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产品覆膜,具体地说是一种反光膜覆膜装置。
技术介绍
1、反光膜覆膜装置是一种专门用于将反光膜精确地覆盖在不同基材上的设备。这种设备在多种应用中广泛使用,特别是在交通标志、道路标线、车辆标志和安全标识等领域。其主要功能是确保反光膜与基材的牢固粘合,以提供持久的反光效果和耐久性。
2、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3876219u)公开了一种背光源用导光板反光膜覆膜装置,包括覆膜架整体结构,所述覆膜架整体结构包括覆膜u型架,所述覆膜u型架的一侧中心设置有覆膜把手,且覆膜u型架的内侧设置有反光膜压辊,所述反光膜压辊的外侧包裹有压辊棉布套,所述覆膜u型架的背侧设置有反光膜刮板,且覆膜u型架的一侧设置有升降杆安装座,本技术的覆膜u型架内侧设置有反光膜压辊,背侧设置有反光膜刮板,整合了两者,更有利于反光膜的贴附安装,且反光膜刮板可以收放,不影响反光膜压辊的使用;同时覆膜u型架的一侧设置有可以升降的裁切锥形砂轮,将裁切锥形砂轮沿着导光板的边缘滚动一周,即可将多余的反光膜清理切除,实用性更强,提高了工作效率。
3、但在上述方案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手动进行覆膜,手动覆膜过程中,操作人员施加的压力可能不均匀,特别是在覆盖大尺寸基材或复杂形状的产品时,难以保证整个表面的均匀性。这可能导致反光膜在某些区域黏合不牢或产生气泡,影响覆膜质量和持久性。
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光膜覆膜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人力覆膜施加的压力可能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反光膜覆膜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中侧设置有覆膜组件,所述底座内侧中端设置有输送带,所述底座左侧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传动链条,所述第一传动链条右侧内端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外侧固定连接有前后相对的第二主动轮,后端所述第二主动轮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链条,所述第二传动链条左侧内端啮合连接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后端固定连接有复压辊,后端所述第二主动轮后侧固定连接有下压辊,所述下压辊外侧转动连接有前后相对的滑块,所述滑块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二限位架顶端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端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与滑块转动连接;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手转动螺纹杆,从而带动弹簧和滑块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对复压辊和下压辊的压力进行调节,同时可以对不同位置的压力进行调节,同时在对复压辊和下压辊高度调节的同时避免了对动力传动产生影响。
4、进一步地,所述覆膜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辊,所述底座顶端中侧固定连接有前后相对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中侧内部转动连接有收卷筒,所述支撑架右侧中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辊;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卷筒对反光膜进行收卷,同时通过第一导向辊对反光膜进行导向。
6、进一步地,前端所述第二主动轮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三传动链条,所述第三传动链条右侧内端啮合连接有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内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外侧固定连接有软毛滚刷,所述传动杆外侧中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架,所述第一限位架与底座固定连接;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利用第一主动轮、第一传动链条、第一从动轮以及前端第二主动轮带动第三传动链条进行转动,从而通过第三传动链条带动第三从动轮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第三从动轮利用传动杆带动软毛滚刷进行转动,在基材进行覆膜之前对基材进行清理。
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侧固定连接有前后相对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内侧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导向辊;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框和第二导向辊对基材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导向和纠偏。
10、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右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容传感器;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容传感器对基材表面进行洁净度进行检测。
12、进一步地,所述复压辊和下压辊外侧设置有橡胶层;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层对基材和复压辊和下压辊之间进行缓冲。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反光膜覆膜装置,通过机械结构代替人工覆膜,从而可以精确控制施加在反光膜上的压力,确保每次覆膜过程的压力一致性。这对于确保反光膜与基材的良好黏合至关重要,避免过度或不足的压力影响覆膜效果。
16、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反光膜覆膜装置,通过软毛滚刷转动的对基材覆膜前进行清理,清理后的表面更加平整和干净,有助于防止在覆膜过程中形成气泡或其他覆膜缺陷。这可以减少后续处理工作和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光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中侧设置有覆膜组件,所述底座(1)内侧中端设置有输送带(14),所述底座(1)左侧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22),所述第一主动轮(22)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传动链条(23),所述第一传动链条(23)右侧内端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轮(24),所述第一从动轮(24)外侧固定连接有前后相对的第二主动轮(25),后端所述第二主动轮(25)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链条(26),所述第二传动链条(26)左侧内端啮合连接有第二从动轮(27),所述第二从动轮(27)后端固定连接有复压辊(28),后端所述第二主动轮(25)后侧固定连接有下压辊(29),所述下压辊(29)外侧转动连接有前后相对的滑块(44),所述滑块(44)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架(4),所述第二限位架(4)顶端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1),所述螺纹杆(41)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2),所述螺纹杆(41)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43),所述弹簧(43)底端与滑块(44)转动连接,所述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辊(13),所述底座(1)顶端中侧固定连接有前后相对的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顶端中侧内部转动连接有收卷筒(12),所述支撑架(11)右侧中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辊(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光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前端所述第二主动轮(25)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三传动链条(3),所述第三传动链条(3)右侧内端啮合连接有第三从动轮(31),所述第三从动轮(31)内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4),所述传动杆(34)外侧固定连接有软毛滚刷(33),所述传动杆(34)外侧中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架(32),所述第一限位架(32)与底座(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光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侧固定连接有前后相对的限位框(5),所述限位框(5)内侧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导向辊(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光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右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容传感器(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压辊(28)和下压辊(29)外侧设置有橡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光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中侧设置有覆膜组件,所述底座(1)内侧中端设置有输送带(14),所述底座(1)左侧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22),所述第一主动轮(22)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传动链条(23),所述第一传动链条(23)右侧内端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轮(24),所述第一从动轮(24)外侧固定连接有前后相对的第二主动轮(25),后端所述第二主动轮(25)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链条(26),所述第二传动链条(26)左侧内端啮合连接有第二从动轮(27),所述第二从动轮(27)后端固定连接有复压辊(28),后端所述第二主动轮(25)后侧固定连接有下压辊(29),所述下压辊(29)外侧转动连接有前后相对的滑块(44),所述滑块(44)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架(4),所述第二限位架(4)顶端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1),所述螺纹杆(41)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2),所述螺纹杆(41)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43),所述弹簧(43)底端与滑块(44)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41)与滑块(44)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明创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