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尤其涉及热泵系统、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随着当前欧洲低碳排放政策的推进,作为低全球变暖潜能值的代表,碳排放为0的r290制冷剂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作为低碳排放的优质制冷剂,r290却有其低压、低排气温度、过热度的缺点。由于低排气对系统稳定性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提升r290这种低温低压制冷剂的吸排气过热度,进而提升其排气温度,是热泵领域要亟待解决的难题。
2、而现有低温低压冷媒的系统,一般是利用关闭电子膨胀阀的方式来提升吸气过热度,然后进一步提升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众所周知,电子膨胀阀开度的减小无法持续。因此,寻找一种可以利用系统热交换原理来提升吸排气温度的方式或者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当前r290这种低压低温冷媒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实现如下技术效果:一方面,可以提升压缩机吸气侧的吸气过热度,进而提升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系统内用于换热器换热的冷媒的过冷度,进而提升室外换热器或者水氟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热泵系统,包括:
3、通过冷媒管道相互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和水氟换热器;
4、回热装置,包括回热器和回热管道,所述回热器安装在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的冷媒管道上,所述回热管道流经所述回热器且设有若干个电子膨胀阀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回热管道包括进口管道、第一出口管道和第二出口管道,所述第一出口管道与所述第二出口管道并联;
6、在所述室外换热器朝向所述水氟换热器的方向上,冷媒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所述第一出口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进口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二出口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
7、所述第一出口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且所述第二出口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在制热状态下,所述第一阀门处于连通状态且所述第二阀门处于断开状态;在制冷状态下,所述第一阀门处于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二阀门处于连通状态,以使所述回热器内换热的冷媒始终逆流。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为开关可调节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9、且在制热状态下,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且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在制冷状态下,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且所述第二电磁阀开启。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为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且第一单向阀的流向沿所述回流器至所述第一节点的方向定向,所述第二单向阀的流向沿所述回流器至所述第三节点的方向定向;
11、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还串联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第一节点之间还串联有第四阀门,在制热状态下,所述第三阀门处于连通状态且所述第四阀门处于断开状态;在制冷状态下,所述第三阀门处于断开状态且所述第四阀门处于连通状态,以使所述回热器内换热的冷媒始终逆流。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分别为开关可调节的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
13、且在制热状态下,所述第三电磁阀开启且所述第四电磁阀关闭;在制冷状态下,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且所述第四电磁阀开启。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分别为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且第三单向阀的流向沿所述第三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的方向定向,所述第四单向阀的流向沿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的方向定向。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膨胀阀包括设在所述第一出口管道上的第一膨胀阀以及设在所述第二出口管道上的第二膨胀阀。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膨胀阀包括总膨胀阀,总膨胀阀设在位于所述第一出口管道和所述第二出口管道上游的主出口管道上。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基于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18、获取空调所处的当前工作模式以及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
19、根据所述当前工作模式和所述吸气过热度生成控制逻辑,并根据所述控制逻辑调节所述回热管道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电子膨胀阀包括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工作模式和所述吸气过热度生成控制逻辑,并根据所述控制逻辑调节所述回热管道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21、确定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根据所述吸气过热度与目标过热度之间的对比结果,调节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开度;
22、或者,确定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则根据所述吸气过热度与目标过热度之间的对比结果,调节所述第二膨胀阀的开度。
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电子膨胀阀包括总膨胀阀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工作模式和所述吸气过热度生成控制逻辑,并根据所述控制逻辑调节所述回热管道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24、确定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或者制冷模式,则根据所述吸气过热度与目标过热度之间的对比结果,调节所述总膨胀阀的开度。
2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基于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
26、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所处的当前工作模式以及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
27、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工作模式和所述吸气过热度生成控制逻辑,并根据所述控制逻辑调节所述回热管道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28、本专利技术给出一种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该系统通过在压缩机的吸气口前设置回热器,并利用回热管道将系统内的高温冷媒流经回热器,从而对流入压缩机吸气口的冷媒进行过热,以及对流入室外换热器/水氟换热器的冷媒进行过冷,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压缩机吸气侧的吸气过热度,进而提升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系统内用于换热器换热的冷媒的过冷度,进而提升室外换热器或者水氟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管道包括进口管道、第一出口管道和第二出口管道,所述第一出口管道与所述第二出口管道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为开关可调节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为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且第一单向阀的流向沿所述回流器至所述第一节点的方向定向,所述第二单向阀的流向沿所述回流器至所述第三节点的方向定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分别为开关可调节的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分别为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且第三单向阀的流向沿所述第三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的方向定向,所述第四单向阀的流向沿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的方向定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膨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膨胀阀包括总膨胀阀,总膨胀阀设在位于所述第一出口管道和所述第二出口管道上游的主出口管道上。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膨胀阀包括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工作模式和所述吸气过热度生成控制逻辑,并根据所述控制逻辑调节所述回热管道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膨胀阀包括总膨胀阀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工作模式和所述吸气过热度生成控制逻辑,并根据所述控制逻辑调节所述回热管道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1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管道包括进口管道、第一出口管道和第二出口管道,所述第一出口管道与所述第二出口管道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为开关可调节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为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且第一单向阀的流向沿所述回流器至所述第一节点的方向定向,所述第二单向阀的流向沿所述回流器至所述第三节点的方向定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分别为开关可调节的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分别为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且第三单向阀的流向沿所述第三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的方向定向,所述第四单向阀的流向沿所述第一节点至所述第二节点的方向定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德跃,毛守博,罗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慧楼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