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中苗种繁育,特别涉及一种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1、加州鲈( micropterus salmoides)为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的鲈形目鱼类,我国最早于1983年引进,并在广东省开展养殖试验,1985年人工繁殖成功。加州鲈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在养殖中具有生长快、易起捕、盐度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优点,得到养殖户广泛认可,当前我国加州鲈养殖集中分布于广东、江苏、浙江、江西、四川和福建等南方省份,被称为“第五大家鱼”。
2、加州鲈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造成其苗种需求量的大幅攀升,加州鲈育苗产业方兴未艾。然而,由于不同苗种繁殖场的亲本来源、养殖技术、繁育技术等良莠不齐,导致加州鲈苗种质量差异巨大。优质苗种能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养殖效益,而劣质苗种则会给养殖户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当前加州鲈苗种繁育过程中存在苗种质量不稳定、劳动强度大、苗种培育成活率低等主要问题,因此,如果能开发出加州鲈优质苗种的高效培育方法,将极大解决当前加州鲈养殖中苗种质量参差不齐、优质苗种难以满足养殖需求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通过提供一套从亲本优选到越冬培育、营养强化和性腺催熟再到仿生态繁殖、受精卵孵化和大规格苗种培养的繁育方法,为加州鲈养殖提供优质苗种来源。
2
3、步骤一、亲本优选:挑选加州鲈雌、雄候选亲本,在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中进行体质锻炼后,进一步挑选出用于苗种繁殖的优质亲本;所述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为槽内水流速度在8–15 cm/s的养殖槽;
4、步骤二、亲本冬季强化培育:将步骤一筛选得到的优质亲本转移至室内控温池中进行越冬培育;所述控温池的水温为22±1 °c,池内水体溶解氧浓度为5–8 mg/l;其中,越冬培育最后15-20天,通过投喂动物性饵料和调节水流对亲本进行营养强化和性腺催熟;
5、步骤三、仿生态环境营造与亲本繁殖:设置用于亲本繁殖的仿生态繁殖室外池塘,将步骤二中越冬培育后的亲本转移至仿生态繁殖室外池塘中使其自然产卵;
6、步骤四、受精卵孵化:收集受精卵,并在室内可控条件下进行孵化;
7、步骤五、大规格苗种培育:在室内鱼苗池中,将孵化出的幼鱼培育成大规格鱼种。
8、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养殖槽中,养殖区和净水区面积比为1:39–1:18,水体深度1.5–1.8 m。
9、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槽中溶解氧浓度为5–8 mg/l,透明度40–50 cm,ph 7.0–8.5,氨氮低于0.04 mg/l,亲本放养密度为5–10尾/m2;
10、亲本每天投喂蛋白含量45–55%的膨化饲料2–3次。
11、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所述室内养殖池的池壁有斜向进水口;在越冬培育后期,将亲本转移至仿生态繁殖室外池塘前5–10天,打开斜向进水口,在池内制造环形水流,控制水流速度在15–20 cm/s,刺激亲本性腺成熟。
12、进一步地,步骤二中,越冬培育第一阶段,每天投喂蛋白含量45–55%的膨化饲料2–3次,连续投喂70-80天;
13、越冬培育第二阶段,投喂杂鱼、蚯蚓和螺蚌肉等混合而成的动物性饲料,投饲率为2–3%,同时投喂50%–55%的膨化饲料,投饲率为2–3%,动物性饲料和膨化饲料投喂时间错开;连续投喂15-20天。其中,投饲率是指投饵量占养殖水产动物总体重的百分率。
14、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所述仿生态繁殖室外池塘大小为3–5亩/口,池塘水深为0.5–1.0 m,塘边浅水区种植水草,利用罗茨鼓风机制造4–8 cm/s的微水流。
15、进一步地,步骤四中,在仿生态繁殖室外池塘内四周,水深约0.4–0.5 m的位置,放置由煮沸消毒后的棕榈片制作而成的人工鱼巢,放置方式为每间隔1–1.5 m放置一个,并用竹片或铁丝固定,防止滑落;亲本充分发情后即在鱼巢处产卵、排精,受精卵附着于人工鱼巢上;每隔20–24 h对鱼巢进行检查,及时收集附着有鱼卵的鱼巢。
16、进一步地,将收集好的鱼巢消毒后,按照收集批次分别放入孵化池进行孵化,每个孵化池需标注鱼巢收集时间,控制孵化池水温在22–24 °c,溶解氧5–8 mg/l;每隔24 h将鱼巢消毒浸泡一次,并抖动鱼巢,使未受精的卵粒脱离鱼巢,直至有鱼苗出膜;当鱼苗完全出膜10–12 h后,移除鱼巢。
17、进一步地,步骤五中,所述大规格苗种培育方法为:采用丰年虫无节幼体作为开口饵料;投喂3–4天后,改喂轮虫,每天投喂3–5次;鱼苗长至约1厘米时,投喂水蚤等大型枝角类,每天3次;鱼苗长至约2厘米时,投喂水蚯蚓,每天投喂3–5次;体长达3厘米左右时驯食,驯食后用配合饲料进行饲养;培育期间通过拉网过筛,将大、中、小鱼苗分别于不同水泥池中饲养。
18、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加州鲈雌、雄候选亲本挑选标准为:雌性体重0.5 kg以上、雄性0.6 kg以上。
19、优选地,步骤一中,进一步挑选用于苗种繁殖的亲本的标准为:挑选体格健壮、体表无伤病、无畸形的个体。
2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21、本专利技术通过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对加州鲈候选亲本进行体质锻炼,使其一直处于顶水游泳状态,不仅能淘汰体质弱和有伤病的个体,而且可使筛选出的亲本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和脂肪,增加肌肉强度,有效增强亲本体质,实现亲本的优选;其次,通过冬季室内水泥池越冬培育、营养强化和性腺催熟可使亲本充分利用冬季进行性腺发育,使其产卵时间显著提前;再次,采用室外仿生态繁殖方法,与人工繁殖相比,可有效降低催产激素等成本投入,并能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最后,通过室内可控条件下的受精卵孵化和大规格苗种培育,可显著提高受精卵孵化率和苗种存活率,从而提高苗种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将为加州鲈优质苗种的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对促进加州鲈养殖模式的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秋冬季节加州鲈鱼亲本越冬和冬季性腺发育停滞的技术难题,通过控温和营养强化培育技术,可使亲本性腺在越冬期也能发育成熟,从而使其产卵时间提前,实现苗种的早繁,延长苗种当年的生长时间。
23、本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早春寒潮和冻害对加州鲈早繁苗种的危害,保障苗种产量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养殖槽中,养殖区和净水区面积比为1:39–1:18,水体深度1.5–1.8 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中溶解氧浓度为5–8 mg/L,透明度40–50 cm,pH 7.0–8.5,氨氮低于0.04 mg/L,亲本放养密度为5–10尾/m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室内养殖池的池壁有斜向进水口;在越冬培育后期,将亲本转移至仿生态繁殖室外池塘前5–10天,打开斜向进水口,在池内制造环形水流,控制水流速度在15–20 cm/s,刺激亲本性腺成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越冬培育第一阶段,每天投喂蛋白含量45–55%的膨化饲料2–3次,连续投喂70-80天;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在仿生态繁殖室外池塘塘内四周,水深约0.4–0.5 m的位置,放置由煮沸消毒后的棕榈片制作而成的人工鱼巢,放置方式为每间隔1–1.5 m放置一个,并用竹片或铁丝固定,防止滑落;亲本充分发情后即在鱼巢处产卵、排精,受精卵附着于人工鱼巢上;每隔20–24 h对鱼巢进行检查,及时收集附着有鱼卵的鱼巢。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收集好的鱼巢消毒后,按照收集批次分别放入孵化池进行孵化,每个孵化池需标注鱼巢收集时间,控制孵化池水温在22–24 °C,溶解氧5–8 mg/L;每隔24 h将鱼巢消毒浸泡一次,并抖动鱼巢,使未受精的卵粒脱离鱼巢,直至有鱼苗出膜;当鱼苗完全出膜10–12 h后,移除鱼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大规格苗种培育方法为:采用丰年虫无节幼体作为开口饵料;投喂3–4天后,改喂轮虫,每天投喂3–5次;鱼苗长至约1厘米时,投喂水蚤等大型枝角类,每天3次;鱼苗长至约2厘米时,投喂水蚯蚓,每天投喂3–5次;体长达3厘米左右时驯食,驯食后用配合饲料进行饲养;培育期间通过拉网过筛,将大、中、小鱼苗分别于不同水泥池中饲养。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加州鲈雌、雄候选亲本挑选标准为:雌性体重0.5 kg以上、雄性0.6 kg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养殖槽中,养殖区和净水区面积比为1:39–1:18,水体深度1.5–1.8 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中溶解氧浓度为5–8 mg/l,透明度40–50 cm,ph 7.0–8.5,氨氮低于0.04 mg/l,亲本放养密度为5–10尾/m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室内养殖池的池壁有斜向进水口;在越冬培育后期,将亲本转移至仿生态繁殖室外池塘前5–10天,打开斜向进水口,在池内制造环形水流,控制水流速度在15–20 cm/s,刺激亲本性腺成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越冬培育第一阶段,每天投喂蛋白含量45–55%的膨化饲料2–3次,连续投喂70-80天;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仿生态繁殖室外池塘大小为3–5亩/口,池塘水深为0.5–1.0 m,塘边浅水区种植水草,利用罗茨鼓风机制造4–8 cm/s的微水流。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州鲈苗种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传坤,余祥胜,常国亮,潘正军,朱静远,王雨,陆超,唐德银,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