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99399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12
本技术涉及电缆穿越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包括带有第一密封体的主体穿越器、螺纹连接于主体穿越器一端且内部穿插有动力电缆的钢性管组件、可分离地插拔式连接于主体穿越器侧面的地面主体、与地面主体可分离地插拔式连接且内部连接有地面电缆的地面弯头;主体穿越器和所述地面主体内均固定有绝缘导电杆。其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可卡合固定于采油树的连接法兰内部,既可承受动力电缆传递电潜泵机组的重力,又能在提拉电潜泵机组时承受向上的拉力。整体结构可承受最大80吨的竖向拉力,能承受酸、碱、原油等恶劣工作环境,可有效适用于投捞电潜泵系统工作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穿越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


技术介绍

1、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是采用电缆绞车从套管内下放电缆以将电潜泵机组下放到井下悬挂位置的一种技术方案。在取出电潜泵机组时,采用电缆绞车向上收回电缆来将电潜泵机组拉出。这种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在下放和取出电潜泵机组时,都不需要依靠油管来操作,相对于常规的电潜泵系统,其作业更加方便和快捷。

2、但上述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需要电缆对电潜泵机组提供动力的同时进行受力,为了满足电缆对电潜泵机组提供动力并提供受力,电缆需要采用强度更大的动力电缆,这种动力电缆相比于传统的电缆重量更大,如铠装电缆等。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工作时,首先通过电缆绞车下放动力电缆以使得电潜泵机组下放到指定位置,然后利用电缆卡瓦来临时悬持井下的动力电缆及电潜泵机组的重量。然后在井口上方按预设长度在电缆绞车和井口之间的位置将动力电缆截断,再将井口的动力电缆与电缆穿越器进行连接。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缆穿越器常用于井下动力电缆的连接,无法满足对井下动力电缆和电潜泵机组的重力承载。

3、在专利文献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4660057 u,名称为一种动力电缆和穿越器的连接装置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动力电缆和穿越器的连接装置,包括电缆马笼头和支撑结构;所述电缆马笼头用于夹持动力电缆,所述电缆马笼头上端连通有井口穿越管,所述井口穿越管外侧密封套接有所述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密封连接采油树帽的顶端,所述动力电缆的芯线能够通过所述井口穿越管连接所述穿越器。能够能够实现井下的动力电缆和地面的穿越器的电动力连接;能够实现承载井下的动力电缆和电潜泵机组的重量。但是该技术方案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依然可能存在无法承载井下的动力电缆和电潜泵机组的重量,无法承受电缆绞车拉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中电缆穿越器承载能力差,拉力承受力不强的缺点,本技术针对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提出一种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利用投捞电泵井口主体穿越器承受动力电缆和电潜泵机组的重量,并在拉升时承受电缆绞车的拉力,其详细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用于地面电缆与动力电缆的连接,包括带有第一密封体的主体穿越器、螺纹连接于所述主体穿越器且内部穿插有动力电缆的钢性管组件、可分离地插拔式连接于所述主体穿越器侧面的地面主体、与所述地面主体可分离地插拔式连接且内部连接有地面电缆的地面弯头;所述主体穿越器和所述地面主体内均固定有绝缘导电杆;所述主体穿越器内的绝缘导电杆一端与所述动力电缆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密封体内;所述地面主体内的绝缘导电杆一端与所述地面弯头内的地面电缆连接,另一端可插入所述第一密封体内而与所述主体穿越器内的绝缘导电杆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穿越器包括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螺纹连接并通过螺栓和定位销固定的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第一密封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处的第二密封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穿过所述第二密封体且与所述第一密封体连接的绝缘导电杆。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为阶梯圆柱结构,包括顶部圆柱体和底部圆柱体;所述底部圆柱体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顶部圆柱体在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底部圆柱体在外侧面上还设置有带有多个安装孔的安装盘。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为圆筒状结构,内部设置有贯穿第二壳体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螺纹连接并通过安装盘连接有多颗螺栓和定位销。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体为peek胶填充形成的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圆柱体胶层;所述第一密封体在内部平行于轴线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筒,所述第一导电筒内电连接有第一弹性电极圈。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体为peek胶填充形成的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竖向圆柱体胶层;位于所述主体穿越器内的绝缘导电杆的中部穿过所述第二密封且在末端与所述第一密封体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钢性管组件为长条形结构,在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钢性管组件的第四通孔;所述钢性管组件的侧面开设有开口,内部设置有电缆抱箍,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钢性管组件内部还设置有液控管线,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卡套接头;所述液控管线的底部连接有液控爪,顶部穿过所述刚性管组件而与所述卡套接头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在外侧面上设置有环形的连接槽;所述连接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侧,并通过在所述第二壳体外侧穿入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至所述连接部的连接槽内以使得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地面主体包括内部中空且呈圆筒状并带有外螺纹的第三壳体、套合于所述第三壳体一端的适配器接头、套合于所述第三壳体外侧并与所述适配器接头螺纹连接的适配器螺盖、连接于所述适配器接头远离所述第三壳体一端的固定板;所述地面主体内设置有绝缘导电杆,所述绝缘导电杆远离所述第三壳体的一端支出所述地面主体外表面,另一端位于位于所述第三壳体内。

11、进一步地,所述地面弯头包括呈弯折状的第四壳体、连接于所述第四壳体底部的地面电缆;所述第四壳体内部设置有插入孔;所述第四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螺纹连接,并在螺纹连接过程中使得所述第三壳体内的绝缘导电杆插入所述插入孔内。

12、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本技术至少具有下述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可卡合固定于采油树的连接法兰内部,既可承受动力电缆传递电潜泵机组的重力,又能在提拉电潜泵机组时承受向上的拉力。整体结构可承受最大80吨的竖向拉力,能承受酸、碱、原油等恶劣工作环境,可有效适用于投捞电潜泵系统工作中。

13、在结构设计上,将井口电缆穿越器设计成用于竖向受力的主体穿越器和钢性管组件,动力电缆和地面电缆的连接上,采用横向插拔式设计,避免地面主体和地面弯头承受竖向力,同时插拔过程中即可完成动力电缆和地面电缆的连接,安装过程简单,节省安装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用于地面电缆与动力电缆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第一密封体的主体穿越器、螺纹连接于所述主体穿越器且内部穿插有动力电缆的钢性管组件、可分离地插拔式连接于所述主体穿越器侧面的地面主体、与所述地面主体可分离地插拔式连接且内部连接有地面电缆的地面弯头;所述主体穿越器和所述地面主体内均固定有绝缘导电杆;所述主体穿越器内的绝缘导电杆一端与所述动力电缆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密封体内;所述地面主体内的绝缘导电杆一端与所述地面弯头内的地面电缆连接,另一端可插入所述第一密封体内而与所述主体穿越器内的绝缘导电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穿越器包括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螺纹连接并通过螺栓和定位销固定的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第一密封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处的第二密封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穿过所述第二密封体且与所述第一密封体连接的绝缘导电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为阶梯圆柱结构,包括顶部圆柱体和底部圆柱体;所述底部圆柱体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顶部圆柱体在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底部圆柱体在外侧面上还设置有带有多个安装孔的安装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为圆筒状结构,内部设置有贯穿第二壳体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螺纹连接并通过安装盘连接有多颗螺栓和定位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体为PEEK胶填充形成的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圆柱体胶层;所述第一密封体在内部平行于轴线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筒,所述第一导电筒内电连接有第一弹性电极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体为PEEK胶填充形成的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竖向圆柱体胶层;位于所述主体穿越器内的绝缘导电杆的中部穿过所述第二密封且在末端与所述第一密封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性管组件为长条形结构,在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钢性管组件的第四通孔;所述钢性管组件的侧面开设有开口,内部设置有电缆抱箍,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钢性管组件内部还设置有液控管线,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卡套接头;所述液控管线的底部连接有液控爪,顶部穿过所述钢性管组件而与所述卡套接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在外侧面上设置有环形的连接槽;所述连接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侧,并通过在所述第二壳体外侧穿入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至所述连接部的连接槽内以使得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主体包括内部中空且呈圆筒状并带有外螺纹的第三壳体、套合于所述第三壳体一端的适配器接头、套合于所述第三壳体外侧并与所述适配器接头螺纹连接的适配器螺盖、连接于所述适配器接头远离所述第三壳体一端的固定板;所述地面主体内设置有绝缘导电杆,所述绝缘导电杆远离所述第三壳体的一端支出所述地面主体外表面,另一端位于位于所述第三壳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弯头包括呈弯折状的第四壳体、连接于所述第四壳体底部的地面电缆;所述第四壳体内部设置有插入孔;所述第四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螺纹连接,并在螺纹连接过程中使得所述第三壳体内的绝缘导电杆插入所述插入孔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用于地面电缆与动力电缆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第一密封体的主体穿越器、螺纹连接于所述主体穿越器且内部穿插有动力电缆的钢性管组件、可分离地插拔式连接于所述主体穿越器侧面的地面主体、与所述地面主体可分离地插拔式连接且内部连接有地面电缆的地面弯头;所述主体穿越器和所述地面主体内均固定有绝缘导电杆;所述主体穿越器内的绝缘导电杆一端与所述动力电缆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密封体内;所述地面主体内的绝缘导电杆一端与所述地面弯头内的地面电缆连接,另一端可插入所述第一密封体内而与所述主体穿越器内的绝缘导电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穿越器包括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螺纹连接并通过螺栓和定位销固定的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第一密封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处的第二密封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穿过所述第二密封体且与所述第一密封体连接的绝缘导电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为阶梯圆柱结构,包括顶部圆柱体和底部圆柱体;所述底部圆柱体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顶部圆柱体在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底部圆柱体在外侧面上还设置有带有多个安装孔的安装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为圆筒状结构,内部设置有贯穿第二壳体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螺纹连接并通过安装盘连接有多颗螺栓和定位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缆投捞电潜泵系统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体为peek胶填充形成的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圆柱体胶层;所述第一密封体在内部平行于轴线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筒,所述第一导电筒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林张松姚翔缤罗佳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昌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