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特别涉及一种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1、钢混结合梁在不同类型中大跨桥梁中广泛应用,混凝土作为传统建筑材料抗压强度大,施工工艺成熟,后期维养工作量小,但抗拉强度较小,自重大,难以完成较大跨径的跨越,而钢梁质轻强度大,两种材料的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性能优势,满足大跨度桥梁结构的受力要求。钢混结合部位的连接强度对结构安全及后期维养至关重要,抗剪连接件的设计是钢混组合结构的要点之一。
2、传统钢混结合梁中,在钢梁顶板上缘焊接等长度的栓钉,桥面板预留槽口,桥面板内配置水平纵横向钢筋,在槽口范围内钢筋外露,桥面板架设至钢梁上方后,浇筑槽口混凝土后形成整体。这种水平钢筋与栓钉的连接构造,抗剪承载力储备小,在车轮荷载反复作用下混凝土板容易开裂,且槽口范围内水平钢筋较多,吊装时容易与栓钉发生碰撞,影响施工效率,特殊情况下还需切割断开钢筋后才能安装就位,施工便利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钢梁顶板上缘焊接等长度的栓钉,桥面板内配置水平纵横向钢筋,抗剪承载力储备小的问题。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包括:
3、桥面板,沿桥面板厚度方向贯通有槽口,所述桥面板内预埋钢筋网和第一加强钢筋,所述第一加强钢筋形成的平面与横桥向一致且垂直连接于钢筋网;
4、钢梁,设置于所述桥面板下方,其上端面在槽口内设有剪力钉;
5、第二加强钢筋,设置在所述槽口内,连接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钢筋为闭口环形钢筋。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钢筋包括设置在所述桥面板内的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在所述桥面板内相向设置开口端,安装时,开口方向与桥梁横桥向一致。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的开口端的其中一端连接有连接钢筋,安装时,所述连接钢筋靠近所述钢梁。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槽口边缘的剪力钉长度大于槽口内其它位置剪力钉的长度。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钢筋在桥面板混凝土区域的布置密度大于其在槽口内的布置密度。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钢筋待桥面板吊装后安装。
12、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槽口轴线方向,所述槽口靠近钢梁一端的内径大于另一端的内径。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网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顺桥向设置,且其密度大于横向钢筋密度。
14、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桥梁,包括上述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
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通过在桥面板内设置第一加强钢筋,其形成的面与横桥向一致且垂直于钢筋网,吊装后在槽口内安装第二加强钢筋,最后用混凝土浇筑贯通式槽口形成整体,使得第二加强钢筋与第一加强钢筋、剪力钉及普通钢筋网共同形成抗剪连接件。这些部件协同工作,提高桥面板在水平面和纵向上的受力,提高了钢混连接部位的抗剪及抗弯承载力。通过第二加强钢筋局部补强的方式,从结构内部强化了连接构造,增强了其抵抗各种复杂受力情况的能力,使整个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在承受车辆行驶、风荷载等外力作用时,能更好地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6、与相关技术中仅在钢梁顶板上缘焊接等长度的栓钉,桥面板内仅配置水平纵横向钢筋的情况相比,本申请的构造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荷载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剪切和弯曲变形,降低因结构承载力不足导致的安全隐患,又减少了桥面板内预埋钢筋与钢梁预焊栓钉的碰撞,便于快速化施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10.一种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利军,肖小艳,陈德柱,周杰,赵傲,陈桂媛,吉海燕,胥润东,侯鹏飞,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