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自承重超低能耗框架结构填充保温外墙。
技术介绍
1、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只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这都是人类使用化石能源带来的严重后果。建筑在材料生产,建造,使用,拆除过程中的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诱因。
2、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广节能建筑,目前的框架结构建筑节能做法,一是基于德国技术的外贴保温板薄抹灰系统,它的缺点是最多保证25年工作寿命,而且易着火,易脱落,现在质量事故频发。另外一种主流体系是aac板,但由于它的板宽只有600mm,拼接处容易产生裂缝渗漏。保温外墙是框架结构建筑中常见结构,而现有的保温外墙存在结构不够稳定,保温性能不足,施工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承重超低能耗框架结构填充保温外墙,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自承重超低能耗框架结构填充保温外墙,包括: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两侧均分别设有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内部均设有钢丝网;所述保温板内部穿设有第一双头螺柱;所述第一双头螺柱两侧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双头螺柱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所述第二混凝土
4、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二螺母靠近所述钢丝网一侧均设有与所述钢丝网相适配的第一卡槽。
5、优选地,所述保温板内部设有贯穿所述保温板的柱孔;所述柱孔内部设有加强柱。
6、优选地,所述保温板的周边设有封边。
7、优选地,所述保温板内部设有第二双头螺柱;所述第二双头螺柱两侧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二双头螺柱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内;所述第二双头螺柱一端设有第三螺母和第四螺母;所述第三螺母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钢丝网远离所述保温板一侧;所述第四螺母设置于相对应的钢丝网靠近所述保温板一侧;所述第二双头螺柱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柱体固定连接的第五螺母。
8、优选地,所述第四螺母靠近所述钢丝网一侧设有与所述钢丝网相适配的第二卡槽。
9、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内的所述钢丝网与所述第二双头螺柱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通槽。
10、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1、1)本技术通过设置将双头螺柱两侧螺纹设为相反旋向,并在钢丝网两侧设置两个螺母与双头螺柱螺纹连接,从而可以使螺母和双头螺柱实现双向反向拧紧固定,进而有利于固定保温板和钢丝网,避免产生松动;
12、2)本技术通过在螺母上设置与钢丝网相适配的卡槽,不仅可以实现钢丝网快速定位安装,而且可以提高钢丝网连接的稳固性;
13、3)本技术通过设置加强柱和封边,不仅可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而且方便将保温外墙与主体结构固定连接,从而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风和抗震能力;
14、4)本技术通过在保温外墙上设置与柱体连接固定的连接节点,在施工时,将第二双头螺柱穿过柱体上预留的螺柱孔并利用第五螺母进行固定,随后在保温板两侧喷抹陶粒混凝土浆料,形成混凝土层,将柱体部分包覆在混凝土层内,从而解决了钢梁钢筑局部冷桥问题;
15、5)本技术使建筑实现了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是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重要创新,使用安全,无毒无味,固体废弃物掺量大,利用率高,同时本技术利用节能与自承重一体化将资源消耗模式加以转变,从而实现建筑发展的零碳化;
16、6)本技术很好地在框架建筑中形成自承重抗弯与保温一体化,可用于建造超低能耗的低碳建筑,可以节约建筑物采暖和制冷消耗能源百分之85以上,对改善全球气候有重要作用,能够降低建造成本20%左右,同时在建造过程中,可利用和消化30%左右的建筑废料,30%到50%的动物毛发废料,可以有效保护环境,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直接手段,将有效降低在材料生产、建造和使用过程当中的碳排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承重超低能耗框架结构填充保温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板(1);所述保温板(1)两侧均分别设有第一混凝土层(2)和第二混凝土层(3);所述第一混凝土层(2)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3)内部均设有钢丝网(4);所述保温板(1)内部穿设有第一双头螺柱(5);所述第一双头螺柱(5)两侧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双头螺柱(5)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混凝土层(2)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3)内并穿过相对应的所述钢丝网(4);所述第一双头螺柱(5)两端均设有第一螺母(6)和第二螺母(7);每个所述第一螺母(6)均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钢丝网(4)远离所述保温板(1)一侧;每个所述第二螺母(7)均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钢丝网(4)靠近所述保温板(1)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承重超低能耗框架结构填充保温外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螺母(7)靠近所述钢丝网(4)一侧均设有与所述钢丝网(4)相适配的第一卡槽(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承重超低能耗框架结构填充保温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内部设有贯穿所述保温板(1)的柱孔(9);所述柱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承重超低能耗框架结构填充保温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的周边设有封边(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承重超低能耗框架结构填充保温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内部设有第二双头螺柱(12);所述第二双头螺柱(12)两侧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二双头螺柱(12)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混凝土层(2)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3)内;所述第二双头螺柱(12)一端设有第三螺母(13)和第四螺母(14);所述第三螺母(13)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钢丝网(4)远离所述保温板(1)一侧;所述第四螺母(14)设置于相对应的钢丝网(4)靠近所述保温板(1)一侧;所述第二双头螺柱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柱体(15)固定连接的第五螺母(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自承重超低能耗框架结构填充保温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螺母(14)靠近所述钢丝网(4)一侧设有与所述钢丝网(4)相适配的第二卡槽(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自承重超低能耗框架结构填充保温外墙,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混凝土层(3)内的所述钢丝网(4)与所述第二双头螺柱(12)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通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承重超低能耗框架结构填充保温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板(1);所述保温板(1)两侧均分别设有第一混凝土层(2)和第二混凝土层(3);所述第一混凝土层(2)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3)内部均设有钢丝网(4);所述保温板(1)内部穿设有第一双头螺柱(5);所述第一双头螺柱(5)两侧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双头螺柱(5)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混凝土层(2)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3)内并穿过相对应的所述钢丝网(4);所述第一双头螺柱(5)两端均设有第一螺母(6)和第二螺母(7);每个所述第一螺母(6)均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钢丝网(4)远离所述保温板(1)一侧;每个所述第二螺母(7)均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钢丝网(4)靠近所述保温板(1)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承重超低能耗框架结构填充保温外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螺母(7)靠近所述钢丝网(4)一侧均设有与所述钢丝网(4)相适配的第一卡槽(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承重超低能耗框架结构填充保温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内部设有贯穿所述保温板(1)的柱孔(9);所述柱孔(9)内部设有加强柱(10)。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少华,顾浩航,张晓萌,谢剑,汪丽君,孙世霖,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