料筒平衡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提供一种料筒转移装置,用于夹持料筒顶部边缘的翻边,所述翻边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料筒转移装置包括:
4、支撑架,设有能够在地面上移动的移动结构;
5、夹持机构,包括连接件、夹持件及抵顶件,所述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夹持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并能够夹持所述翻边,所述抵顶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并位于所述夹持件的下方,所述抵顶件与所述夹持件均设于所述连接件前侧;
6、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向上移动;
7、其中,在所述夹持件夹持所述翻边且所述连接件向上移动至所述料筒离开地面后,所述抵顶件能够抵顶于所述料筒的筒侧壁,以使得所述料筒的中轴线与水平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小于预设值。
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件包括外壳、下夹齿、上夹齿及第一连杆,外壳包括相对的两侧板及连接两所述侧板的背板,所述上夹齿位于所述下夹齿的上方,所述上
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侧板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下尾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
1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下夹齿及所述外壳或所述上尾部,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下夹齿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能够向所述下夹齿施加向上移动的弹性力,以使得在所述下夹齿脱离所述翻边后所述下夹齿能够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1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件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并能够在起始位置及夹持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起始位置位于所述夹持位置的上方,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外壳及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在所述夹持件朝向所述夹持位置移动时向所述夹持件施加朝向所述起始位置移动的弹性力。
1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两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每组所述第二连杆包括两个相平行的所述第二连杆,两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第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所述侧板,且所述第二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两组所述第二连杆沿上下方向排布,所述夹持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杆的转动在所述起始位置及所述夹持位置之间移动。
1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方的一组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小于下方的一组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
1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及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升降杆,所述底座具有所述移动结构,所述升降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夹持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杆,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升降杆上下滑动。
1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抵顶件包括连接轴及连接于所述连接轴前端的抵顶板,所述连接轴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抵顶板具有抵顶面,在所述夹持机构夹持所述料筒离地后,所述抵顶面与所述料筒的筒侧壁相贴合。
1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座、驱动杆、传动结构、踏板、滑轮及链条,所述驱动杆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驱动座,所述踏板通过所述传动结构连接于所述驱动座,所述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杆的顶端,所述链条搭在所述滑轮上,且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踏板及所述连接件,所述踏板通过往复移动能够驱动所述驱动杆向上移动,以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连接件向上移动。
17、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使用时,先将该料筒转移装置移动至料筒后侧,即使得料筒位于料筒转移装置的前侧,然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件上移,当夹持件上移至料筒的翻边附近时可夹持住翻边,此时抵顶件可抵顶于料筒的筒侧壁,也可与料筒相间隔。然后连接件继续上移,直至料筒离开地面,由于夹持件的夹持于翻边的一点,因此料筒在重力作用下歪斜,料筒的底部朝向抵顶件方向摆动,抵顶件可抵顶在料筒的筒侧壁,以限制料筒底部继续朝向抵顶件方向摆动,料筒通过自身重力紧紧贴合在抵顶件上,从而限制住了料筒的晃动,提高了转移料筒过程的可靠性,同时无需人工控制料筒的平衡,节省人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筒转移装置,用于夹持料筒顶部边缘的翻边,所述翻边的截面为圆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转移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外壳、下夹齿、上夹齿及第一连杆,外壳包括相对的两侧板及连接两所述侧板的背板,所述上夹齿位于所述下夹齿的上方,所述上夹齿具有依次连接的上齿部、上连接部及上尾部,所述上尾部位于所述上齿部后侧,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侧板,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上连接部,所述下夹齿具有相连的下齿部及下尾部,所述下尾部位于所述下齿部下方,所述下夹齿活动连接于所述侧板,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上方,所述下夹齿在所述连接件上移过程中抵在所述翻边下方,并在所述料筒的重力作用下驱动所述下夹齿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连杆拉动所述上夹齿转动,以使得所述上齿部向下移动至抵在所述翻边的上方,从而使得所述上齿部及所述下齿部共同夹持所述翻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杆的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下夹齿及所述外壳或所述上尾部,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下夹齿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能够向所述下夹齿施加向上移动的弹性力,以使得在所述下夹齿脱离所述翻边后所述下夹齿能够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并能够在起始位置及夹持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起始位置位于所述夹持位置的上方,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外壳及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在所述夹持件朝向所述夹持位置移动时向所述夹持件施加朝向所述起始位置移动的弹性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两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每组所述第二连杆包括两个相平行的所述第二连杆,两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第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所述侧板,且所述第二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两组所述第二连杆沿上下方向排布,所述夹持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杆的转动在所述起始位置及所述夹持位置之间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方的一组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小于下方的一组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及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升降杆,所述底座具有所述移动结构,所述升降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夹持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杆,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升降杆上下滑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件包括连接轴及连接于所述连接轴前端的抵顶板,所述连接轴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抵顶板具有抵顶面,在所述夹持机构夹持所述料筒离地后,所述抵顶面与所述料筒的筒侧壁相贴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座、驱动杆、传动结构、踏板、滑轮及链条,所述驱动杆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驱动座,所述踏板通过所述传动结构连接于所述驱动座,所述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杆的顶端,所述链条搭在所述滑轮上,且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踏板及所述连接件,所述踏板通过往复移动能够驱动所述驱动杆向上移动,以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连接件向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筒转移装置,用于夹持料筒顶部边缘的翻边,所述翻边的截面为圆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转移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外壳、下夹齿、上夹齿及第一连杆,外壳包括相对的两侧板及连接两所述侧板的背板,所述上夹齿位于所述下夹齿的上方,所述上夹齿具有依次连接的上齿部、上连接部及上尾部,所述上尾部位于所述上齿部后侧,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侧板,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上连接部,所述下夹齿具有相连的下齿部及下尾部,所述下尾部位于所述下齿部下方,所述下夹齿活动连接于所述侧板,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上方,所述下夹齿在所述连接件上移过程中抵在所述翻边下方,并在所述料筒的重力作用下驱动所述下夹齿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连杆拉动所述上夹齿转动,以使得所述上齿部向下移动至抵在所述翻边的上方,从而使得所述上齿部及所述下齿部共同夹持所述翻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下尾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下夹齿及所述外壳或所述上尾部,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下夹齿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能够向所述下夹齿施加向上移动的弹性力,以使得在所述下夹齿脱离所述翻边后所述下夹齿能够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并能够在起始位置及夹持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起始位置位于所述夹持位置的上方,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圣根,杨静,王亚琼,汪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信义汽车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