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监测,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生产线的静电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液晶面板生产过程中,静电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静电放电会击穿集成电路和精密的电子元件,吸附灰尘,造成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元件的损坏和污染,降低生产成品率。故在液晶面板生产线上,沿传送带的运行路线和运行方向,在面板的上方,通常安装有多个静电消除用离子棒。离子棒一般由高压产生器和多个放电针组成,通过放电针尖端高压电晕放电把空气电离为正离子或负离子,然后借助压缩空气吹动这些正离子或负离子到物体表面以中和静电。
技术实现思路
1、目前的静电消除单元,离子棒放电针的尖端部分经一段时间使用后会被氧化或磨损,放电针的放电效果变差,进而影响整个装置的静电消除效果,需要及时维护或更换,通常需要更换整个离子棒,而整个生成车间或者整个工厂中需要更换的离子棒数量很多,生产线的静电检测系统维护需要投入资金也比较多,增加了设备维护成本。
2、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适用生产线的静电监测系统。
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适用于生产线的静电监测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在生产线上方设置的第一静电检测单元、静电消除单元和第二静电检测单元;
4、第一静电检测单元和第二静电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静电传感器,每个静电传感器被配置为对应检测生产线上待检测物品一指定区域的带电量;
5、所述静电消除单元包括离子棒、电路控制器件、气路和气路控制阀,所述电
6、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一静电检测单元中至少一个静电传感器检测到的带电量不在正常阈值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静电消除单元的电路控制器件和气路控制阀打开;以及将第二静电检测单元中各静电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提供给上位机进行展示。
7、可选的实施方式,每个静电检测单元中的至少两个静电传感器的排列方向垂直于生产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
8、每个静电检测单元中静电传感器的数量根据生产线宽度、静电传感器相对生产线的安装高度设置;或每个静电检测单元中静电传感器的数量根据生产线宽度、静电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设置。
9、可选的实施方式,静电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至少两个安装杆,以安装所述静电传感器。
10、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静电消除单元还包括第二支架以安装所述离子棒;
11、所述电路控制器件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在控制单元控制下打开或关闭,以为离子棒供电;
12、所述气路控制阀设置在静电消除单元的气路上,且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在控制单元控制下打开或关闭,以控制外接的空气压缩单元向气路供气;
13、所述电路控制器件为继电器、所述气路控制阀为电磁阀。
14、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静电消除单元设置第一静电检测单元和第二静电检测单元之间,所述第二静电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一静电检测单元前方。
15、可选的实施方式,适用于生产线的静电监测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生产线上方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16、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将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传送给上位机。
17、可选的实施方式,适用于生产线的静电监测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生产线上方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18、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将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湿度数据传送给上位机。
19、可选的实施方式,适用于生产线的静电监测系统还包括:上位机;
20、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并展示所述控制单元传送的第一静电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带电量数据、第二静电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带电量数据、温度数据、湿度数据中的至少一项。
21、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22、基于上位机提供的延迟时间,控制静电消除单元中的电路控制器件和气路控制阀延迟打开;所述延迟时间根据第一静电检测单元和静电消除单元之间的距离设置。
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4、本专利技术的生产线的静电监测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在生产线上方设置的第一静电检测单元、静电消除单元和第二静电检测单元第一静电检测单元和第二静电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静电传感器,每个静电传感器被配置为对应检测生产线上待检测物品一指定区域的带电量;静电消除单元包括离子棒、电路控制器件、气路和气路控制阀,电路控制器件打开状态下,离子棒放电针放电,气路控制阀打开状态下,气路工作将放电针释放的电荷吹向待检测物品;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一静电检测单元中至少一个静电传感器检测到的带电量不在正常阈值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静电消除单元的电路控制器件和气路控制阀打开;以及将第二静电检测单元中各静电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提供给上位机进行展示。这样只更换指定的放电针就不用更换整个离子棒,减少了离子棒的更换数量,减少了维护成本。
25、进一步的,上位机根据传送带的速度以及静电消除单元和静电检测单元距离确定静电消除单元的启动时间,减少放电针的使用时长,进而减少了放电针的维护频率减少了维护成本。
26、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2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线的静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在生产线上方设置的第一静电检测单元、静电消除单元和第二静电检测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每个静电检测单元中的至少两个静电传感器的排列方向垂直于生产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静电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至少两个安装杆,以安装所述静电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消除单元还包括第二支架以安装所述离子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消除单元设置第一静电检测单元和第二静电检测单元之间,所述第二静电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一静电检测单元前方。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生产线上方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生产线上方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位机;
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线的静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在生产线上方设置的第一静电检测单元、静电消除单元和第二静电检测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每个静电检测单元中的至少两个静电传感器的排列方向垂直于生产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静电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至少两个安装杆,以安装所述静电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消除单元还包括第二支架以安装所述离子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清海,王婷,崔旭,许亚坤,
申请(专利权)人:SMC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