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00058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14
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CDDC单元,所述CDDC单元与电源V<subgt;IN</subgt;连接,所述CDDC单元与磁集成电感单元连接,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与快恢复二极管D<subgt;3</subgt;连接,所述快恢复二极管D<subgt;3</subgt;与功率开关管Q<subgt;1</subgt;连接,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与快恢复二极管D<subgt;4</subgt;连接,所述快恢复二极管D<subgt;4</subgt;与输出滤波电容C<subgt;3</subgt;连接,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内设置EE磁芯上部,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内设置EE磁芯下部,拓扑结构简单,器件较少,控制方便,特别是进行了模块化的设计,引入的CDDC单元,使系统获得更高的增益,同时引入的磁集成电感单元提升了变换器的功率密度,该发明专利技术有助于推动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性能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


技术介绍

1、目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快速发展,光伏发电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由于传统升压变换器受到开关器件的损耗、电感自身的损耗、开关器件通流耐压限制等因素,其升压变换器的效率较低,并且在升压变换器中,如果要获得较高的增益,其电感会很大,这样又会降低功率密度,增加体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开关管q1、cddc单元、磁集成电感单元、快恢复二极管d3、快恢复二极管d4、输出滤波电容c3、电源vin、ee磁芯上部、ee磁芯下部,所述cddc单元与电源vin连接,所述cddc单元与磁集成电感单元连接,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与快恢复二极管d3连接,所述快恢复二极管d3与功率开关管q1连接,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与快恢复二极管d4连接,所述快恢复二极管d4与输出滤波电容c3连接,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内设置ee磁芯上部,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内设置ee磁芯下部;

2、进一步的,所述的cddc单元包括有:储能电容c1,快恢复二极管d1,储能电容c2,快恢复二极管d2,所述储能电容c1的-极与电源vin的+极相连接;快恢复二极管d1的k极与储能电容c1的+极相连接;快恢复二极管d1的a极与储能电容c2的-极相连接;快恢复二极管d2的a极与储能电容c1的+极相连接;储能电容c2的+极与快恢复二极管d2的k极相连接;

3、进一步的,ee磁芯上部包含有磁芯侧柱ⅰ的上半部分、磁芯中柱ⅲ的上半部分、磁芯侧柱ⅱ的上半部分,ee磁芯下部包含有磁芯侧柱ⅰ的下半部分、磁芯中柱ⅲ的下半部分、磁芯侧柱ⅱ的下半部分;

4、进一步的,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包括有储能电感l1和储能电感l2,电感l1包括有绕组l11和绕组l13两部分,绕组l11绕制在磁芯侧柱ⅰ的下半部分,绕组l13绕制在磁芯中柱ⅲ的下半部分,储能电感l1的匝数为绕组l11+l12的匝数和,储能电感l2包括有绕组l21、l22、l23,其中l21绕制在磁芯侧柱ⅰ的上半部分,l22绕制在磁芯侧柱ⅱ的上半部分和磁芯侧柱ⅱ的下半部分,l23绕制在磁芯侧柱ⅲ的上半部分,l2的匝数为绕组l21+l22+l23的匝数和;

5、进一步的,所述储能电感l1的输入端m1与电源vin的+极相连接;储能电感l1的输出端m1’与快恢复二极管d1的a极相连接;储能电感l2的输入端m2与快恢复二极管d2的k极相连接;储能电感l1的输出端m2’与快恢复二极管d4的a极相连接;功率开关管q1的漏极d与快恢复二极管d3的k极相连接;输出滤波电容c3的+极和快恢复二极管d4的k极相连接。

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7、本专利技术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简单,器件较少,控制方便,特别是进行了模块化的设计,引入的cddc单元,是系统获得更高的增益,通过引用磁集成技术,能有效减小变换器的磁性元件体积和重量,电流纹波也会有所减小,且减小了磁芯损耗,对系统的功率密度有所提升,有助于推动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性能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开关管Q1、CDDC单元、磁集成电感单元、快恢复二极管D3、快恢复二极管D4、输出滤波电容C3、电源VIN、EE磁芯上部、EE磁芯下部,所述CDDC单元与电源VIN连接,所述CDDC单元与磁集成电感单元连接,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与快恢复二极管D3连接,所述快恢复二极管D3与功率开关管Q1连接,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与快恢复二极管D4连接,所述快恢复二极管D4与输出滤波电容C3连接,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内设置EE磁芯上部,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内设置EE磁芯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DDC单元包括有:储能电容C1,快恢复二极管D1,储能电容C2,快恢复二极管D2,所述储能电容C1的-极与电源VIN的+极相连接;快恢复二极管D1的k极与储能电容C1的+极相连接;快恢复二极管D1的a极与储能电容C2的-极相连接;快恢复二极管D2的a极与储能电容C1的+极相连接;储能电容C2的+极与快恢复二极管D2的k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EE磁芯上部包含有磁芯侧柱Ⅰ的上半部分、磁芯中柱Ⅲ的上半部分、磁芯侧柱Ⅱ的上半部分,EE磁芯下部包含有磁芯侧柱Ⅰ的下半部分、磁芯中柱Ⅲ的下半部分、磁芯侧柱Ⅱ的下半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包括有储能电感L1和储能电感L2,电感L1包括有绕组L11和绕组L13两部分,绕组L11绕制在磁芯侧柱Ⅰ的下半部分,绕组L13绕制在磁芯中柱Ⅲ的下半部分,储能电感L1的匝数为绕组L11+L12的匝数和,储能电感L2包括有绕组L21、L22、L23,其中L21绕制在磁芯侧柱Ⅰ的上半部分,L22绕制在磁芯侧柱Ⅱ的上半部分和磁芯侧柱Ⅱ的下半部分,L23绕制在磁芯侧柱Ⅲ的上半部分,L2的匝数为绕组L21+L22+L23的匝数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所述储能电感L1的输入端m1与电源VIN的+极相连接;储能电感L1的输出端m1’与快恢复二极管D1的a极相连接;储能电感L2的输入端m2与快恢复二极管D2的k极相连接;储能电感L1的输出端m2’与快恢复二极管D4的a极相连接;功率开关管Q1的漏极D与快恢复二极管D3的k极相连接;输出滤波电容C3的+极和快恢复二极管D4的k极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开关管q1、cddc单元、磁集成电感单元、快恢复二极管d3、快恢复二极管d4、输出滤波电容c3、电源vin、ee磁芯上部、ee磁芯下部,所述cddc单元与电源vin连接,所述cddc单元与磁集成电感单元连接,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与快恢复二极管d3连接,所述快恢复二极管d3与功率开关管q1连接,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与快恢复二极管d4连接,所述快恢复二极管d4与输出滤波电容c3连接,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内设置ee磁芯上部,所述磁集成电感单元内设置ee磁芯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ddc单元包括有:储能电容c1,快恢复二极管d1,储能电容c2,快恢复二极管d2,所述储能电容c1的-极与电源vin的+极相连接;快恢复二极管d1的k极与储能电容c1的+极相连接;快恢复二极管d1的a极与储能电容c2的-极相连接;快恢复二极管d2的a极与储能电容c1的+极相连接;储能电容c2的+极与快恢复二极管d2的k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磁集成dc-dc变换器,ee磁芯上部包含有磁芯侧柱ⅰ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玉鹏吴影姜浩杰秦毅姜浩戴申华陈云周松黄伟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国信滨海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