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薄可折叠柔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质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1、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寻找可再生、可降解材料来替代传统塑料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竹子作为一种资源丰富、强度高、韧性好且可再生的植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环保特性,是一种理想的替代材料。竹材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室内装饰等领域。
2、然而,传统竹材由于其自身刚性和硬度限制,其在柔性材料应用中的潜力尚未被充分开发,难以满足一些特定用途的需求,如高柔性和可折叠性。通过对竹材进行适当改性和复合处理,可以开发出具有优良柔韧性和可折叠性的超薄柔性复合材料,未来可替代塑料进行使用。
3、现有的竹材加工方法多集中于增强竹材的强度和耐久性,缺乏对竹材柔性处理的研究,导致竹材在柔性应用中的局限性较大。具体存在以下缺陷,例如:1、柔韧性不足:传统竹材由于纤维结构的刚性较大,难以实现高柔韧性和可折叠性。2、加工性能差:竹材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开裂、变形,难以制备出均匀、超薄的材料。3、功能单一:现有竹材的功能性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如防水等。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例如:柔韧性不足、加工性能差、功能单一等,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超薄可折叠柔性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超薄可折叠柔性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可折叠性,从而能够替代塑料应用于包装领域。
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超薄可折叠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
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复合材料,其包括:
6、基体,所述基体源自生物质材料,所述基体通过对所述生物质材料进行化学处理得到;以及,
7、弹性体材料,所述弹性体材料包裹在所述基体的表面形成膜状保护层;并且,
8、至少部分所述弹性体材料渗透至所述基体的缝隙和/或孔隙中。
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柔性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生物质材料包括木质材料或竹质材料;和/或,
10、所述生物质材料的厚度为0.1-0.6mm,优选为0.15-0.25mm。
1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柔性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化学处理包括利用碱性物质和/或氧化物对所述生物质材料进行化学处理。
1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柔性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弹性体材料包括水性聚氨酯。
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弹性体材料包裹在基体的表面形成膜状保护层,并使至少部分所述弹性体材料渗透至所述基体的缝隙和/或孔隙中的步骤。
1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利用碱性物质和/或氧化物对生物质材料进行化学处理,得到基体;
16、获取弹性体溶液,将弹性体溶液包裹在所述基体的表面形成膜状保护层,并使至少部分所述弹性体溶液渗透至所述基体的孔隙中,得到成型体;
17、对所述成型体进行加压固化处理,得到柔性复合材料。
1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碱性物质包括koh、naoh、na2so3、k2so3、na2co3、k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氧化物包括h2o2、naclo2、nacl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19、优选地,所述化学处理的时间为1s-120h。
2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弹性体溶液的固含量为28-34%;和/或,
21、通过平铺、涂覆、流延和喷洒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将所述弹性体溶液包裹在所述基体的表面形成膜状保护层,并使至少部分所述弹性体溶液渗透至所述基体的孔隙中。
2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加压固化的温度为60-90℃,所述加压固化的时间为5-10分钟,所述加压固化的压力为1-4mpa。
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柔性复合材料用于制备包装材料的用途。
24、专利技术的效果
25、本专利技术的超薄可折叠柔性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可折叠性,从而能够替代塑料应用于包装领域。
26、本专利技术的超薄可折叠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易于获取,通过柔化处理工艺,实现生物质材料的高效柔化和功能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材料包括木质材料或竹质材料;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处理包括利用碱性物质和/或氧化物对所述生物质材料进行化学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材料包括水性聚氨酯。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弹性体材料包裹在基体的表面形成膜状保护层,并使至少部分所述弹性体材料渗透至所述基体的缝隙和/或孔隙中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物质包括KOH、NaOH、Na2SO3、K2SO3、Na2CO3、K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氧化物包括H2O2、NaClO2、NaCl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固化的温度为60-90℃,所述加压固化的时间为5-10分钟,所述加压固化的压力为1-4MPa。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复合材料用于制备包装材料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材料包括木质材料或竹质材料;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处理包括利用碱性物质和/或氧化物对所述生物质材料进行化学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材料包括水性聚氨酯。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弹性体材料包裹在基体的表面形成膜状保护层,并使至少部分所述弹性体材料渗透至所述基体的缝隙和/或孔隙中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秋琴,吴婕妤,于文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