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进风滤清装置。
技术介绍
1、客货船是指在运送旅客的同时,还载运相当数量的货物,并以载客为主、载货为辅的船舶。这种船舶在设计和结构上,既要满足旅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需求,又要考虑货物的装载和运输需求。客货船通常具有较快的航速和较高的载客量,同时其上层建筑高大,用于布置旅客住舱和提供必要的生活设施。此外,客货船还配备有较多的救生、消防设备,以确保旅客和货物的安全。客货船在海上运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一些需要同时运输旅客和货物的航线上。然而,由于客货船既要载客又要载货,因此在船舶设计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和舒适性。
2、为了确保船舶内部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环境条件,小型客货船依赖于自然通风,主要通过船舶上的窗体利用风力和温差效应实现空气的自然流动,但会受到外界天气条件的影响,船舶在实际航行过程中,尤其是在海上或污染严重的地区,外部空气中含有大量灰尘以及颗粒物等,这些杂质易顺着窗体进入船舶内部,影响船员的居住和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除此之外,因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和强风作用易导致窗户框架变形、腐蚀或损坏,密封条老化失效,使得窗户的密封性能下降,甚至会导致窗户无法完全关闭。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进风滤清装置,以解决杂质易顺着窗体进入船舶内部,影响船员的居住和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因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和强风作用易导致窗户框架变形、腐蚀或损坏,密封条老化失效的不足之处,方便使用。
2、为达到
3、一种船舶进风滤清装置,包括折叠防风窗、设置在折叠防风窗前方的外置滤清窗、设置在折叠防风窗后方的内置延伸板,折叠防风窗与内置延伸板连接,内置延伸板上开设有用于通风的内置敞槽;
4、折叠防风窗包括具有通气口的轮廓窗框、活动设置在轮廓窗框的通气口中的两个折叠遮蔽组件以及驱使两个折叠遮蔽组件展开或折叠的调节组件,两个折叠遮蔽组件展开时遮蔽轮廓窗框的通气口,两组折叠窗框折叠时打开轮廓窗框的通气口,轮廓窗框上的通气口与内置敞槽对应。
5、进一步的,调节组件包括环形的牵引绳、第一牵引盘、第二牵引盘和第三牵引盘,轮廓窗框一侧立面的顶端设有水平的延伸衔接板,第一牵引盘转动设置在延伸衔接板,轮廓窗框另一侧立面中部安装有第三牵引盘并且该侧立面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安置槽,两个安置槽中各设置一个第二牵引盘,第一牵引盘的轴向沿竖直方向,第二牵引盘的轴向沿前后方向,第三牵引盘的轴向沿左右方向,牵引绳的两端分别绕在第一牵引盘和第三牵引盘上,牵引绳分为两部分并分别绕经两个第二牵引盘,第三牵引盘上连接有转动把柄。
6、进一步的,轮廓窗框内侧的顶端安装有内置滑杆,每组折叠遮蔽组件上端设有若干个套环,套环套在内置滑杆上,牵引绳位于第一牵引盘和其中一个第二牵引盘之间的部分固定有一个连接块,牵引盘位于第一牵引盘和另一个第二牵引盘之间的部分固定有另一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分别与两个折叠遮蔽组件上的其中一个套环相固定,牵引绳驱使两个连接块同步方向移动从而同步折叠或展开两个折叠遮蔽组件。
7、进一步的,折叠遮蔽组件包括多个间隔竖直设置的转接条板,每两个相邻的转接条板之间设有拼接条板,拼接条板与转接条板铰接,部分转接条板上端连接有衔接条杆,衔接条杆靠近内置滑杆的一端设有套设在内置滑杆上的所述套环。
8、进一步的,每个折叠遮蔽组件上离另一折叠遮蔽组件最远的衔接条杆和转接条板与轮廓窗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折叠遮蔽组件上离另一折叠遮蔽组件最近的套环与其中一个连接块相连接。
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的一种船舶进风滤清装置,窗体包括折叠防风窗和外置滤清窗,通过双向折叠的方式控制折叠防风窗的开闭,窗体的调节在内部完成,既避免内部开窗造成船体空间的受限,也防止了外部开窗造成窗体受到强风作用。
11、折叠防风窗的两个折叠遮蔽组件因受到牵引绳反方向的牵引力,对应的两组拼接条板逐渐分离时,且相邻的拼接条板相互折叠,两个折叠遮蔽组件由中间向窗体两侧进行敞开;反向操作牵引绳则遮蔽窗口。
12、本技术的一种船舶进风滤清装置,一方面,通过外置滤清窗进行自然通风,通风过程避开高速航行的过程,保证基本的进风需求,另一方面,外置滤清窗表面在使用过程中,会残留很多杂质,折叠遮蔽组件折叠时便于进行清理,此进风方式适用于客货船,操作便捷,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进风滤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防风窗、设置在折叠防风窗前方的外置滤清窗、设置在折叠防风窗后方的内置延伸板,折叠防风窗与内置延伸板连接,内置延伸板上开设有用于通风的内置敞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进风滤清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包括环形的牵引绳、第一牵引盘、第二牵引盘和第三牵引盘,轮廓窗框一侧立面的顶端设有水平的延伸衔接板,第一牵引盘转动设置在延伸衔接板,轮廓窗框另一侧立面中部安装有第三牵引盘并且该侧立面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安置槽,两个安置槽中各设置一个第二牵引盘,第一牵引盘的轴向沿竖直方向,第二牵引盘的轴向沿前后方向,第三牵引盘的轴向沿左右方向,牵引绳的两端分别绕在第一牵引盘和第三牵引盘上,牵引绳分为两部分并分别绕经两个第二牵引盘,第三牵引盘上连接有转动把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进风滤清装置,其特征在于,轮廓窗框内侧的顶端安装有内置滑杆,每组折叠遮蔽组件上端设有若干个套环,套环套在内置滑杆上,牵引绳位于第一牵引盘和其中一个第二牵引盘之间的部分固定有一个连接块,牵引盘位于第一牵引盘和另一个第二牵引盘之间的部分固定有另一个连接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进风滤清装置,其特征在于,折叠遮蔽组件包括多个间隔竖直设置的转接条板,每两个相邻的转接条板之间设有拼接条板,拼接条板与转接条板铰接,部分转接条板上端连接有衔接条杆,衔接条杆靠近内置滑杆的一端设有套设在内置滑杆上的所述套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进风滤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折叠遮蔽组件上离另一折叠遮蔽组件最远的衔接条杆和转接条板与轮廓窗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折叠遮蔽组件上离另一折叠遮蔽组件最近的套环与其中一个连接块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进风滤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防风窗、设置在折叠防风窗前方的外置滤清窗、设置在折叠防风窗后方的内置延伸板,折叠防风窗与内置延伸板连接,内置延伸板上开设有用于通风的内置敞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进风滤清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包括环形的牵引绳、第一牵引盘、第二牵引盘和第三牵引盘,轮廓窗框一侧立面的顶端设有水平的延伸衔接板,第一牵引盘转动设置在延伸衔接板,轮廓窗框另一侧立面中部安装有第三牵引盘并且该侧立面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安置槽,两个安置槽中各设置一个第二牵引盘,第一牵引盘的轴向沿竖直方向,第二牵引盘的轴向沿前后方向,第三牵引盘的轴向沿左右方向,牵引绳的两端分别绕在第一牵引盘和第三牵引盘上,牵引绳分为两部分并分别绕经两个第二牵引盘,第三牵引盘上连接有转动把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进风滤清装置,其特征在于,轮廓窗框内侧的顶端安装有内置滑杆,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鸿业船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