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氢能生产,特别涉及一种电解槽渗透膜。
技术介绍
1、电解制氢,是一种通过电化学过程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技术。电解制氢的流程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使水分子电解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氢离子进一步结合生成氢气,而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氧气。
2、目前,电解制氢的主流工艺技术主要包括:碱性电解水技术和pem电解水技术。碱性电解水技术使用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电解液,通过多孔渗透膜输送负离子来分离氢气和氧气;pem电解水技术则使用质子交换膜作为电解槽的关键组件,这种膜能够在无二氧化碳排放的情况下高效产生大量氢气。其中,碱性电解水技术因其成熟度高、购置成本低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近百年的商业化历史,且技术发展相对成熟,电解槽设备寿命长,成本相对较低。相比之下,pem电解水技术在过去十年中发展迅速,虽然其占地较大,但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3、然而,常规的电解制氢装置中,依然存在以下不足:
4、1、渗透膜被电极板压紧,造成电离效果差,影响产气量;且被挤压的渗透膜,寿命短;
5、2、过液槽的加工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解槽渗透膜,保证电极板的电离效率,提高产气量,延长渗透膜寿命;过液槽更易加工。
2、本技术解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解槽渗透膜,包括:
4、密封夹设于极框之间的环状膜框架,所述膜框架的环内设置有
5、膜框架的下部沿其轴向贯穿设置有进液通孔,膜框架径向端面的下部设置有内凹的进液通槽,所述进液通槽与膜框架内环、进液通槽相连通;
6、膜框架的上部沿其轴向贯穿设置有第一排液通孔、第二排液通孔,膜框架径向端面的上部设置有内凹的第一排液通槽、第二排液通槽,所述第一排液通槽、第二排液通槽分别设置于膜框架两侧的径向端面上,第一排液通槽与膜框架内环、第一排液通孔相连通,第二排液通槽与膜框架内环、第二排液通孔相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膜框架的边沿处设置有内凹的密封容槽,用以容设环状密封垫。
8、进一步的,所述环凸设置为以膜片中央为圆形的同心环状。
9、进一步的,所述环凸的上部、下部设置有分隔缺口,便于电解液流通。
10、进一步的,所述乳凸设置于环凸的环内,并沿膜片中央圆形阵列分布设置多个。
11、进一步的,所述环凸、乳凸的凸出端与膜框架的径向端面相齐平。
12、进一步的,所述进液通孔沿膜框架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
13、进一步的,所述进液通槽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进液通孔的两端。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液通孔、第二排液通孔沿膜框架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15、进一步的,所述进液通孔、第一排液通孔、第二排液通孔与极框上的过液孔相连通;
16、进液通槽、第一排液通槽、第二排液通槽设置为半圆管状,并分别与极框上的过液孔处的过液槽相匹配。
17、本技术一种电解槽渗透膜的优点在于:
18、1、通过环凸、乳凸提高与极板的接触,降低接触电阻;
19、2、通过凸出的乳凸、具有分隔缺口的半圆状环凸,防止极板与渗透膜的接触,提高产气量,延长渗透膜说明;并且减少空泡的产生,提高安全性;
20、3、通过进液通槽、第一排液通槽、第二排液通槽的半圆管状,方便膜框架的放置,并且更易于进行机械加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槽渗透膜,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渗透膜,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渗透膜,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解槽渗透膜,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解槽渗透膜,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解槽渗透膜,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渗透膜,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解槽渗透膜,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解槽渗透膜,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解槽渗透膜,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槽渗透膜,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渗透膜,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渗透膜,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解槽渗透膜,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解槽渗透膜,其特征在于: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占杰,刘克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津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