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具体是一种房屋建筑深基坑辅助支护设备。
技术介绍
1、深基坑支护是指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深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档、加固与保护的措施。在深基坑的支护中,通常是在深基坑底部的四周侧壁边缘开设沟槽,将支护基坑侧壁的挡板深入到沟槽中,挡板与基坑的侧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再通过倾斜的支撑杆将挡板支撑在深基坑中,在将挡板固定好后,在挡板与深基坑的侧壁之间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稳固的支撑体,达到对深基坑侧壁的支撑效果。
2、公告号为cn21995197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深基坑辅助支护设备,涉及基坑支护的
,包括底板,底板连接有支撑板,底板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底板的一端滑移连接有连接杆,支撑杆设置有用于连接杆卡入且滑移的凹槽,连接杆与支撑杆通过第一锁紧件固定连接,支撑板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块,连接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安装块设置有用于固定块卡入的固定槽,固定块与安装块通过第二锁紧件连接。该申请当连接杆处于相应的位置时,第一锁紧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支撑杆和连接杆,实现支撑杆和连接杆的固定连接。固定块卡入相应的固定槽内,第二锁紧件的一端依次穿过安装块和固定块,实现安装块和固定块的固定连接,提高了支护机构的组装效率。
3、但是,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专利固定块卡入相应的固定槽内,第二锁紧件的一端依次穿过安装块和固定块,从而实现安装块和固定块的固定连接,由于多个安装块的高度不同,当需要对支撑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则需要将第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深基坑辅助支护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当需要对支撑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则需要将第二锁紧件卸下然后将固定块移动至对应支撑高度的安装块内,整个调节安装过程较为繁琐,增加了调节安装时间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房屋建筑深基坑辅助支护设备,包括底板、支撑板、升降架、调节组件、两个加固板和三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底板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支撑板的内壁上设有三个竖直设置的滑槽,三个所述支撑组件等间距设置在底板的顶部,并且三个支撑组件的顶端分别与三个滑槽滑动配合,两个所述加固板对称设置在三个支撑组件的顶端,所述升降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加固板连接,所述调节组件竖直设置在支撑板的内壁上,并且调节组件的一端与升降架连接。
4、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固定块、第一铰接座、安装块、安装槽、插块、固定螺栓、第二铰接座、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固定块安装在底板的顶部,所述第一铰接座安装在固定块的顶部,所述安装块滑动安装在滑槽上,所述安装槽开设在安装块上,所述插块插接在安装槽上,所述固定螺栓安装在安装块上,并且固定螺栓将插块与安装槽进行螺接,所述第二铰接座设置在插块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铰接在第一铰接座内,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铰接在第二铰接座内,所述第二支撑杆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容纳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圆孔。
5、进一步的,三个所述支撑组件中的第二支撑杆上的通孔和对应的圆孔上穿有加强螺杆,所述加强螺杆的两端均螺接有锁止螺帽。
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上转动块、下转动块、调节螺杆、调节块、调节柄和限位部件,所述上转动块和下转动块对称设置在支撑板的内壁上,所述调节螺杆转动安装在上转动块和下转动块之间,所述调节块套设在调节螺杆上,并且调节块与调节螺杆螺接,所述调节块与升降架连接,所述调节柄安装在调节螺杆的顶部,所述调节柄的顶部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部件安装在支撑板的顶端内壁上,并且限位部件的底端与限位凹槽插接。
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件包括限位架、拉杆、限位块、拉柄和弹簧,所述限位架安装在支撑板的顶端内壁上,所述拉杆滑动安装在限位架上,所述限位块安装在拉杆的底部,并且限位块与限位凹槽插接,所述拉柄安装在拉杆的顶部,所述弹簧套设在拉杆的外部,并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架和限位块连接。
8、进一步的,三个所述支撑组件中的固定块之间设有加强连接杆。
9、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插地锥柱。
10、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房屋建筑深基坑辅助支护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1、其一:本技术当需要对三个支撑组件顶端的支撑高度需要调节时,只需转动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带动升降架进行升降,升降架利用两个加固板带动三个支撑组件的顶端分别在三个滑槽上进行滑动,进而实现快速调节两个支撑组件顶端对支撑板进行支撑的高度,整个调节安装过程十分快捷,大大减小了调节安装的时间。
12、其二:本技术通过向上拉动拉柄,拉柄带动拉杆和限位块向上移动,限位块向上移动至与限位凹槽分离,此时能够转动调节柄,同时弹簧受力压缩形变,当调节柄无需转动时,松开拉柄,在弹簧复位的作用下限位块快速向下移动对限位凹槽进行插接,进而实现对调节柄的快速限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建筑深基坑辅助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板(2)、升降架(3)、调节组件(4)、两个加固板(5)和三个支撑组件(6),所述支撑板(2)安装在底板(1)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支撑板(2)的内壁上设有三个竖直设置的滑槽(21),三个所述支撑组件(6)等间距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并且三个支撑组件(6)的顶端分别与三个滑槽(21)滑动配合,两个所述加固板(5)对称设置在三个支撑组件(6)的顶端,所述升降架(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加固板(5)连接,所述调节组件(4)竖直设置在支撑板(2)的内壁上,并且调节组件(4)的一端与升降架(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深基坑辅助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组件(6)均包括固定块(61)、第一铰接座(62)、安装块(63)、安装槽(64)、插块(65)、固定螺栓(66)、第二铰接座(67)、第一支撑杆(68)和第二支撑杆(69),所述固定块(61)安装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第一铰接座(62)安装在固定块(61)的顶部,所述安装块(63)滑动安装在滑槽(21)上,所述安装槽(64)开设在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深基坑辅助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支撑组件(6)中的第二支撑杆(69)上的通孔(691)和对应的圆孔(681)上穿有加强螺杆(7),所述加强螺杆(7)的两端均螺接有锁止螺帽(7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深基坑辅助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上转动块(41)、下转动块(42)、调节螺杆(43)、调节块(44)、调节柄(45)和限位部件(46),所述上转动块(41)和下转动块(42)对称设置在支撑板(2)的内壁上,所述调节螺杆(43)转动安装在上转动块(41)和下转动块(42)之间,所述调节块(44)套设在调节螺杆(43)上,并且调节块(44)与调节螺杆(43)螺接,所述调节块(44)与升降架(3)连接,所述调节柄(45)安装在调节螺杆(43)的顶部,所述调节柄(45)的顶部设有限位凹槽(47),所述限位部件(46)安装在支撑板(2)的顶端内壁上,并且限位部件(46)的底端与限位凹槽(47)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深基坑辅助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46)包括限位架(461)、拉杆(462)、限位块(463)、拉柄(464)和弹簧(465),所述限位架(461)安装在支撑板(2)的顶端内壁上,所述拉杆(462)滑动安装在限位架(461)上,所述限位块(463)安装在拉杆(462)的底部,并且限位块(463)与限位凹槽(47)插接,所述拉柄(464)安装在拉杆(462)的顶部,所述弹簧(465)套设在拉杆(462)的外部,并且弹簧(465)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架(461)和限位块(46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深基坑辅助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支撑组件(6)中的固定块(61)之间设有加强连接杆(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深基坑辅助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插地锥柱(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建筑深基坑辅助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板(2)、升降架(3)、调节组件(4)、两个加固板(5)和三个支撑组件(6),所述支撑板(2)安装在底板(1)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支撑板(2)的内壁上设有三个竖直设置的滑槽(21),三个所述支撑组件(6)等间距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并且三个支撑组件(6)的顶端分别与三个滑槽(21)滑动配合,两个所述加固板(5)对称设置在三个支撑组件(6)的顶端,所述升降架(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加固板(5)连接,所述调节组件(4)竖直设置在支撑板(2)的内壁上,并且调节组件(4)的一端与升降架(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深基坑辅助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组件(6)均包括固定块(61)、第一铰接座(62)、安装块(63)、安装槽(64)、插块(65)、固定螺栓(66)、第二铰接座(67)、第一支撑杆(68)和第二支撑杆(69),所述固定块(61)安装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第一铰接座(62)安装在固定块(61)的顶部,所述安装块(63)滑动安装在滑槽(21)上,所述安装槽(64)开设在安装块(63)上,所述插块(65)插接在安装槽(64)上,所述固定螺栓(66)安装在安装块(63)上,并且固定螺栓(66)将插块(65)与安装槽(64)进行螺接,所述第二铰接座(67)设置在插块(65)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杆(68)的底端铰接在第一铰接座(62)内,所述第二支撑杆(69)的顶端铰接在第二铰接座(67)内,所述第二支撑杆(69)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一支撑杆(68)与容纳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杆(69)的底端设有通孔(691),所述第一支撑杆(68)上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圆孔(68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深基坑辅助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支撑组件(6)中的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兴龙,王敏帅,陈钰博,黄礼春,张威盛,曾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