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以及振镜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9723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11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以及振镜电机,该复合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和分别设置在电路板本体上的光电池组件和发光组件,电路板本体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至少部分地与柔性电路板彼此紧密贴合为一体的硬质板;光电池组件和发光组件分别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复合电路板将硬质板部分地贴附在柔性电路板上而形成,制造工序简单,能够降低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振镜扫描,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以及振镜电机


技术介绍

1、振镜电机作为激光雷达的核心部件,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控制与其转轴输出端连接的镜片的转动实现激光雷达发射端的光束操纵,光束的照射范围则与振镜的转动角度有关。其中,为了检测振镜电机中转轴的转动角度,振镜电机中设置有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通常包括光电池、光源和电路板。工作时,检测装置通过安装在转轴端部的遮挡部件对光电池或光源进行遮挡来确定转轴的转动角度,如公布号为cn218387164u的专利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

2、检测装置中的电路板一般采用pcb,但是pcb作为一种硬质板,大部分采用的是在双层硬质板中间夹设柔性电路板,组装的过程中不能弯曲,而且相邻电路板之间的电路连接往往依靠电气连接件进行电连接,这样不仅使得电路板的制造工序较为复杂而且还会导致电路板的安装过程也较为繁琐,繁复的安装过程不仅容易出错,安装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该复合电路板将硬质板部分地贴附在柔性电路板上而形成,使得电路板的组装更加灵活,从而能够减少组装错误,增加电路板的可靠性的同时,降低安装成本。

2、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上的光电池组件和发光组件,所述电路板本体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至少部分地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彼此紧密贴合为一体的硬质板;所述光电池组件和所述发光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3、可选地,所述电路板本体至少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光电池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彼此紧密贴合为一体的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一硬质板,所述光电池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外表面上,所述光电池组件和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中的电路电连接;以及,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彼此紧密贴合为一体的第二柔性电路板和第二硬质板,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外表面上,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中的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之间保持电连接。

4、可选地,还包括:第三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为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延伸后形成,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包括接口端,所述接口端包括多个导电触片,所述接口端用于和外部装置电连接并进行信号传输。

5、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彼此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空隙。

6、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二电路板为不规则形状结构,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设置位置相对,以确保所述光电池组件和所述发光组件之间的光束彼此适配。

7、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通过pin针进行电连接。

8、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之间通过第四柔性电路板进行电连接,所述第四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的所述空隙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四柔性电路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9、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还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用于穿设所述振镜电机的转轴的端部,所述光电池组件包括第一光电池、第二光电池、第三光电池和第四光电池,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

10、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1、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还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用于穿设所述振镜电机的转轴的端部,所述光电池组件和所述发光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的两侧。

1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振镜电机,至少包括转轴、机壳、轴承座和轴承,所述转轴插设在所述机壳的内腔中,所述转轴的端部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座套设在所述轴承的外侧,所述振镜电机还包括前述的复合电路板,所述复合电路板的第一电路板固定在所述轴承座的端面上。

13、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包括柔性电路板,将硬质板部分地贴附在柔性电路板上而形成,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pcb,具有安装灵活的优点,另外,由于柔性电路板可以弯曲,因此,相邻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的弯折实现,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电气连接件的使用,还可以简化安装步骤,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上的光电池组件和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本体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至少部分地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彼此紧密贴合为一体的硬质板;所述光电池组件和所述发光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本体至少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光电池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彼此紧密贴合为一体的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一硬质板,所述光电池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外表面上,所述光电池组件和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中的电路电连接;以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为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延伸后形成,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包括接口端,所述接口端包括多个导电触片,所述接口端用于和外部装置电连接并进行信号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彼此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二电路板为不规则形状结构,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设置位置相对,以确保所述光电池组件和所述发光组件之间的光束彼此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通过PIN针进行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之间通过第四柔性电路板进行电连接,所述第四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的所述空隙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四柔性电路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还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用于穿设所述振镜电机的转轴的端部,所述光电池组件包括第一光电池、第二光电池、第三光电池和第四光电池,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还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用于穿设所述振镜电机的转轴的端部,所述光电池组件和所述发光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的两侧。

11.一种振镜电机,至少包括转轴、机壳、轴承座和轴承,所述转轴插设在所述机壳的内腔中,所述转轴的端部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座套设在所述轴承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路板,所述复合电路板的第一电路板固定在所述轴承座的端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上的光电池组件和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本体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至少部分地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彼此紧密贴合为一体的硬质板;所述光电池组件和所述发光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本体至少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光电池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彼此紧密贴合为一体的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一硬质板,所述光电池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外表面上,所述光电池组件和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中的电路电连接;以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为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延伸后形成,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包括接口端,所述接口端包括多个导电触片,所述接口端用于和外部装置电连接并进行信号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彼此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振镜电机的复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二电路板为不规则形状结构,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设置位置相对,以确保所述光电池组件和所述发光组件之间的光束彼此适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凌晨赵晋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睿驰同利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