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除尘器,具体涉及一种阳极模块及其湿法电除尘器。
技术介绍
1、电除尘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尘设备,主要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类型,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基于静电原理,通过使粉尘粒子带电,然后利用电场力将这些带电粒子吸附到电极上,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两种类型的电除尘器在后续清灰处理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湿法电除尘器利用清洗液冲洗电极,以此清除积累的粉尘,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粉尘的二次飞扬,且清洗液可以循环利用或进行适当处理后再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较小;而干式电除尘器则采用机械振打的方式,如锤击等,使粉尘从电极上脱落,并通过收集系统收集处理,这种方式不需要使用水资源,但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粉尘二次飞扬问题。在湿法电除尘器中,阳极模块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粉尘粒子吸附的主要区域,还通过静电作用引导带电的尘粒向阳极板移动并紧密附着在其表面,形成粉尘层,从而实现烟气与粉尘的有效分离,保证除尘效率和效果。
2、现有技术中,尽管喷淋装置被广泛用于湿法电除尘器的阳极模块冲洗清理,但这种传统的冲洗方式存在局限性。具体来说,由于喷淋装置大多布置于阳极组件和阴极组件的上方,喷淋层的出水在流经阴极框架时往往会受到其部分遮挡,导致喷淋液无法均匀覆盖阳极模块的所有区域,特别是阳极模块的顶部和边缘部分,容易造成清洁死角,无法实现阳极模块的全面清洁,这不仅影响了除尘效率,还可能导致阳极模块表面积累过多的粉尘和污垢,进一步影响电除尘器的整体性能和运行稳定性。此外,当阳极模块的阳极管内壁长时间运行出现结垢现象时,单纯依靠水冲洗的方式往往难以有效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阳极模块及其湿法电除尘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喷淋的方式难以对阳极模块进行全面有效清理,影响清洁效果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阳极模块,包括多组交替设置的第一阳极管组和第二阳极管组,所述第一阳极管组由多根第一阳极管依次焊接而成,所述第二阳极管组由多根第二阳极管依次焊接而成,且所述第二阳极管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阳极管相互焊接。
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阳极管与第二阳极管结构相同,且其截面均为蜂窝状结构,若干个所述第一阳极管和若干个所述第二阳极管靠近两端的外管壁处共同焊接有上稳固板和下稳固板。
5、一种湿法电除尘器,包括上述所述的阳极模块。
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壳体、阴极线、阴极架和清理机构,所述上稳固板、下稳固板以及阴极架均安装在壳体内,且所述阴极架位于阳极模块上方,若干个所述阴极线分别竖直延伸至若干个第一阳极管和若干个第二阳极管内,且所述阴极线悬挂安装在阴极架上,所述清理机构与阳极模块对应设置;
7、所述清理机构包括u形架、伸缩刮件、供水组件和水驱动机构,若干个所述伸缩刮件分别插设于若干个第一阳极管和若干个第二阳极管内,多个所述u形架等距安装在下稳固板的底部,所述伸缩刮件通过水驱动机构与u形架连接,所述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伸缩刮件周向转动,所述供水组件用于将水输送至水驱动机构内。
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壳罩以及带进气口的集流罩,所述集流罩固定安装在壳罩的顶端,所述进气口设置在集流罩的顶部,且所述进气口与集流罩连通。
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驱动机构包括筒体、环形盘、转动件、叶片、转轴和导水管,所述筒体安装在u形架水平部的上表面,所述环形盘同轴连接在筒体的顶端,所述转动件与环形盘转动连接,所述筒体与环形盘之间通过导水管连通,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筒体内部中心处,且所述转轴的顶端延伸至环形盘内与转动件同轴连接,多个所述叶片设置在筒体内并沿转轴周向分布。
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刮件包括刮板、壳套、隔板、滑管和弹簧,所述壳套的底端与转动件的顶端连接,所述隔板固定安装在壳套内,且所述隔板将壳套内腔依次分割为滑动腔和储水腔,所述刮板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刮板与滑动腔滑动插接,多个所述滑管与刮板内腔相连通,且所述滑管滑动贯穿隔板设置,所述弹簧套设在滑管上并安装在滑动腔内。
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水组件包括供水管和支管,多根所述供水管设置在阳极模块下方,且所述供水管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向外延伸,若干个所述支管连通设置在供水管上,且所述支管远离供水管的一端与对应的筒体连通。
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刮件还包括喷水孔和喷头,若干个所述喷水孔对称设置在刮板的两侧并沿其长度方向分布,若干个所述喷头安装在壳套远离刮板的一侧,且所述喷头与储水腔连通。
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件包括环形板、出水口以及带环形水槽的转环,所述转环与环形盘转动连接,所述环形水槽开设在转环的底部,且所述环形水槽与环形盘连通,所述出水口设置在转环顶部,所述环形水槽通过出水口与储水腔连通,所述环形板安装在转环的内圈,且所述环形板与转轴同轴连接。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5、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多组交替设置的第一阳极管组和第二阳极管组构成阳极模块,其中第一阳极管与第二阳极管结构相同且截面均为蜂窝状,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大了阳极模块的表面积,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同时蜂窝状结构还增强了阳极模块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此外,每根阳极管在靠近两端的外管壁处共同焊接有上稳固板和下稳固板,这样的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整个阳极模块的稳固性,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或损坏,有利于提高阳极模块的使用寿命。
16、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供水组件方便将清水导入各个水驱动机构内,利用水流的动力方便水驱动机构带动伸缩刮件周向转动,伸缩刮件方便进行自适应伸缩,便于其周向转动时可贴合第一阳极管以及第二阳极管的内壁刮动,方便清理硬垢,此外,水驱动机构还可将水导入伸缩刮件内喷出,使其在周向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喷淋,从而方便实现全面喷淋清洁,有效提高清洁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阳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交替设置的第一阳极管组(1)和第二阳极管组(2),所述第一阳极管组(1)由多根第一阳极管(101)依次焊接而成,所述第二阳极管组(2)由多根第二阳极管(201)依次焊接而成,且所述第二阳极管(201)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阳极管(101)相互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极管(101)与第二阳极管(201)结构相同,且其截面均为蜂窝状结构,若干个所述第一阳极管(101)和若干个所述第二阳极管(201)靠近两端的外管壁处共同焊接有上稳固板(3)和下稳固板(4)。
3.一种湿法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阳极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5)、阴极线(6)、阴极架(7)和清理机构(8),所述上稳固板(3)、下稳固板(4)以及阴极架(7)均安装在壳体(5)内,且所述阴极架(7)位于阳极模块上方,若干个所述阴极线(6)分别竖直延伸至若干个第一阳极管(101)和若干个第二阳极管(201)内,且所述阴极线(6)悬挂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包括壳罩(51)以及带进气口(52)的集流罩(53),所述集流罩(53)固定安装在壳罩(51)的顶端,所述进气口(52)设置在集流罩(53)的顶部,且所述进气口(52)与集流罩(5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驱动机构(84)包括筒体(841)、环形盘(842)、转动件(843)、叶片(844)、转轴(845)和导水管(846),所述筒体(841)安装在U形架(81)水平部的上表面,所述环形盘(842)同轴连接在筒体(841)的顶端,所述转动件(843)与环形盘(842)转动连接,所述筒体(841)与环形盘(842)之间通过导水管(846)连通,所述转轴(845)转动安装在筒体(841)内部中心处,且所述转轴(845)的顶端延伸至环形盘(842)内与转动件(843)同轴连接,多个所述叶片(844)设置在筒体(841)内并沿转轴(845)周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刮件(82)包括刮板(821)、壳套(822)、隔板(823)、滑管(824)和弹簧(825),所述壳套(822)的底端与转动件(843)的顶端连接,所述隔板(823)固定安装在壳套(822)内,且所述隔板(823)将壳套(822)内腔依次分割为滑动腔(8221)和储水腔(8222),所述刮板(821)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刮板(821)与滑动腔(8221)滑动插接,多个所述滑管(824)与刮板(821)内腔相连通,且所述滑管(824)滑动贯穿隔板(823)设置,所述弹簧(825)套设在滑管(824)上并安装在滑动腔(8221)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83)包括供水管(831)和支管(832),多根所述供水管(831)设置在阳极模块下方,且所述供水管(831)的一端贯穿壳体(5)并向外延伸,若干个所述支管(832)连通设置在供水管(831)上,且所述支管(832)远离供水管(831)的一端与对应的筒体(84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刮件(82)还包括喷水孔(826)和喷头(827),若干个所述喷水孔(826)对称设置在刮板(821)的两侧并沿其长度方向分布,若干个所述喷头(827)安装在壳套(822)远离刮板(821)的一侧,且所述喷头(827)与储水腔(8222)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843)包括环形板(8431)、出水口(8432)以及带环形水槽(8433)的转环(8434),所述转环(8434)与环形盘(842)转动连接,所述环形水槽(8433)开设在转环(8434)的底部,且所述环形水槽(8433)与环形盘(842)连通,所述出水口(8432)设置在转环(8434)顶部,所述环形水槽(8433)通过出水口(8432)与储水腔(8222)连通,所述环形板(8431)安装在转环(8434)的内圈,且所述环形板(8431)与转轴(845)同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交替设置的第一阳极管组(1)和第二阳极管组(2),所述第一阳极管组(1)由多根第一阳极管(101)依次焊接而成,所述第二阳极管组(2)由多根第二阳极管(201)依次焊接而成,且所述第二阳极管(201)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阳极管(101)相互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极管(101)与第二阳极管(201)结构相同,且其截面均为蜂窝状结构,若干个所述第一阳极管(101)和若干个所述第二阳极管(201)靠近两端的外管壁处共同焊接有上稳固板(3)和下稳固板(4)。
3.一种湿法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阳极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5)、阴极线(6)、阴极架(7)和清理机构(8),所述上稳固板(3)、下稳固板(4)以及阴极架(7)均安装在壳体(5)内,且所述阴极架(7)位于阳极模块上方,若干个所述阴极线(6)分别竖直延伸至若干个第一阳极管(101)和若干个第二阳极管(201)内,且所述阴极线(6)悬挂安装在阴极架(7)上,所述清理机构(8)与阳极模块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包括壳罩(51)以及带进气口(52)的集流罩(53),所述集流罩(53)固定安装在壳罩(51)的顶端,所述进气口(52)设置在集流罩(53)的顶部,且所述进气口(52)与集流罩(5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驱动机构(84)包括筒体(841)、环形盘(842)、转动件(843)、叶片(844)、转轴(845)和导水管(846),所述筒体(841)安装在u形架(81)水平部的上表面,所述环形盘(842)同轴连接在筒体(841)的顶端,所述转动件(843)与环形盘(842)转动连接,所述筒体(841)与环形盘(842)之间通过导水管(846)连通,所述转轴(845)转动安装在筒体(841)内部中心处,且所述转轴(845)的顶端延伸至环形盘(842)内与转动件(843)同轴连接,多个所述叶片(8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磊,解标,骆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德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