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晶硅生产,尤其涉及一种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
技术介绍
1、目前主要采用的西门子改良法工艺生产多晶硅;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加热汽化的三氯氢硅与氢气按一定摩尔比混合,混合气体进入还原炉内进行还原反应。还原反应会产生氯化氢、四氯化硅和二氯二氢硅等副产物;副产物和未反应完的三氯氢硅、氢气统称为反应尾气;反应尾气通过还原炉底盘上的尾气管线向往排出。反应尾气在尾气管线的金属内壁上会发生高温沉积反应,在尾气管线的内壁上生成多晶硅,管线内壁结硅后,导致尾气管线的内径缩小,影响还原炉内气体的流通,影响还原炉的正常运行;而且,尾气管线内结的硅,为非合格的硅产品,消耗了三氯氢硅,浪费了部份循环的原料;并且,定期清理尾气管线内壁的结硅,增加了工作量,浪费了耗材,频繁拆卸法兰增加了泄漏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尾气管线结硅,保障还原炉内气体良好的流通性;减少清堵带来的工作量,节约清堵的耗材,减少清堵法兰的泄漏风险;减少异常硅料的产生,提高三氯氢硅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包括:导流筒;
4、所述导流筒包括:进料部、出料部和支撑结构;
5、所述进料部为锥形筒状结构;
6、所述出料部为直筒型;所述出料部的进料端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进料部的出料端;所述出料部与所述进料部连通;
7、
8、所述支撑结构上具有连通所述进料部的进料端和所述出料部的出料端的通道;
9、所述支撑结构的内侧端与所述支撑结构的外侧端具有预定距离。
10、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筒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导流筒依次间隔设置。
11、进一步地,两个相邻所述导流筒之间设置有连接构件;
12、所述连接构件的两端分别顶设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筒上。
13、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导流筒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14、最下端的所述导流筒的下端顶设有底部支撑。
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构件为多个连接杆组合的框架结构。
16、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部和所述出料部一体化设置。
17、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筒通过氮化硅、陶瓷或不锈钢型材制作。
18、进一步地,所述预定距离为所述出料部的外径的1/5~1/2。
19、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部为圆锥形。
20、进一步地,所述出料部为圆筒型;
21、所述底部支撑为圆形框架结构;所述底部支撑的外径不超过所述出料部的外径。
22、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23、能够防止尾气管线结硅,保障还原炉内气体良好的流通性;减少清堵带来的工作量,节约清堵的耗材,减少清堵法兰的泄漏风险;减少异常硅料的产生,提高三氯氢硅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24、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还原炉尾气管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洪,杨泽天,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