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用于康复机器人上的升降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1、下肢康复练机器人主要针对下肢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主要作用是帮助有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完成各种运动功能康复训练过程。授权公告号为cn 105769506 b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下肢康复机器人,采用支撑杆提供患者一定倾斜角度的康复训练,每次训练都需要预先调整好角度,存在操作不便。当进行多重训练时,该康复机器人无法实时调整,患者需要多次下来等调整到位后在上去进行治疗,十分不便。同时,软瘫病人中风卧床时他的本体感觉会消失或减退,导致上下设备非常不方便。另外,现有的设备只对床体提供了有限的倾斜角度,无法让病人做到从-10°到120°之间的切换,不利于偏瘫病人早期的本体感应训练。
2、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康复机器人上的升降调节机构,能够实时对机器人进行上下和角度位置调整,满足不同患者的康复治疗需求。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用于康复机器人上的升降调节机构,1、包括设置在控制柜上的升降组件、设置在主支架上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能驱动主支架旋转并提供-10°~120°的人体倾斜角度,所述升降组件上具有垂直升降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旋转组件之间通过衔接管固定连接。
4、进一步来说,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轴与减速机连接;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在主支
5、进一步来说,所述减速机的外壳通过螺栓锁固在衔接管上,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衔接管内。
6、进一步来说,所述衔接管上设置有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一侧的衔接管上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端固定在旋转电机上,所述定位板的另一端裸露在衔接管的外部。
7、进一步来说,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两块限位块,所述安装基板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的一端插入至限位槽内,所述挡块滑动轨迹限定在两块限位块限定范围内。
8、进一步来说,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感应主支架偏转角度的角度传感器。
9、进一步来说,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控制柜内的丝杆组件和设置在控制柜外侧的滑动板,所述控制柜上设置有开口,所述丝杆组件和滑动板位于开口的内外两侧;所述丝杆组件的螺母通过衔接件固定在滑动板上;所述丝杆组件的驱动源为电机。通过将丝杆组件及其驱动源隐藏至控制柜内,可有效降低整机的占用空间,并改善整体的美观性。
10、进一步来说,所述开口两侧设置有一对垂直分布的直线滑轨,所述滑动板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两根直线滑轨上。
11、进一步来说,所述控制柜外侧设置有拖链,所述拖链与滑动板连接。
12、进一步来说,所述控制柜内侧设置有垂直电机,所述丝杆组件的上端和垂直电机的驱动轴上均设置有同步带轮,两个所述同步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能实时调整并精度控制训练机器人上患者的翻转位置和高度位置,患者无需从训练机器人上下来即可实现多种不同角度的康复训练,给患者提供不同康复训练提供有利条件,满足不同患者的康复治疗需求。
15、2.能把靠背和腿部机构降得足够低,方便护理人员移动患者到康复机器人上。
16、3.通过调节主支架及其相连的靠背和腿部机构角度,可以让病人从平躺到垂直90°之间做切换,实现本体感应的平衡康复,有助于训练和康复本体感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康复机器人上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控制柜上的升降组件、设置在主支架上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能驱动主支架旋转并提供-10°~120°的人体倾斜角度,所述升降组件上具有垂直升降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旋转组件之间通过衔接管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轴与减速机连接;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在主支架上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定位盘,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定位盘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的外壳通过螺栓锁固在衔接管上,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衔接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上设置有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一侧的衔接管上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端固定在旋转电机上,所述定位板的另一端裸露在衔接管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两块限位块,所述安装基板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感应主支架偏转角度的角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控制柜内的丝杆组件和设置在控制柜外侧的滑动板,所述控制柜上设置有开口,所述丝杆组件和滑动板位于开口的内外两侧;所述丝杆组件的螺母通过衔接件固定在滑动板上;所述丝杆组件的驱动源为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两侧设置有一对垂直分布的直线滑轨,所述滑动板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两根直线滑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外侧设置有拖链,所述拖链与滑动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内侧设置有垂直电机,所述丝杆组件的上端和垂直电机的驱动轴上均设置有同步带轮,两个所述同步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康复机器人上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控制柜上的升降组件、设置在主支架上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能驱动主支架旋转并提供-10°~120°的人体倾斜角度,所述升降组件上具有垂直升降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旋转组件之间通过衔接管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轴与减速机连接;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在主支架上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定位盘,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定位盘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的外壳通过螺栓锁固在衔接管上,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衔接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上设置有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一侧的衔接管上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端固定在旋转电机上,所述定位板的另一端裸露在衔接管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明微,柯鹏飞,程鹏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图腾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