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8798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05
在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包括混凝土柱和与混凝土柱一体浇筑的钢混组合梁,钢混组合梁包括混凝土梁和整体包裹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的钢箱梁,组焊所述钢箱梁的钢板从四周贴合所述混凝土柱,以及从两侧和底面贴合所述混凝土梁,组焊所述钢箱梁的钢板密布有通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包裹梁柱的钢板开孔增加了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和咬合力,使组合梁工作性能更好,同时充分发挥钢材的抗拉强度,增加了组合梁的延性,有效控制梁底混凝土的裂缝;2.梁外钢板和柱外钢板的连接增加了梁柱节点的整体性和受力性能;3.与其他形式的组合梁相比,无需设置抗剪连接件,施工工艺简单,同时节省钢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


技术介绍

1、钢-混凝土组合梁同钢筋混凝土梁相比,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减小地震作用,减小截面尺寸,增加有效使用空间,节省支模工序和模板,缩短施工周期,增加梁的延性等。同钢梁相比,可以减小用钢量,增大刚度,增加稳定性和整体性,增强结构抗火性和耐久性等。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城市立交桥梁及建筑结构中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正朝着大跨方向发展。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的应用实践表明,它兼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我国基本建设的国情,是未来结构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2、目前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形式主要有内置钢梁外包混凝土的钢骨梁和内置混凝土外包钢板的组合梁形式,这两种组合梁形式均需设置抗剪连接件来增加钢材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而形成整体共同受力,抗剪连接件的使用增加了材料和施工工艺,同时焊接质量不易保证,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其在具备钢-混凝土组合梁众多优点的前提下,可取消抗剪连接件的设置,同时还具有钢材抗拉强度高、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增加组合梁整体工作性能、梁柱节点整体性好等的优点。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包括混凝土柱和钢混组合梁,所述钢混组合梁包括混凝土梁、以及一体包裹所述混凝土梁和部分所述混凝土柱的钢箱梁,所述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梁、所述钢箱梁在梁柱模板内一体浇筑;所述钢箱梁从四周包裹所述混凝土柱,所述钢箱梁从两侧和底面包裹所述混凝土梁,组焊所述钢箱梁的钢板密布有通孔;所述钢混组合梁上设置有与梁柱一体浇筑的楼板,组成所述楼板的钢筋与所述钢箱梁焊接。

3、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柱为不考虑钢箱梁作用的常规柱。

4、优选的,所述钢混组合梁为考虑钢箱梁作用,经过理论分析或有限元分析确定的组合梁。

5、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梁的宽度小于所述混凝土柱的宽度,所述钢箱梁包裹所述混凝土柱的高度与包裹所述混凝土梁的高度一致,所述钢箱梁整体呈哑铃型。

6、优选的,所述钢箱梁由各侧面的钢板在面与面相交处焊接而成,且各侧面的钢板厚度相同。

7、优选的,所述钢箱梁的任意相对或相交的钢板拼接焊缝均错开,不位于同一平面。

8、优选的,所述钢箱梁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排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上下对齐排列或交错排列。

9、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圆形或椭圆形。

10、优选的,所述楼板的底部设置有横向的楼板底部下侧钢筋和纵向的楼板底部上侧钢筋,所述楼板的顶部设置有纵向的楼板顶部下侧钢筋和横向的楼板顶部上侧钢筋,所述楼板底部下侧钢筋与所述钢箱梁侧板顶部焊接。

11、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梁设置有梁上侧纵筋、梁下侧纵筋和梁箍筋,所述梁箍筋上端突出所述混凝土梁,所述梁箍筋的上端和所述梁上侧纵筋设置于所述楼板内并与之固结。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包括混凝土柱和与混凝土柱一体浇筑的钢混组合梁,钢混组合梁包括混凝土梁和整体包裹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的钢箱梁,组焊所述钢箱梁的钢板从四周贴合所述混凝土柱,以及从两侧和底面贴合所述混凝土梁,组焊所述钢箱梁的钢板密布有通孔。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包裹梁柱的钢板开孔增加了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和咬合力,使组合梁工作性能更好,同时充分发挥钢材的抗拉强度,增加了组合梁的延性,有效控制梁底混凝土的裂缝;2.梁外钢板和柱外钢板的连接增加了梁柱节点的整体性和受力性能;3.与其他形式的组合梁相比,无需设置抗剪连接件,施工工艺简单,同时节省钢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在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柱和钢混组合梁,所述钢混组合梁包括混凝土梁、以及一体包裹所述混凝土梁和部分所述混凝土柱的钢箱梁,所述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梁、所述钢箱梁在梁柱模板内一体浇筑;所述钢箱梁从四周包裹所述混凝土柱,所述钢箱梁从两侧和底面包裹所述混凝土梁,组焊所述钢箱梁的钢板密布有通孔;所述钢混组合梁上设置有与梁柱一体浇筑的楼板,组成所述楼板的钢筋与所述钢箱梁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为不考虑钢箱梁作用的常规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组合梁为考虑钢箱梁作用,经过理论分析或有限元分析确定的组合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的宽度小于所述混凝土柱的宽度,所述钢箱梁包裹所述混凝土柱的高度与包裹所述混凝土梁的高度一致,所述钢箱梁整体呈哑铃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梁由各侧面的钢板在面与面相交处焊接而成,且各侧面的钢板厚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梁的任意相对或相交的钢板拼接焊缝均错开,不位于同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梁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排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上下对齐排列或交错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或椭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的底部设置有横向的楼板底部下侧钢筋和纵向的楼板底部上侧钢筋,所述楼板的顶部设置有纵向的楼板顶部下侧钢筋和横向的楼板顶部上侧钢筋,所述楼板底部下侧钢筋与所述钢箱梁侧板顶部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设置有梁上侧纵筋、梁下侧纵筋和梁箍筋,所述梁箍筋上端突出所述混凝土梁,所述梁箍筋的上端和所述梁上侧纵筋设置于所述楼板内并与之固结。

...

【技术特征摘要】

1.在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柱和钢混组合梁,所述钢混组合梁包括混凝土梁、以及一体包裹所述混凝土梁和部分所述混凝土柱的钢箱梁,所述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梁、所述钢箱梁在梁柱模板内一体浇筑;所述钢箱梁从四周包裹所述混凝土柱,所述钢箱梁从两侧和底面包裹所述混凝土梁,组焊所述钢箱梁的钢板密布有通孔;所述钢混组合梁上设置有与梁柱一体浇筑的楼板,组成所述楼板的钢筋与所述钢箱梁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为不考虑钢箱梁作用的常规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组合梁为考虑钢箱梁作用,经过理论分析或有限元分析确定的组合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的宽度小于所述混凝土柱的宽度,所述钢箱梁包裹所述混凝土柱的高度与包裹所述混凝土梁的高度一致,所述钢箱梁整体呈哑铃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江袁理明乐胜辉黄维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