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生命科学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细胞培养器。
技术介绍
1、细胞是构成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细胞或单细胞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运行规律常用的对象,单细胞或简单组织也是研究病理、病理机制、药物敏感性、新药研发、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及修正等的常规模式。细胞培养是保证细胞离体后,在一定时间内存活的常规、常用技术。
2、由于细胞存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苛刻,除了保证细胞正常的营养支持、代谢废物清除、ph值稳定、温度稳定等以外,还必须保证培养的细胞不受到污染,污染通常来自细胞培养小环境的空气。
3、为了防止来自空气的气溶胶(粘合微生物的载体)的污染,需要建设一个密闭的空气过滤系统,保证空气一定的温度、湿度、气压,过滤除去空气中存在的气溶胶微生物,构成一个所谓的“细胞房”。在该细胞培养房内能进行:无菌操作、孵育、制备、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和储藏这六方面的工作。
4、建设一间细胞房,一般地,在建筑物内,需要采用无污染、无辐射、光洁、不吸潮、耐消毒、耐擦洗、不挂水的材料,比如常用的彩钢板;地面采用自流平或无尘pvc地板,八个角必须圆弧角。除去常规照明外,还必须设计和构建空气净化系统。在洁净的细胞房里面,还要安装设置超净台或者生物安全柜,以保持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因素的影响。
5、培养箱,也称作孵育箱,也需清洁无尘,因此也应设置在干扰少而非来往穿行的区域。孵育可在孵育箱或可控制温度的温室中进行,后者费用高,一般实验室多采用孵育箱进行工作。
6、如果作为临床
7、但是,作为普通科学研究级别的细胞培养,建造和使用恒温恒湿空气过滤式的细胞房、再内置超净台(生物安全柜)、培养箱,显然是浪费建造空间、浪费建造材料、浪费建造人工、浪费运行能源(需要24小时开机不间断运行)。
8、因此,针对科研型的细胞培养需求,细胞培养体系急需要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1、承上所示,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细胞培养体系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有超净工作台和培养箱,不必专门建造细胞房,节省了建设和维护费用,省却了大量的运行费用,节约了大量空间,提高了空间的实用效率。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包括超净工作台和细胞培养箱,所述超净工作台包括操作台面和活动玻璃面板,所述活动玻璃面板设置于所述超净工作台的前上方,所述超净工作台通过所述活动玻璃面板与外界隔离成一个操作空间;
4、所述培养箱通过挂篮下挂在所述超净工作台的操作台面的下方,其包括盖子和上开口的培养箱体,所述盖子包括上盖、下盖,所述上盖扣合下盖并固连,形成一个中空的扁圆结构,所述上盖的一侧开设上盖开口,所述下盖的同侧开设有与上盖开口对应的下盖开口,在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夹持机械滑动式的箱门;
5、所述箱门包括滑动导轨、移动门、开口托架和气动小密封圈,所述开口托架与下盖固连,其前半部分开口与下盖开口大小一致,所述气动小密封圈沿开口托架的前半部分开口设置并固定;所述滑动导轨采用h型u形开口硅胶条,固定于开口托架的上表面,其长度与开口托架的长度相当,其宽度大于开口托架的前半部分开口的宽度,所述移动门在滑动导轨的u形开口内滑动;所述盖子的上盖开口、下盖开口和开口托架的前半部分开口形成开口形状一致且上下对齐的盖子开口,通过所述移动门闭合盖子开口,所述盖子压合在培养箱体的上方;
6、所述培养箱体包括内箱体和外箱体,所述内箱体和外箱体形成中空的两层固定结构,所述内箱体的口沿处通过粘结剂固定一个气动大密封圈,所述培养箱体的内箱体内设置分区转盘和提篮,所述分区转盘带有至少八个凸棱将分区转盘分成若干个矩形区域,每一矩形区域内放置一个提篮,分区转盘的中心设有转轴,分区转盘以转轴为中心旋转,所述提篮跟随分区转盘一起旋转并通过所述盖子开口提取出培养箱;
7、还包括co2气体钢瓶和输气管,所述co2气体钢瓶位于所述超净工作台的操作空间外面,并通过输气管连接到所述培养箱,为所述培养箱及所述气动小密封圈、气动大密封圈输送co2气体。
8、可选的,所述盖子开口呈长方形。
9、可选的,所述滑动导轨包括两条侧边和两条横边,其侧边的横截面呈u形开口,两条侧边的开口相对,两条横边横跨设置于两条侧边的两侧,呈一体结构的h字形。
10、可选的,所述下盖上开设若干个线路开口,所述线路开口位于所述开口托架的后半部分。
11、可选的,所述开口托架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圈围绕其前半部分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气动小密封圈,所述气动小密封圈内设有塑形薄片,所述气动小密封圈的通气开口朝下连接管道及电磁阀,通过所述线路开口与输气管连接。
12、可选的,所述提篮包括矩形立体框架、设置在矩形立体框架顶部的顶杆、设置在矩形立体框架底部的底板、设置在矩形立体框架各个窗口的挡板。
13、可选的,所述培养箱内设有直接加热气套式系统,所述移动门为电加热玻璃。
14、可选的,所述分区转盘的中央设置支架,所述支架呈几字形,横跨在所述转轴的上方,其两端固定于分区转盘。
15、可选的,所述分区转盘设有转动控制装置,所述转动控制装置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角度传感器。
16、可选的,所述超净工作台的背板内侧中央设有人机界面,用于显示和设定所述培养箱内的气体浓度、工作模式、温度和湿度以及所述分区转盘旋转的角度。
17、有益效果
18、本技术一种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将培养箱下挂于超净工作台的操作台面的下面,实现细胞培养箱与超净工作台的一体化,在超净工作台洁净的环境内对细胞进行操作后,不用拿出超净工作台,直接放置在下挂式的细胞培养箱内,不必专门建造细胞房,节省了建设和维护费用,省却了大量的运行费用,节约了大量空间,提高了空间的实用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包括超净工作台(1)和细胞培养箱(2),所述超净工作台(1)包括操作台面(11)和活动玻璃面板(13),所述活动玻璃面板(13)设置于所述超净工作台(1)的前上方,所述超净工作台(1)通过所述活动玻璃面板(13)与外界隔离成一个操作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开口呈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轨(231)包括两条侧边和两条横边,其侧边的横截面呈U形开口,两条侧边的开口相对,两条横边横跨设置于两条侧边的两侧,呈一体结构的H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2)上开设若干个线路开口(225),所述线路开口(225)位于所述开口托架(235)的后半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托架(235)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圈围绕其前半部分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气动小密封圈(237),所述气动小密封圈(237)内设有塑形薄片(238),所述气动小密封圈(2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篮(5)包括矩形立体框架、设置在矩形立体框架顶部的顶杆(51)、设置在矩形立体框架底部的底板(53)、设置在矩形立体框架各个窗口的挡板(5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2)内设有直接加热气套式系统,所述移动门(232)为电加热玻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转盘(27)的中央设置支架(275),所述支架(275)呈几字形,横跨在所述转轴(276)的上方,其两端固定于分区转盘(2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转盘(27)设有转动控制装置,所述转动控制装置包括固定于支架(275)上的角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净工作台(1)的背板内侧中央设有人机界面(17),显示和设定所述培养箱(2)内的气体浓度、工作模式、温度和湿度以及所述分区转盘(27)旋转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包括超净工作台(1)和细胞培养箱(2),所述超净工作台(1)包括操作台面(11)和活动玻璃面板(13),所述活动玻璃面板(13)设置于所述超净工作台(1)的前上方,所述超净工作台(1)通过所述活动玻璃面板(13)与外界隔离成一个操作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开口呈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轨(231)包括两条侧边和两条横边,其侧边的横截面呈u形开口,两条侧边的开口相对,两条横边横跨设置于两条侧边的两侧,呈一体结构的h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2)上开设若干个线路开口(225),所述线路开口(225)位于所述开口托架(235)的后半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细胞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托架(235)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圈围绕其前半部分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气动小密封圈(237),所述气动小密封圈(237)内设有塑形薄片(238),所述气动小密封圈(237)的通气开口朝下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永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极氪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