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9250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08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为中空结构,其具有连通壳体的中空内腔的进风口及出风口,进风口、内腔及出风口组成导风通道,所述的壳体夹持在车辆的车门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所述的进风口位于车窗玻璃外侧,所述的出风口位于车窗玻璃内侧,所述的导风通道的进风口一端的尺寸大于出风口一端的尺寸。本技术具有进口大出口小的导风通道,车外空气从大进口进入导风通道,在沿导风通道流动过程中,空气被压缩,空气流速及压力提高,最后从小出口高速吹入车内,加速车内空气流动,使驾乘人员感觉凉爽,提升驾乘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内空间降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为避免灰尘杂物以及雨雪从车外经车身的各种缝隙、孔洞进入车内,损坏车内的环境,车辆通常对车身的密封性有一定的要求,这就导致车内温度高于外界温度且车内空气流动性差,而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发动机运转产生的温度会传递到车内,而导致车内温度进一步的提升,尤其是在夏季,车内温度更高,给驾乘人员造成十分不适的驾乘体验。目前,为提升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可以通过空调制冷来降低车内温度,但是,开启空调会增加油耗,增加用车成本,同时也会降低车辆动力;也可以通过开窗通风的方式加速车内空气流动,使驾乘人员感觉凉爽,提升驾乘舒适性,但是,开启车窗会增大噪音及灰尘对驾乘人员的影响,同样影响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因此,如何在不增加油耗的情况下提升驾乘舒适性,成为困扰技术人员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其具有进口大出口小的导风通道,将本技术夹持在车辆的车门窗框与玻璃之间,车外空气从大进口进入导风通道,在沿导风通道流动过程中,空气被压缩,空气流速及压力提高,最后从小出口高速吹入车内,从而加速车内空气流动,使驾乘人员感觉凉爽,从而提升驾乘舒适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其中: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为中空结构,其具有连通壳体的中空内腔的进风口及出风口,进风口、内腔及出风口组成导风通道,所述的壳体夹持在车辆的车门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所述的进风口位于车窗玻璃外侧,所述的出风口位于车窗玻璃内侧,所述的导风通道的进风口一端的尺寸大于出风口一端的尺寸。

4、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具有相对布置的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相对布置的两个端板,上导风板、下导风板及两个端板围成中空结构的壳体,所述的下导风板具有向上凸起的上弧形部,所述的上弧形部与上导风板之间形成导风通道的窄段,

5、所述的进风口位于窄段的进风侧的上导风板上,所述的出风口位于窄段的出风侧。

6、进一步,所述的下导风板具有向下凸起的下弧形部,下弧形部与上弧形部平滑过渡,且下弧形部的半径大于上弧形部的半径,所述的下弧形部与进风口对应。

7、进一步,所述的壳体的内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隔板沿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布置,所述的隔板将导风通道分割成至少两个风道。

8、进一步,还包括夹持件,所述的夹持件与下导风板的上弧形部相对固定连接,所述的夹持件具有用于夹持车窗玻璃用的夹持槽。

9、进一步,所述的壳体的出风口内设置有调风板,所述的调风板与出风口相对转动连接。

10、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具有球形曲面板、侧板及风管,所述的球形曲面板与侧板组成一端开口的局部球形的中空进风槽,其开口即为进风口,所述的侧板的外侧设置有风管,风管的一端与侧板固定连接,风管的另一端为出风口,所述的风管的内腔与进风槽的内腔连通组成导风通道。

11、进一步,所述的风管为扁平管道,且风管为梯形结构,所述的风管的与侧板连接的一端的长度a大于风管的出风口端的长度b。

12、进一步,所述的风管上设置有防脱挡板,所述的防脱挡板与侧板之间形成防脱槽,壳体夹持在车辆的车门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时,车门窗框插入防脱槽内。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技术具有进口大出口小的导风通道,将本技术夹持在车门窗框与玻璃之间,车外空气从大进口进入导风通道,在沿导风通道流动过程中,空气被压缩,空气流速及压力提高,最后从小出口高速吹入车内,从而加速车内空气流动,使驾乘人员感觉凉爽,从而提升驾乘舒适性。

15、2、本技术的壳体的下导风板具有向上凸起的上弧形部及向下凸起的下弧形部,且下弧形部的半径大于上弧形部的半径,上弧形部与上导风板形成导风通道的窄段,下弧形部与进风口形成导风通道的大尺寸的进风段,车外空气经大尺寸进风段进入导风通道后沿导风通道流动,流经窄段时由于通道变窄,气流被压缩,其流速及压力提高,最后从出风口高速吹入车内,加速车内空气流动。

16、3、本技术的夹持件的设置,方便将本技术夹持在车窗玻璃上,增加稳定性,减少脱落风险,本技术在出风口内设置调风板,可手动调节进入车内的气流流向及大小。

17、4、本技术的壳体具有局部球形的进风槽及扁平结构的风管,从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在局部球形的进风槽的底部形成汇聚,之后再沿风管的内腔流动,风管对气流形成挤压,从而提高气流的流速及压力,使气流高速吹入车内,加速车内空气流动,提升驾乘舒适性,壳体夹持在车辆的车门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时,车门窗框卡入防脱槽内,此时风管上的防脱挡板位于车门窗框内侧,防脱槽及防脱挡板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脱落风险,增加稳定性。

18、5、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采用环保材质制作,将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引导进入车内,加速车内空气流动,提升驾乘舒适性,而且,本技术仅需车窗开启小缝用于夹持本技术,车外噪音及灰尘对车内空间影响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为中空结构,其具有连通壳体的中空内腔的进风口(4)及出风口(5),进风口(4)、内腔及出风口(5)组成导风通道(6),所述的壳体夹持在车辆的车门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所述的进风口(4)位于车窗玻璃外侧,所述的出风口(5)位于车窗玻璃内侧,所述的导风通道(6)的进风口(4)一端的尺寸大于出风口(5)一端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具有相对布置的上导风板(1)和下导风板(2)、相对布置的两个端板(3),上导风板(1)、下导风板(2)及两个端板(3)围成中空结构的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导风板(2)具有向下凸起的下弧形部(21),下弧形部(21)与上弧形部(22)平滑过渡,且下弧形部(21)的半径大于上弧形部(22)的半径,所述的下弧形部(21)与进风口(4)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内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7),隔板(7)沿进风口(4)至出风口(5)的方向布置,所述的隔板(7)将导风通道(6)分割成至少两个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件(8),所述的夹持件(8)与下导风板(2)的上弧形部(22)相对固定连接,所述的夹持件(8)具有用于夹持车窗玻璃用的夹持槽(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出风口(5)内设置有调风板(10),所述的调风板(10)与出风口(5)相对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具有球形曲面板(15)、侧板(16)及风管(14),所述的球形曲面板(15)与侧板(16)组成一端开口的局部球形的中空进风槽(13),其开口即为进风口(4),所述的侧板(16)的外侧设置有风管(14),风管(14)的一端与侧板(16)固定连接,风管(14)的另一端为出风口(5),所述的风管(14)的内腔与进风槽(13)的内腔连通组成导风通道(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管(14)为扁平管道,且风管(14)为梯形结构,所述的风管(14)的与侧板(16)连接的一端的长度a大于风管(14)的出风口(5)端的长度b。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管(14)上设置有防脱挡板(17),所述的防脱挡板(17)与侧板(16)之间形成防脱槽(18),壳体夹持在车辆的车门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时,车门窗框插入防脱槽(18)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为中空结构,其具有连通壳体的中空内腔的进风口(4)及出风口(5),进风口(4)、内腔及出风口(5)组成导风通道(6),所述的壳体夹持在车辆的车门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所述的进风口(4)位于车窗玻璃外侧,所述的出风口(5)位于车窗玻璃内侧,所述的导风通道(6)的进风口(4)一端的尺寸大于出风口(5)一端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具有相对布置的上导风板(1)和下导风板(2)、相对布置的两个端板(3),上导风板(1)、下导风板(2)及两个端板(3)围成中空结构的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导风板(2)具有向下凸起的下弧形部(21),下弧形部(21)与上弧形部(22)平滑过渡,且下弧形部(21)的半径大于上弧形部(22)的半径,所述的下弧形部(21)与进风口(4)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内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7),隔板(7)沿进风口(4)至出风口(5)的方向布置,所述的隔板(7)将导风通道(6)分割成至少两个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内降温的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件(8),所述的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光照任笑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金泉标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