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杯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绕组支撑架,绕组支撑架套设于转子组件的外周,且绕组支撑架与转子组件之间留有间隙;绕组支撑架呈空心管形结构,或中心对称的空心骨架结构;绕组,绕组套设于绕组支撑架的外周,绕组的内侧壁张紧于绕组支撑架上。通过设置绕组支撑架,将绕组套设在绕组支撑架上,避免了现有的绕组与磁钢相邻的结构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绕组发生变形进而与磁钢发生擦钢和短路风险的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心杯电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空心杯电机。
技术介绍
1、空心杯电机相对于传统的齿槽电机而言,由于无定子齿槽结构,因而其转矩波动小,反电势谐波少,空间利用率高,在控制精度和输出特性方面都具有较好表现。故近年来,空心杯电机被广泛的应用于生命科学、航空、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等各种高精尖应用场景中替代传统的齿槽电机。
2、但是空心杯电机代替齿槽电机的同时,在结构上最大的变化为定子结构,由于定子叠片取消了齿槽结构,导致绕组失去了支撑和骨架,在绕制绕组的过程中难以稳定尺寸。故而空心杯电机运行过程中容易带来不可控的风险,严重影响了电机的稳定运行。而且空心杯电机的替代和使用集中表现在长径比较大的电机中,且气隙两侧为磁钢外圆和绕组内圆,而不稳定的绕组结构尺寸,又会导致定转子偏心量增大,很容易给电机带来擦钢和短路的风险。
3、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已经成为了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空心杯电机,通过设置绕组支撑架,将绕组套设在绕组支撑架上,避免了现有的绕组与磁钢相邻的结构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绕组发生变形进而与磁钢发生擦钢和短路风险的出现。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空心杯电机,包括: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
3、绕组支撑架,绕组支撑架套设于转子组件的外周,且绕组支撑架与转子组件之间留有间隙;
4、绕组支撑架呈空心管形结构,或中心对称的空心骨架结构;</p>5、绕组,绕组套设于绕组支撑架的外周,绕组的内侧壁张紧于绕组支撑架上。
6、进一步地,绕组支撑架具有沿径向收缩和沿径向扩张的两种工作状态;
7、绕组支撑架处于沿径向收缩的工作状态时,绕组支撑架的外径尺寸小于绕组的内径尺寸。
8、进一步地,绕组支撑架包括:
9、本体,本体设于转子组件的外周,且本体的内侧壁与转子组件之间留有间隙;
10、多组调节单元,每组调节单元包括底部固定在本体外侧壁的第一调节部以及与第一调节部配合的第二调节部,第二调节部在第一调节部的表面具有沿本体的中心轴线顺、逆时针旋转的自由度,当第二调节部逆时针旋转时,第二调节部的外侧壁与本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当第二调节部顺时针旋转时,第二调节部的外侧壁与本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绕组套设在第二调节部的外侧壁上。
11、进一步地,第一调节部凸起在本体的外侧壁上;
12、第一调节部在本体的径向方向上呈楔形;
13、第一调节部在本体的轴线方向上呈条状或断续的点状;
14、第一调节部背向本体的一面为具有一定倾斜角的平面;
15、第一调节部背向本体的一面与本体的轴心距离按照逆时针方向呈现逐步增大的变化;
16、第二调节部与第一调节部相匹配;
17、第二调节部在本体的轴线方向上呈条状;
18、第二调节部与第一调节部背向本体的一面相贴合;
19、第二调节部背向本体的一面为弧形面。
20、进一步地,第一调节部呈凹槽状的设置在本体的外侧壁上;
21、第二调节部在本体的径向方向上呈楔形;
22、第二调节部在本体的轴线方向上呈条状;
23、第二调节部包括有凸起部,凸起部与第一调节部相匹配;
24、每个调节单元还包括有:
25、第三调节部,第三调节部设置于本体的外侧壁上;
26、第三调节部呈凹槽状;
27、第三调节部的底部距离本体的内侧壁的距离大于第一调节部的底部距离本体的内侧壁的距离;
28、凸起部与第三调节部相匹配;
29、在第一调节部与第三调节部之间设有台阶;
30、第二调节部背向本体的一面为弧形面。
31、进一步地,第二调节部的端部设有凸轴;
32、本体的轴向侧端部设有凹槽。
33、进一步地,当绕组的内侧壁张紧于绕组支撑架上时,在第二调节部的端部设有与本体限位的卡接装置;
34、卡接装置用于锁定绕组的张紧状态。
35、进一步地,卡接装置包括:
36、第二调节部的端部设有圆环状结构;
37、圆环状结构将多个第二调节部的端部相连接;
38、圆环状结构设有定位孔,在本体的对应位置上也设有定位孔;
39、在圆环状结构与本体之间还设有限定杆;
40、限定杆两端的弯折部分别连接圆环状结构上的定位孔与本体上的定位孔。
41、进一步地,在绕组的外层还套设有机壳;
42、机壳呈笼式结构;
43、机壳包括有两个机壳部件;
44、机壳部件包括有环形部;
45、在环形部的轴向侧设有多个与环形部的中心轴线平行的边条;
46、两个机壳部件的边条相向嵌合形成机壳。
47、进一步地,在机壳的两端设有端盖;
48、端盖的中部设有轴承室,轴承室用于布设轴承;
49、机壳嵌合在端盖内。
50、进一步地,当绕组支撑架为骨架结构时,绕组支撑架包括有多条与中心轴线平行的骨条;
51、任意两条骨条与中心轴线的距离相等。
52、本申请实施例的空心杯电机,通过设置绕组支撑架,将绕组套设在绕组支撑架上,避免了现有的绕组与磁钢相邻的结构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绕组发生变形进而与磁钢发生擦钢和短路风险的出现;简化了现有绕组制成工艺中的精整和定型环节,大大的优化了绕组的制成效率,降低了绕组的制成成本;通过设置绕组支撑架,因为绕组支撑架的表面相对于现有的绕组直接与磁钢相邻的设计中绕组的表面更加的平整,使得绕组支撑架与磁钢的间隙更小,进一步的提升了电机性能;通过绕组支撑架的设计,使得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同心度更容易控制,进一步的减低了绕组裸露设计时绕组与磁钢的擦碰问题;通过绕组支撑架的设计,还减少了现有设计中的绕组与定子铁芯之间粘接胶水的使用,简化了工艺的同时,还优化了电机的散热性能,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通过绕组支撑架具有沿径向收缩和沿径向扩张的两种工作状态,使得绕组套设在绕组支撑架外时更加的轻松简便;绕组支撑架的外侧环状开口处设有向外的倒角,进一步的方便了绕组套设在绕组支撑架外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杯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支撑架具有沿径向收缩和沿径向扩张的两种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支撑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部凸起在所述本体的外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部呈凹槽状的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部的端部设有凸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绕组的内侧壁张紧于所述绕组支撑架上时,在所述第二调节部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本体限位的卡接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装置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绕组的外层还套设有机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壳的两端设有端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绕组支撑架为骨架结构时,所述绕组支撑架包括有多条与中心轴线平行的骨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杯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支撑架具有沿径向收缩和沿径向扩张的两种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支撑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部凸起在所述本体的外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部呈凹槽状的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宁宁,介党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钧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