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配重装置与自解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配重装置与自解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0006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水井压力测试领域,公开了一种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配重装置与自解卡方法,导锥与外腔体螺纹连接,外腔体与内腔体通过腔体下部的螺纹连接,柱塞从内腔体顶部下放到腔体底部,柱塞下表面与连杆底部螺纹连接,压帽用于密封内腔体阻止内腔体内液体向上溢出,密封限位件内表面设有螺纹,上密封与外腔体螺纹连接,外接件下部与连杆顶部螺纹连接,外接件上部设有内螺纹,上接压力计,外腔体通孔分布在外腔体壁,内外腔体通孔位于内腔体上部、密封限位件下部,均匀分布两层孔,作为内外腔体连通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确保测试设备顺利通过井筒油柱,避免油卡遇阻以及钢丝拉伸断裂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水井压力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配重装置与自解卡方法


技术介绍

1、油水井压力测试是了解油藏注采平衡状况、评价油藏压力保持情况的重要手段,所获得数据资料是开发调整、措施挖潜的重要依据。油水井压力测试最常采用的是钢丝测试,利用地面测试设备将仪器(因压力计本体轻,仪器由压力计和配重组合而成,两者通过螺纹连接,其中配重为实心钢结构)吊在钢丝上,测试完毕后提出井下仪器回放录取资料。

2、由于油水重力分异作用,部分压力测试井井筒液柱上油下水,受油品本身性质及原油脱气影响,部分井油柱粘度高,粘滞阻力大。测试施工中,测试仪器进入进入油柱后,仪器表面会附着稠油,甚至与周边稠油粘结到一起,受井内稠油粘滞阻力作用,施工结束时上提困难,仪器在井内停留时间越长,难度越大。由于压力计通常长度在30cm左右,配重部分长度在100cm左右,粘滞阻力主要来自于配重部分。油卡上提不动,钢丝吃力断裂,导致仪器落井事故时有发生,被迫实施打捞作业,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测试仪器正常情况下是可以在油柱中顺利起下的,考虑到发生油卡的原因主要是仪器在油柱中相对静止,停留时间过长,外表面附着稠油,甚至与周边稠油粘结到一起,导致粘滞阻力过大。如能解除稠油粘结,仪器即可在钢丝作用顺利起出。

2、为解决测试仪器在井筒内受原油粘滞阻力影响,油卡上提不动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双层腔体结构,内外腔体顶部连通,外层腔体壁分布有暂时密封的孔道,内部腔体内设有可以上下运动的活塞,活塞连杆上部设有密封件及限位连接,并通过螺纹与压力计本体连接的配重装置。

3、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4、一种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配重装置,由导锥、外腔体、内腔体、柱塞、连杆、压帽、密封限位件、上密封件、外接件、外腔体通孔、内外腔体通孔等11部分组成。其中压帽材质为塑胶,密封限位件材质为硬塑,其他部分材质选用密度较大的锰钢。各部分连接方式与功能如下:

5、导锥与外腔体螺纹连接,导锥用于引导仪器沿井筒下放;

6、外腔体与内腔体通过腔体下部的螺纹连接,内腔体底部内表面粗化处理。

7、柱塞为中空件,从内腔体顶部下放到腔体底部,柱塞下表面粗化处理,与连杆底部螺纹连接。

8、橡胶压帽用于密封内腔体,阻止内腔体内液体向上溢出。

9、密封限位件作用一是密封外腔体,阻止腔体内液体向上溢出,二是作为限位承重件,密封件内表面设有螺纹,同时与限位件接触的连杆部位粗化处理,利用与连杆摩擦力限制活塞向上运动,同时承载配重本体重量。

10、上密封与外腔体螺纹连接。

11、外接件下部与连杆顶部螺纹连接,外接件上部设有内螺纹,上接压力计。

12、外腔体通孔分布在外腔体壁,孔道分布方式:纵向上每间隔5cm设一孔,水平方向沿腔体每90度一个,上下相邻两孔旋转45度错位分布。是与外部连通通道,仪器下井前,外腔体通孔10用石蜡暂时封堵。

13、内外腔体通孔位于内腔体上部、密封限位件下部,均匀分布两层孔,作为内外腔体连通通道。

14、本专利技术解卡方法:利用预先注入腔体内的润滑液体通过外腔体暂封孔向外喷射,在井筒原油与配重外壁间挤压出缝隙,并润滑配重外壁,降低粘滞阻力,实现解卡。

15、测试前利用石蜡暂时封堵外层腔体壁孔道,并预先在内外腔体内注入润滑液,当受原油粘滞阻力影响,油卡上提不动时,连杆克服限位件摩擦阻力带动柱塞相对外腔体向上移动,挤压腔内润滑液体,腔体内液部向外喷射,降低原油与仪器间的粘滞阻力,实现仪器解卡上提起出。

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7、现有的油水井压力测试配重为实心钢结构,发生油卡时仪器上提不动甚至导致钢丝断裂事故。本专利技术从解除稠油粘结,降低粘滞阻力出发,提出一种具有双层腔体结构的配重装置,该装置在测试设备上提遇阻时,可从腔体内部向外喷射润滑剂,降低粘滞阻力,确保测试设备顺利通过井筒油柱,避免出现油卡遇阻以及钢丝拉伸断裂事故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导锥(1)与外腔体(2)螺纹连接,外腔体(2)与内腔体(3)通过腔体下部的螺纹连接,柱塞(4)为中空件,从内腔体(3)顶部下放到腔体底部,柱塞(4)下表面与连杆(5)底部螺纹连接,压帽(6)用于密封内腔体,阻止内腔体内液体向上溢出,密封限位件(7)内表面设有螺纹,利用其与连杆(5)摩擦力限制活塞向上运动,同时承载配重本体重量,上密封(8)与外腔体2螺纹连接,外接件(9)下部与连杆(5)顶部螺纹连接,外接件(9)上部设有内螺纹,上接压力计,外腔体通孔(10)分布在外腔体壁,内外腔体通孔(11)位于内腔体(3)上部、密封限位件(7)下部,均匀分布两层8孔,作为内外腔体连通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腔体(3)底部内表面、柱塞(4)下表面、与密封限位件(7)接触的连杆(5)部位均做粗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外腔体通孔(10)的孔道分布方式:纵向上每间隔5cm设一孔,水平方向沿腔体每90度一个,上下相邻两孔旋转45度错位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仪器下井前,外腔体通孔(10)用石蜡暂时封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帽(6)材质为塑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限位件(7)材质为硬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导锥(1)、外腔体(2)、内腔体(3)、柱塞(4)、连杆(5)、上密封件(8)、外接件(9)的材质为密度较大的锰钢。

8.一种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方法,其特征在于,组装自解卡配重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方法,其特征在于,润滑液体为不和石蜡反应或不能溶解石蜡的表面活性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导锥(1)与外腔体(2)螺纹连接,外腔体(2)与内腔体(3)通过腔体下部的螺纹连接,柱塞(4)为中空件,从内腔体(3)顶部下放到腔体底部,柱塞(4)下表面与连杆(5)底部螺纹连接,压帽(6)用于密封内腔体,阻止内腔体内液体向上溢出,密封限位件(7)内表面设有螺纹,利用其与连杆(5)摩擦力限制活塞向上运动,同时承载配重本体重量,上密封(8)与外腔体2螺纹连接,外接件(9)下部与连杆(5)顶部螺纹连接,外接件(9)上部设有内螺纹,上接压力计,外腔体通孔(10)分布在外腔体壁,内外腔体通孔(11)位于内腔体(3)上部、密封限位件(7)下部,均匀分布两层8孔,作为内外腔体连通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腔体(3)底部内表面、柱塞(4)下表面、与密封限位件(7)接触的连杆(5)部位均做粗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压力测试自解卡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外腔体通孔(10)的孔道分布方式:纵向上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连杰孙绍彬吴非于俊宇佟晓欢于晓光付延军王书慧张长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