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骑跨缆式爬行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90358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0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骑跨缆式爬行吊机,包括电机组和机架,机架前端设置水平伸缩油缸,水平伸缩油缸的伸缩杆前端连接前夹持机构,前夹持机构前端连接前行走机构,机架后端设置夹持定位机构,夹持定位机构后端连接后夹持机构,后夹持机构前端连接后行走机构,机架底部连接卷扬提升机构。本技术依靠水平伸缩油缸伸缩运动,前夹持机构和后夹持机构交替夹持主缆,带动前行走机构、后行走机构在主缆上滑行,使得该吊机能够独立悬于单一主缆上爬行,该爬行吊机克服了传统缆载吊机只能适用于平行主缆,吊机之间需要采用刚性横梁进行连接的技术问题,可适应多种空间形式的主缆,既能分体又可集成使用,简化悬索桥钢梁安装工艺、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吊机,特别涉及一种骑跨缆式爬行吊机


技术介绍

1、缆载吊机是悬索桥施工中钢梁安装常用的一种吊机类型。如图1所示,传统的缆载吊机适用于平行线缆,即将平行主缆上的吊机之间用刚性横梁连接,并在该刚性横梁底端连接卷扬机进行吊装,以保证吊机的稳定性,但若主缆是相互不平行的空间线形时,则限制了该类缆载吊机的使用,不能保证吊机平衡。因而,亟需设计一种能够适用于在单根线缆上运行和吊装的吊机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骑跨缆式爬行吊机。

2、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骑跨缆式爬行吊机,包括电机组和机架;机架整体呈马鞍形,可骑跨在主缆上;机架前端设置水平伸缩油缸;水平伸缩油缸的伸缩杆前端连接可夹持在主缆外周的前夹持机构;前夹持机构前端连接前行走机构;机架后端设置用于夹持在主缆上索夹两侧的夹持定位机构;夹持定位机构后端连接可夹持在主缆外周的后夹持机构;后夹持机构前端连接后行走机构;机架底部连接用于吊装的卷扬提升机构。

3、进一步地,所述前行走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框;第一固定框底部设置前抬起油缸;前抬起油缸伸缩杆底部连接前行走轮;前行走轮可在主缆上滑行;所述后行走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框;第二固定框底部设置后抬起油缸;后抬起油缸伸缩杆底部连接后行走轮;后行走轮可在主缆上滑行。

4、进一步地,所述前夹持机构包括与机架连接的第三固定框;第三固定框两侧对称连接第一伸缩油缸;一对第一伸缩油缸的伸缩杆端头连接第一夹持臂;第一夹持臂前端设有弧形夹槽;弧形夹槽的弧面与主缆的外周弧面相适配;弧形夹槽的槽口上端连接固定在第三固定框上的转轴,使得当一对第一伸缩油缸的伸缩杆伸出时,一对第一夹持臂以转轴为圆心向靠近主缆一侧旋转;后夹持机构包括与机架连接的第五固定框;第五固定框两侧对称连接第三伸缩油缸;一对第三伸缩油缸的伸缩杆端头连接第二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前端设有第二弧形夹槽;第二弧形夹槽的弧面与主缆的外周弧面相适配;第二弧形夹槽的槽口上端连接固定在第五固定框上的第二转轴,使得当一对第三伸缩油缸的伸缩杆伸出时,一对第二夹持臂以第二转轴为圆心向靠近主缆一侧旋转。

5、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定位机构包括与机架连接的第四固定框;所述第四固定框整体呈倒u形;所述第四固定框两侧内壁内对称设置一对第二伸缩油缸;一对所述第二伸缩油缸前端分别设置异形夹持板;所述异形夹持板的板面形状与索夹表面相适配。

6、进一步地,所述卷扬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底部内侧的卷线盘电机、导向轮组、摩擦轮组和定滑轮组;卷线盘电机伸出的钢丝绳依次绕过导向轮组、摩擦轮组、定滑轮组并与动滑轮组连接;摩擦轮组通过液压马达驱动;动滑轮组底端连接吊钩。

7、进一步地,所述定滑轮组上连接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端头连接在机架上。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9、本技术设计的骑跨缆式爬行吊机,依靠水平伸缩油缸伸缩运动,前夹持机构和后夹持机构交替夹持主缆,带动前行走机构、后行走机构在主缆上滑行,使得该吊机能够独立悬于单一主缆上爬行,该爬行吊机克服了传统缆载吊机只能适用于平行主缆,吊机之间需要采用刚性横梁进行连接的技术问题,可适应多种空间形式的主缆,既能分体又可集成使用,简化悬索桥钢梁安装工艺、提高作业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骑跨缆式爬行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组和机架(5);机架(5)整体呈马鞍形,可骑跨在主缆(10)上;机架(5)前端设置水平伸缩油缸(7);水平伸缩油缸(7)的伸缩杆前端连接可夹持在主缆外周的前夹持机构(8);前夹持机构(8)前端连接前行走机构(9);机架(5)后端设置用于夹持在主缆(10)上索夹(2)两侧的夹持定位机构(4);夹持定位机构(4)后端连接可夹持在主缆外周的后夹持机构(3);后夹持机构(3)前端连接后行走机构(1);机架(5)底部连接用于吊装的卷扬提升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跨缆式爬行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行走机构(9)包括第一固定框(91);第一固定框(91)底部设置前抬起油缸(92);前抬起油缸(92)伸缩杆底部连接前行走轮(93);前行走轮(93)可在主缆上滑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跨缆式爬行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持机构(8)包括与机架(5)连接的第三固定框(81);第三固定框(81)两侧对称连接第一伸缩油缸(82);一对第一伸缩油缸(82)的伸缩杆端头连接第一夹持臂(83);第一夹持臂(83)前端设有第一弧形夹槽(84);第一弧形夹槽(84)的弧面与主缆(10)的外周弧面相适配;第一弧形夹槽(84)的槽口上端连接固定在第三固定框(81)上的第一转轴(85),使得当一对第一伸缩油缸(82)的伸缩杆伸出时,一对第一夹持臂(83)以第一转轴(85)为圆心向靠近主缆(10)一侧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跨缆式爬行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定位机构(4)包括与机架(5)连接的第四固定框(41);所述第四固定框(41)整体呈倒U形;所述第四固定框(41)两侧内壁内对称设置一对第二伸缩油缸(42);一对所述第二伸缩油缸(42)前端分别设置异形夹持板(43);所述异形夹持板(43)的板面形状与索夹(2)表面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骑跨缆式爬行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提升机构(6)包括固定在机架(5)底部内侧的卷线盘电机(61)、导向轮组(62)、摩擦轮组(63)和定滑轮组(64);卷线盘电机(61)伸出的钢丝绳(65)依次绕过导向轮组(62)、摩擦轮组(63)、定滑轮组(64)并与动滑轮组(66)连接;摩擦轮组(63)通过液压马达(67)驱动;动滑轮组(66)底端连接吊钩(6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骑跨缆式爬行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组(64)上连接固定杆(69),所述固定杆(69)的端头连接在机架(5)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骑跨缆式爬行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组和机架(5);机架(5)整体呈马鞍形,可骑跨在主缆(10)上;机架(5)前端设置水平伸缩油缸(7);水平伸缩油缸(7)的伸缩杆前端连接可夹持在主缆外周的前夹持机构(8);前夹持机构(8)前端连接前行走机构(9);机架(5)后端设置用于夹持在主缆(10)上索夹(2)两侧的夹持定位机构(4);夹持定位机构(4)后端连接可夹持在主缆外周的后夹持机构(3);后夹持机构(3)前端连接后行走机构(1);机架(5)底部连接用于吊装的卷扬提升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跨缆式爬行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行走机构(9)包括第一固定框(91);第一固定框(91)底部设置前抬起油缸(92);前抬起油缸(92)伸缩杆底部连接前行走轮(93);前行走轮(93)可在主缆上滑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跨缆式爬行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持机构(8)包括与机架(5)连接的第三固定框(81);第三固定框(81)两侧对称连接第一伸缩油缸(82);一对第一伸缩油缸(82)的伸缩杆端头连接第一夹持臂(83);第一夹持臂(83)前端设有第一弧形夹槽(84);第一弧形夹槽(84)的弧面与主缆(10)的外周弧面相适配;第一弧形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李彦英张跃平张海波商伟延冠杰
申请(专利权)人: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