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红外透过的阻燃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ABS复合材料包括:MABS树脂、PMMA树脂、阻燃剂;所述阻燃剂包括质量比(4‑15):1的低分子溴系阻燃剂和液体磷酸酯。还可以包括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抗菌防霉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ABS复合材料,以MABS树脂和PMMA树脂为基体,并控制两者的配比,提高红外透过性和耐刮擦性能;采用溴系阻燃剂和液体磷酸酯的复配体系提高体系的阻燃效果,且减少对材料的红外透光率的下降;同时加入特定紫外吸收剂和光稳定剂提高耐候性,使其能够应用于长期高温高湿环境中;加入抗菌防霉剂提供抗菌防霉性能,并减少对红外透光率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abs材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红外透过的阻燃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家居绿色健康化的快速发展,智能家电、卫浴等产品的智能控制面板材料对于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abs树脂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接枝共聚物,具有刚韧平衡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化学性和尺寸稳定性,并且易于加工成型。其中透明abs树脂(mabs)还具有较好的红外透过性,可用于智能控制面板材料。然而,mabs本身氧指数较低,易燃,且其制品的表面硬度偏低,铅笔硬度只有2b~b的水平,耐刮擦性差,未能满足智能控制面板材料的要求。
2、未经过改性前的mabs树脂是高透明的材料,但其通过阻燃改性后,通常变成非透明材料,并使可红外透过性能明显下降,难以同时兼顾红外透过性、阻燃性和耐刮擦性能。专利cn103289294a提出一种透明阻燃abs材料,其在透明abs树脂基体中引入环保溴系阻燃剂、锑系阻燃协效剂、磷系阻燃协效剂和增韧剂,在阻燃改性后仍能保持较高的透明度且力学性能及耐候性能均较好。但是其满足在阻燃性为v-2级以上,透光率只能达到45-78%,其耐刮擦性能也有待改进。
3、此外,控制面板作为外观件,对于材料的耐候需求较高,特别是在一些室内外有光照直射的使用场景下,材料的耐黄变性对于其使用寿命的长短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随着智能家居绿色健康化的快速发展,在部分家电、卫浴等产品的使用场景中对于抗菌防霉的需求越来越多,如何使材料在保证红外透过性、耐刮擦性的同时具备耐候性和抗菌防霉的功能值得探讨和研究。
<
br/>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阻燃abs无法兼顾红外透过性、阻燃性和耐刮擦性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abs复合材料。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abs复合材料在制备控制面板材料中的应用。
4、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本专利技术保护一种abs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计的组分:
6、mabs树脂 50-70份,
7、pmma树脂 20-30份,
8、阻燃剂 10-15份,
9、所述阻燃剂包括质量比(4-15):1的低分子溴系阻燃剂和液体磷酸酯。
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abs复合材料,以mabs树脂和pmma树脂为基体,并控制两者的配比,提高红外透过性和耐刮擦性能;采用溴系阻燃剂和液体磷酸酯的复配提高体系的阻燃效果,其中的液体磷酸酯能够提高溴系阻燃剂的阻燃稳定性,增加材料流动性,使材料更容易滴落熄灭,溴系阻燃剂和液体磷酸酯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实现在较低的阻燃剂添加量条件下实现v-2级以上的阻燃性,从而降低了阻燃剂加入对材料红外透过性能的损失。
11、需要注意的是各组分的比例尤为关键,提高pmma树脂的含量能够提高红外透过性和耐刮擦性能,但是一定程度影响冲击强度和阻燃性能;而阻燃剂的含量过高虽然有利于提高阻热性能,但是会影响红外透光率;本专利技术优选各组分的含量,实现abs复合材料能够同时兼顾红外透过性、阻燃性和耐刮擦性。
12、此外,所述低分子阻燃剂与abs体系的相容性好,且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相比高分子量的聚合型阻燃剂,其能够避免在长期高温高湿环境中发生析出,导致影响材料的红外透过性和阻燃性的下降。
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低分子阻燃剂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200的阻燃剂;优选地,所述低分子溴系阻燃剂选自溴代三嗪或四溴双酚a中的至少一种。
14、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磷酸酯为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磷酸三乙酯(tep)或三(2,3-二氯丙基)磷酸酯(tcpp)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
15、优选地,所述阻燃剂中低分子溴系阻燃剂和液体磷酸酯质量比(5~14):1,更优选地为(5~13):1。
16、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mabs树脂含量可以为50份、51份、52份、53份、54份、55份、56份、57份、58份、59份、60份、61份、62份、63份、64份、65份、66份、67份、68份、69份、70份。
17、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pmma树脂含量可以为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30份。
18、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阻燃剂含量可以为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
19、本领域常规的mabs树脂和pmma树脂均可用于本专利技术中。
20、优选地,所述mabs树脂在2mm厚度下的雾度为4%以下(astm d1003),在2mm厚度下的透明度为85%以上(astm d1003);更优选地,雾度为0-2%,透明度为88-92%。
21、优选地,所述pmma树脂在2mm厚度下的雾度为1%以下(astm d1003),在2mm厚度下的透明度为90%以上(astm d1003);更优选地,雾度为0-0.5%,透明度为90-94%。
22、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mabs树脂在220℃,10kg条件下熔体流动速率(astmd1238)为6~23g/10min。
23、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pmma树脂在230℃,3.8kg条件下熔体流动速率(astmd1238)为8~17g/10min。
24、所述abs复合材料,还包括:
25、紫外吸收剂0.3-0.7份,光稳定剂0.3-0.7份,透明抗菌防霉剂0.6-1.2份;
26、所述透明抗菌防霉剂是唑啉酮类化合物和/或甲壳素类化合物。
27、本专利技术的abs复合材料采用溴系阻燃剂和液体磷酸酯的复配提高体系,能够实现v-2级以上的阻燃性,且阻燃剂添加量较低,为材料提供进一步的改进空间。加入特定量紫外吸收剂和光稳定剂提高耐候性,使其能够应用于长期高温高湿环境中;同时加入特定的抗菌防霉剂提供抗菌防霉性能,且不会对材料的红外透过性能够和耐刮擦性能造成明显的影响。
28、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紫外吸收剂为苯并三氮唑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或苯甲酮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苯并三氮唑类化合物。
2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稳定剂为受阻胺类化合物和/或对苯二酚类化合物。优选为受阻胺类化合物。
30、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抗氧剂0.2-1份,加工助剂0.2-1份。
31、优选地,所述抗氧剂包括受阻胺类主抗氧剂,或受阻胺类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辅助抗氧剂的组合物。
32、所述加工助剂包括但不限于润滑剂、分散剂、白矿油、偶联剂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3、一种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配方量的各原料组分混合均匀,熔融共混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计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溴系阻燃剂选自溴代三嗪或四溴双酚A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ABS树脂在220℃,10kg条件下熔体流动速率为6~23g/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MMA树脂在230℃,3.8kg条件下熔体流动速率为8~17g/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ABS树脂在2mm厚度下的透明度为85%以上,雾度为4%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吸收剂为苯并三氮唑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或苯甲酮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为受阻胺类化合物和/或对苯二酚类化合物。
9.一种权利要1-8任一项所述的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配方量的各原料组分混合均匀,熔融共混挤出,即得所述ABS复合材料。
10.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ABS复合材料在制备控制面板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计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溴系阻燃剂选自溴代三嗪或四溴双酚a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abs树脂在220℃,10kg条件下熔体流动速率为6~23g/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mma树脂在230℃,3.8kg条件下熔体流动速率为8~17g/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abs树脂在2mm厚度下的透明度为85%以上,雾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安,陈平绪,叶南飚,丁超,黄池光,王亮,秦旺平,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