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铁轨道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
技术介绍
1、在地铁轨道工程建设中,混凝土一般在已经精调好的钢轨上通过泵送传输,传统道床混凝土泵送工艺先将脚手架钢管按2m间距横架于调整好的钢轨线路上,再将输送混凝土的输送管沿轨道走向架在钢管上进行泵管运输,并在钢管上套上减震的橡胶垫。虽然传统道床混凝土泵送工艺中泵管不和钢轨直接接触,减少了泵管对钢轨的影响,但仍具有以下缺点:
2、1、脚手架钢管稳定性一般,实际泵送过程中泵管窜动,易使脚手架钢管震动,泵管仍通过脚手架和钢轨间接接触,从而影响精调好的钢轨形态。
3、2、橡胶垫减震效果有限,无法应对不同泵速下运输环境所产生的对于钢轨形态影响,往往降低泵速以稳定泵管,降低混凝土泵送运输效率。
4、3、脚手架钢管按2m间距横架于调整好的钢轨线路上,通常一条地铁轨道20km以上,工作量庞大,人力消耗严重,且脚手架钢管小巧轻便,常存在丢失、磨损等情况,故人力和耗材成本较高。
5、因此,亟需一种对精调好的轨道形态、轨道几何尺寸无影响、具有性价比的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有效避免泵管和钢轨直接或间接接触,从而避免对精调后的钢轨形态、产生影响,减少后续人员精调工作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其特征在
3、上述的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包括第一支腿、第二支腿和第三支腿;所述第一支腿、第二支腿和第三支腿呈三棱台的三条侧边设置,所述第二支腿下端和第三支腿下端的距离大于两根精调后的钢轨的间距;所述支腿还包括由于连接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的第一横向支撑,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支腿和第三支腿的第二横向支撑;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支腿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腿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二横向支撑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支腿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二横向支撑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支腿的中部相铰接。
4、上述的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包括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和第三连接耳;所述第一支腿的上端和所述第一连接耳铰接,所述第二支腿的上端和所述第二连接耳铰接;所述第三支腿的上端和所述第三连接耳铰接;所述连接螺栓包括用于铰接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一连接耳的第一连接螺栓,还包括用于铰接所述第二支腿和所述第二连接耳的第二连接螺栓,以及用于铰接所述第三支腿和所述第三连接耳的第三连接螺栓。
5、上述的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水平部、竖直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为凸起结构,所述定位部焊接在所述水平部中心位置,且用于定位所述滚动轴;所述竖直部垂直于所述水平部,所述竖直部底面和所述水平部顶面相连接,所述竖直部和所述水平部为一体结构,且用于承托所述滚动轴;所述竖直部包括第一竖直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垂直于所述水平部一侧,所述第二竖直部垂直于所述水平部另一侧,所述第一竖直部和所述第二竖直部呈对向分布。
6、上述的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轴组包括第一滚动轴和第二滚动轴,所述第一滚动轴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竖直部前端,所述第一滚动轴的另一端卡在所述定位部的前端,呈预设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滚动轴和所述第一滚动轴同列,所述第二滚动轴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竖直部后端,所述第二滚动轴的另一端卡在所述定位部的后端,呈预设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滚动轴组包括第三滚动轴和第四滚动轴,所述第三滚动轴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竖直部的前端,所述第三滚动轴的另一端卡在所述定位部的前端,呈预设夹角设置,所述第四滚动轴和所述第三滚动轴同列,所述第四滚动轴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竖直部的后端,所述第四滚动轴的另一端卡在所述定位部的后端,呈预设夹角设置。
7、上述的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轴包括套管和直线轴承,所述套管直径小于所述直线轴承直径,所述套管高度大于所述直线轴承高度,所述轴承为空心圆柱体,所述套管和所述直线轴承相啮合,且能够通过滚动抵消泵管位移;所述第二滚动轴、所述第三滚动轴、所述第四滚动轴和所述第一滚动轴结构一致。
8、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9、1、本技术结构简单耐用,操作简便;三条支腿和横向支撑构成了稳定性强的三棱台结构,使用时仅需放置泵管于滚动轴之上,减轻了人力成本。
10、2、本技术支腿可拆卸,便于施工现场装置运输设置,且滚动轴焊接在底座上,不易丢失损耗,减少工地耗材成本。
11、3、本技术能够不受泵速影响,高效运输水泥,由滚动轴承托泵管,可降低泵送过程中因泵管窜动导致泵管脱落,降低装置和外部泵管的摩擦力,使其可在泵管窜动过程中抵消少量位移,泵管更加稳定,有效提高了水泥运输效率。
12、4、本技术可避免泵管和钢轨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滚动轴承托泵管,避免对钢轨的形态产生影响,减少后续精调工作,进一步降低了人力成本。
1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腿(1)、连接螺栓(2)、底座(3)、滚动轴(4)和连接耳(5),所述支腿(1)设置在所述底座(3)的下方,且用于将所述底座(3)支撑在精调后的钢轨的上方,所述滚动轴(4)焊接在所述底座(3)顶面,所述滚动轴(4)包括第一滚动轴组(41)和第二滚动轴组(42),所述第一滚动轴组(41)和第二滚动轴组(42)成预定夹角设置,且用于将泵管限定在第一滚动轴组(41)和第二滚动轴组(42)之间,所述连接耳(5)焊接在所述底座(3)的底部,所述支腿(1)和所述连接耳(5)铰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包括第一支腿(11)、第二支腿(12)和第三支腿(13);所述第一支腿(11)、第二支腿(12)和第三支腿(13)呈三棱台的三条侧边设置,所述第二支腿(12)下端和第三支腿(13)下端的距离大于两根精调后的钢轨的间距;所述支腿(1)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支腿(11)和第二支腿(12)的第一横向支撑(141),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支腿(11)和第三支腿(13)的第二横向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5)包括第一连接耳(51)、第二连接耳(52)和第三连接耳(53);所述第一支腿(11)的上端和所述第一连接耳(51)铰接,所述第二支腿(12)的上端和所述第二连接耳(52)铰接;所述第三支腿(13)的上端和所述第三连接耳(53)铰接;所述连接螺栓(2)包括用于铰接所述第一支腿(11)和所述第一连接耳(51)的第一连接螺栓(21)、用于铰接所述第二支腿(12)和所述第二连接耳(52)的第二连接螺栓(22)、用于铰接所述第三支腿(13)和所述第三连接耳(53)的第三连接螺栓(23)。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包括水平部(31)、竖直部(32)和定位部(33),所述定位部(33)为凸起结构,所述定位部(33)焊接在所述水平部(31)中心位置,且用于定位所述滚动轴(4);所述竖直部(32)垂直于所述水平部(31),所述竖直部(32)底面和所述水平部(31)顶面相连接,所述竖直部(32)和所述水平部(31)为一体结构,且用于承托所述滚动轴(4);所述竖直部包括第一竖直部(321)和第二竖直部(322),所述第一竖直部(321)垂直于所述水平部(31)一侧,所述第二竖直部(322)垂直于所述水平部(31)另一侧,所述第一竖直部(321)和所述第二竖直部(322)呈对向分布。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轴组(41)包括第一滚动轴(411)和第二滚动轴(412),所述第一滚动轴(411)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竖直部(321)前端,所述第一滚动轴(411)的另一端卡在所述定位部(33)的前端,呈预设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滚动轴(412)和所述第一滚动轴(411)同列,所述第二滚动轴(412)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竖直部(321)后端,所述第二滚动轴(412)的另一端卡在所述定位部(33)的后端,呈预设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滚动轴组(42)包括第三滚动轴(421)和第四滚动轴(422),所述第三滚动轴(421)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竖直部(322)的前端,所述第三滚动轴(421)的另一端卡在所述定位部(33)的前端,呈预设夹角设置,所述第四滚动轴(422)和所述第三滚动轴(421)同列,所述第四滚动轴(422)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竖直部(322)的后端,所述第四滚动轴(422)的另一端卡在所述定位部(33)的后端,呈预设夹角设置。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轴(411)包括套管和直线轴承,所述套管直径小于所述直线轴承直径,所述套管高度大于所述直线轴承高度,所述轴承为空心圆柱体,所述套管和所述直线轴承相啮合,且能够通过滚动抵消泵管位移;所述第二滚动轴(412)、所述第三滚动轴(421)、所述第四滚动轴(422)和所述第一滚动轴(411)结构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腿(1)、连接螺栓(2)、底座(3)、滚动轴(4)和连接耳(5),所述支腿(1)设置在所述底座(3)的下方,且用于将所述底座(3)支撑在精调后的钢轨的上方,所述滚动轴(4)焊接在所述底座(3)顶面,所述滚动轴(4)包括第一滚动轴组(41)和第二滚动轴组(42),所述第一滚动轴组(41)和第二滚动轴组(42)成预定夹角设置,且用于将泵管限定在第一滚动轴组(41)和第二滚动轴组(42)之间,所述连接耳(5)焊接在所述底座(3)的底部,所述支腿(1)和所述连接耳(5)铰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包括第一支腿(11)、第二支腿(12)和第三支腿(13);所述第一支腿(11)、第二支腿(12)和第三支腿(13)呈三棱台的三条侧边设置,所述第二支腿(12)下端和第三支腿(13)下端的距离大于两根精调后的钢轨的间距;所述支腿(1)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支腿(11)和第二支腿(12)的第一横向支撑(141),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支腿(11)和第三支腿(13)的第二横向支撑(142);所述第一横向支撑(14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支腿(11)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14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腿(12)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二横向支撑(142)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支腿(11)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二横向支撑(14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支腿(13)的中部相铰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泵送控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5)包括第一连接耳(51)、第二连接耳(52)和第三连接耳(53);所述第一支腿(11)的上端和所述第一连接耳(51)铰接,所述第二支腿(12)的上端和所述第二连接耳(52)铰接;所述第三支腿(13)的上端和所述第三连接耳(53)铰接;所述连接螺栓(2)包括用于铰接所述第一支腿(11)和所述第一连接耳(51)的第一连接螺栓(21)、用于铰接所述第二支腿(12)和所述第二连接耳(52)的第二连接螺栓(22)、用于铰接所述第三支腿(13)和所述第三连接耳(53)的第三连接螺栓(23)。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整体道床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新波,马明明,连晓龙,解帆,郭凯,李冰,陈晓杰,田富,蔡志芳,丁梦璇,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