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善阻尼的双止回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9309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08
本技术涉及焦化生产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改善阻尼的双止回阀机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部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周转动连接有两个阀瓣,两个所述阀瓣相近一侧内部均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阀体内壁下方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部设置有两个调节杆。本技术中,通过转杆、双向螺纹杆、调节杆、锥齿轮和固定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扭簧自身的扭矩进行调节,当阀瓣处于打开的状态时,若压强消失阀体内部的两个阀瓣会因瞬间的压强差而导致迅速闭合,当二者贴合后,其内部的缓冲组件会将二者闭合时携带的冲击力减弱,避免阀体因冲击力而导致与连接管道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焦化生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改善阻尼的双止回阀机构


技术介绍

1、双止回阀或双止回组件(dca)是一种防回流装置,旨在保护供水免受污染,它不同于重型卡车空气制动系统中使用的从最高压力源中选择的双向止回阀(有时被错误地称为双止回阀)。

2、在双止回阀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双止回阀的关闭速度过快而没有足够的阻尼效果,当介质快速关闭时,可能会产生水锤现象。水锤是由于介质快速关闭时产生的压力冲击波,可能会损坏管道或相关设备,甚至导致系统破裂或泄漏,对此,针对该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可改善阻尼的双止回阀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改善阻尼的双止回阀机构,通过转杆、双向螺纹杆、调节杆、锥齿轮和固定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扭簧自身的扭矩进行调节,使得阀门在需要调节阻尼时,不再需要将其整个拆除对阻尼进行更换了,当阀瓣处于打开的状态时,若压强消失阀体内部的两个阀瓣会因瞬间的压强差而导致迅速闭合,当二者贴合后,其内部的缓冲组件会将二者闭合时携带的冲击力减弱,避免阀体因冲击力而导致与连接管道脱离。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改善阻尼的双止回阀机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部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周转动连接有两个阀瓣,两个所述阀瓣相近一侧内部均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阀体内壁下方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部设置有两个调节杆,两个所述调节杆外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前端均通过扭簧与阀瓣相连,所述调节杆顶部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有转杆。

4、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与所述阀瓣内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和所述阀瓣内部左侧滑动连接的传动板,所述固定杆外周滑动连接有两个压板,两个所述压板之间通过缓冲弹簧相连,两个所述压板与传动板相近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传动板右侧的连接件与压板左侧的连接件通过连接杆相连。

5、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两个所述调节杆上端内部螺纹连接的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中端外周与转杆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两个所述锥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内壁上方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底部开设有滑动槽,两个所述调节杆滑动连接在滑动槽的内部。

7、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阀瓣后端相近一侧均开设有卡合槽,两个所述扭簧均设置在卡合槽的内部。

8、进一步地,所述扭簧套设在连接轴的外周上。

9、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1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中,通过转杆、双向螺纹杆、调节杆、锥齿轮和固定块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转动转杆带动调节箱内部的两个锥齿轮转动,使得双向螺纹杆转动调节其上两个调节杆之间的间距,带动通过固定块连接到调节杆上的扭簧收紧,实现对扭簧自身的扭矩进行调节,从而改变阀瓣承受压强的能力,使得阀门在需要调节阻尼时,不再需要将其整个拆除对阻尼进行更换了。

12、2、本技术中,通过传动板、固定杆、缓冲弹簧、压板、连接杆和连接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阀瓣处于打开的状态时,若压强消失阀体内部的两个阀瓣会因瞬间的压强差而导致迅速闭合,当二者贴合后,其内部的缓冲组件会将二者闭合时携带的冲击力减弱,避免阀体因冲击力而导致与连接管道脱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善阻尼的双止回阀机构,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部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外周转动连接有两个阀瓣(2),两个所述阀瓣(2)相近一侧内部均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阀体(1)内壁下方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部设置有两个调节杆(14),两个所述调节杆(14)外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两个所述固定块(15)前端均通过扭簧(12)与阀瓣(2)相连,所述调节杆(14)顶部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有转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善阻尼的双止回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与所述阀瓣(2)内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杆(5)和所述阀瓣(2)内部左侧滑动连接的传动板(4),所述固定杆(5)外周滑动连接有两个压板(7),两个所述压板(7)之间通过缓冲弹簧(6)相连,两个所述压板(7)与传动板(4)相近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件(9),所述传动板(4)右侧的连接件(9)与压板(7)左侧的连接件(9)通过连接杆(8)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善阻尼的双止回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两个所述调节杆(14)上端内部螺纹连接的双向螺纹杆(13),所述双向螺纹杆(13)中端外周与转杆(3)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16),两个所述锥齿轮(16)之间为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善阻尼的双止回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壁上方固定连接有调节箱(10),所述调节箱(10)底部开设有滑动槽,两个所述调节杆(14)滑动连接在滑动槽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善阻尼的双止回阀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阀瓣(2)后端相近一侧均开设有卡合槽,两个所述扭簧(12)均设置在卡合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善阻尼的双止回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12)套设在连接轴(11)的外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善阻尼的双止回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善阻尼的双止回阀机构,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部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外周转动连接有两个阀瓣(2),两个所述阀瓣(2)相近一侧内部均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阀体(1)内壁下方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部设置有两个调节杆(14),两个所述调节杆(14)外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两个所述固定块(15)前端均通过扭簧(12)与阀瓣(2)相连,所述调节杆(14)顶部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有转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善阻尼的双止回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与所述阀瓣(2)内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杆(5)和所述阀瓣(2)内部左侧滑动连接的传动板(4),所述固定杆(5)外周滑动连接有两个压板(7),两个所述压板(7)之间通过缓冲弹簧(6)相连,两个所述压板(7)与传动板(4)相近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件(9),所述传动板(4)右侧的连接件(9)与压板(7)左侧的连接件(9)通过连接杆(8)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宪平李勇敏刘丛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鑫通达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