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大体涉及用于加湿空气的加湿模块,以及还涉及包括此类加湿模块的用于加湿和/或净化空气的设备。
技术介绍
1、现今,已广泛采用加湿器来向干燥的室内提供水分,从而调节室内的湿度,以达到理想的湿度。还已经广泛采用各种空气净化器来使空气经过过滤器的过滤,从而使室内的空气洁净化。然而,由于室内的空间有限,现有的空气加湿器和/或空气净化器仍无法在受限的空间内高效且灵活地实现对空气的加湿和/或净化。如何在保证加湿和/或净化空气的效率的情况下减小设备的体积或占用面积仍然面临难题。
2、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二合一空气加湿净化设备,其可集净化功能和加湿功能于一体,能同时允许调节室内湿度以及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可广泛适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等环境。在此类现有的二合一空气加湿净化设备中,由加湿单元实现的加湿功能和由净化单元实现的净化功能通常设置成位于彼此之上以减少占用面积,且彼此独立地运行。具体地,加湿单元位于设备的底部,且净化单元位于设备的顶部。而且,由于加湿单元的设计和气流方向的限制,加湿单元只能位于设备的底部,而无法改变加湿单元的位置。否则,如果将加湿单元置于设备的底部时,加湿单元的现有几何形状无法允许空气通过,使得根本无法实现加湿功能。此类对加湿单元的位置的约束限制了对设备的使用的灵活性,使得该设备的功能受限。而且,由于该限制,该设备无法被用作全加湿器。
3、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解决方案,使得
2、根据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加湿的加湿模块,包括:流体容器,该流体容器用于容纳流体且具有外壁和内壁,在外壁与内壁之间形成腔体,流体被容纳在该腔体内;芯,该芯位于腔体中,用于吸附流体;其中,气流通道被形成在内壁的内侧,进入加湿模块的气流在穿过芯之后能够通过气流通道进入用于抽吸气流的风机模组中。在一些示例中,气流可沿径向方向穿过该芯且随后进入气流通道中。
3、借助于此类加湿模块,进入加湿模块的气流可经由气流通道穿过加湿模块,由此,加湿模块在设备中的位置不再受限。用户可灵活地选择加湿模块的位置。
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示例,芯的高度高于外壁和内壁的高度。以此方式,确保进入加湿模块的气流首先穿过芯且被润湿,随后才进入气流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壁的高度可与内壁的高度是相同的。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示例,加湿模块位于风机模组上方或下方。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示例,当加湿模块位于风机模组上方时,进入加湿模块的气流在穿过芯之后向下通过气流通道,随后进入风机模组中。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示例,当加湿模块位于风机模组下方时,进入加湿模块的气流在穿过芯之后不通过气流通道,而是直接进入风机模组中。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示例,内壁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可变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壁在上部区域中是较窄的且在下部区域中是较宽的,或者反之亦然。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示例,加湿模块还包括用于便于用户握持的把手部。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示例,芯是筒形的,芯包覆由内壁形成的气流通道。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示例,气流通道是圆柱形的,其直径是25-45毫米。实际上,内壁的直径取决于用于允许气流通过的压降(以及从而影响气流通过的流量和加湿性能)和流体容器的体积两者的折中。
12、根据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加湿和/或净化空气的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加湿模块。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示例,设备包括堆叠的加湿模块,加湿模块是可更换的,且加湿模块能够选择性地位于设备的上部和/或下部。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示例,设备还包括堆叠的至少一个可更换的净化模块,该净化模块被配置为净化进入该净化模块的气流。净化模块能够选择性地位于设备的上部或下部。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示例,设备能够选择性地用作以下中的一者:全加湿器、全净化器或二合一加湿和净化装置。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示例,当两个加湿模块分别位于设备的上部和下部时,该设备可用作全加湿器。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示例,当两个净化模块分别位于设备的上部和下部时,该设备可用作全净化器。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示例,当加湿模块和净化模块分别位于设备的上部和下部时,该设备可用作二合一加湿和净化装置。
19、借助于此类用于加湿和/或净化空气的设备,用户可灵活地根据需求选择使用该设备的空气加湿功能和/或净化功能。当同时需要加湿和净化功能时,该设备可允许用户灵活地放置加湿模块和净化模块以用作二合一加湿和净化装置,而不限制加湿模块和净化模块的上下位置。当仅需要加强的空气加湿功能时,该设备允许用户在上部和下部同时设置加湿模块,以作为全加湿器实现双倍的加湿效率。类似地,当仅需要加强的空气净化功能时,该设备允许用户在上部和下部同时设置净化模块,以作为全净化器实现双倍的净化效果。
20、以此方式,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以允许满足用户在不同天气、气候或环境下的不同需求,使得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21、参考下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技术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将变得清楚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湿的加湿模块(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模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芯(120)的高度高于所述外壁(111)和所述内壁(112)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模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100)位于风机模组(200)上方或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模块(10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湿模块(100)位于所述风机模组上方时,进入所述加湿模块的气流在穿过所述芯(120)之后向下通过所述气流通道(130),随后进入所述风机模组(200)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模块(10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湿模块(100)位于所述风机模组(200)下方时,进入所述加湿模块(100)的气流在穿过所述芯(120)之后不通过所述气流通道(130),而是直接进入所述风机模组(200)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模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112)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可变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模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是圆柱形的,其直径是25-45毫米。
9.一种用于加湿和/或净化空气的设备(10),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模块(1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堆叠的加湿模块(100),所述加湿模块(100)是可更换的,且所述加湿模块(100)能够选择性地位于所述设备(10)的上部和/或下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堆叠的至少一个可更换的净化模块(300),所述净化模块被配置为净化进入所述净化模块的气流,所述净化模块(300)能够选择性地位于所述设备(10)的上部或下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0)能够选择性地用作以下中的一者:全加湿器、全净化器或二合一加湿和净化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10),其特征在于,当两个加湿模块(100)分别位于所述设备(10)的上部和下部时,所述设备用作全加湿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10),其特征在于,当两个净化模块(300)分别位于所述设备(10)的上部和下部时,所述设备用作全净化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1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湿模块(100)和所述净化模块(300)分别位于所述设备的上部和下部时,所述设备用作二合一加湿和净化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湿的加湿模块(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模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芯(120)的高度高于所述外壁(111)和所述内壁(112)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模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100)位于风机模组(200)上方或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模块(10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湿模块(100)位于所述风机模组上方时,进入所述加湿模块的气流在穿过所述芯(120)之后向下通过所述气流通道(130),随后进入所述风机模组(200)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模块(10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湿模块(100)位于所述风机模组(200)下方时,进入所述加湿模块(100)的气流在穿过所述芯(120)之后不通过所述气流通道(130),而是直接进入所述风机模组(200)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模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112)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可变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模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是筒形,所述芯包覆由所述内壁形成的气流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模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是圆柱形的,其直径是25-45毫米。
9.一种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