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纤维不织布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包含聚丙烯系树脂的纤维或不织布被供于口罩或一次性尿布等卫生材料、防护服、过滤器等各种用途。特别是,关于口罩或防护服、过滤器用途中所使用的不织布,为了提高粒子的捕集效率或液体的阻隔性而对构成纤维要求极细化。
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中,作为能够生产性良好地制造包含极细纤维的熔喷不织布的聚丙烯,提出了一种熔体流动速率为一定以上且分子量分布(mw/mn)为一定以下的聚丙烯树脂。另外,在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4中所公开的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将数量平均纤维直径或不织布的细孔径等设为特定的范围的不织布。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201560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6-053241号公报
7、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2/014501号
8、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6/148174号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中,存在如下课题:由于使用熔体流动速率相当高的聚丙烯,因此在纺纱工序中纤维不易固化,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进行高速纺纱时,在制成不织布时,来不及进行冷却而成为致密的不织布,所获得的不织布的通气度有时降低。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技术中,存在如下课题:为了将最大细孔径、平均细孔径设为一定值以下而缩短纺纱机与捕
3、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情况而成,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粒子的捕集效率与通气性此两者优异的不织布。
4、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5、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作为特别优选的聚丙烯树脂,优选为将熔体流动速率(melt flow rate)(以下,有时简记为“mfr”)为20 g/10分钟以下的聚丙烯降解(degradation)而获得的聚丙烯树脂。然而,本专利技术者等人进行研究,结果可知:此种不织布有在降解的过程中容易切断聚丙烯中的分子链更长的聚丙烯的倾向,因此在纺纱工序中纤维不易固化,在制成不织布时形成得致密,通气性有时降低。因此,进一步重复进行努力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构成长纤维不织布的丙烯系树脂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及聚丙烯系树脂的零剪切粘度设为特定的范围,可获得粒子的捕集效率与通气性此两者优异的不织布。
6、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这些见解而完成,通过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以下专利技术。
7、[1] 一种长纤维不织布,包括包含聚丙烯系树脂的纤维,且所述长纤维不织布中,所述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05 μm以上且5.00 μm以下,所述长纤维不织布在190℃的零剪切粘度为5 pa·s以上且10 pa·s以下。
8、[2] 根据所述[1]所记载的长纤维不织布,其中,所述长纤维不织布含有100 ppm以上且1000 ppm以下的具有以下的通式(1)或通式(2)所表示的结构的有机过氧化物。
9、[化1]
10、
11、[化2]
12、
13、此处,r1~r3、r5~r7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烯基、苯基、苄基或苯甲酰基,r4、r8为碳原子数1~20且除碳原子以外仅包含氢原子的结构。
14、[3] 根据[1]或[2]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其中,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而求出的所述聚丙烯系树脂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2.00以上且4.00以下。此处,mw、mn分别为聚合平均分子量、数量平均分子量。
15、[4] 根据所述[1]或[2]所记载的长纤维不织布,其中,所述长纤维不织布的空隙率为92.5%以上且99.0%以下。
16、[5] 一种层叠体,具有至少一层包含根据所述[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长纤维不织布的层。
17、[6] 一种过滤器,使用根据所述[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长纤维不织布。
18、[7] 一种防护服,使用根据所述[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长纤维不织布。
19、[8] 一种口罩,使用根据所述[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长纤维不织布。
20、[9] 一种长纤维不织布的制造方法,将在熔体流动速率为500 g/10分钟以上且2000 g/10分钟以下的聚丙烯系树脂中添加具有以下的通式(1)或通式(2)所表示的结构的有机过氧化物而得的原料树脂组合物熔融而获得熔融树脂,对所述熔融树脂实施熔喷法而获得长纤维不织布。
21、[化3]
22、
23、[化4]
24、
25、此处,r1~r3、r5~r7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烯基、苯基、苄基或苯甲酰基,r4、r8为碳原子数1~20且除碳原子以外仅包含氢原子的结构。
26、[10] 根据[9]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如下方式而获得所述熔融树脂:使所述聚丙烯系树脂与所述有机过氧化物在用以向实施所述熔喷法的纺纱机中供给原料的挤出机内反应。
27、[11] 根据[9]或[10]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以混练聚丙烯系树脂与有机过氧化物而得的母料的形态添加。
28、[12] 根据所述[9]至[1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长纤维不织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原料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有机过氧化物的添加量为0.2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29、专利技术的效果
30、通过本专利技术,可获得能效率良好地捕集粒子且通气性也优异的适合用作过滤器或口罩、防护服的集尘层或耐水层的长纤维不织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纤维不织布,包括包含聚丙烯系树脂的纤维,且所述长纤维不织布中,所述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05 μm以上且5.00 μm以下,所述长纤维不织布在190℃的零剪切粘度为5 Pa·s以上且10 Pa·s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其中,所述长纤维不织布含有100 ppm以上且1000 ppm以下的具有以下的通式(1)或通式(2)所表示的结构的有机过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其中,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而求出的所述聚丙烯系树脂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2.00以上且4.0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其中,所述长纤维不织布的空隙率为92.5%以上且99.0%以下。
5.一种层叠体,具有至少一层包含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的层。
6.一种过滤器,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
7.一种防护服,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
8.一种口罩,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
9.一种长纤维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如下方式而获得所述熔融树脂:使所述聚丙烯系树脂与所述有机过氧化物在用以向实施所述熔喷法的纺纱机中供给原料的挤出机内反应。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以混练聚丙烯系树脂与有机过氧化物而得的母料的形态添加。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原料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有机过氧化物的添加量为0.2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长纤维不织布,包括包含聚丙烯系树脂的纤维,且所述长纤维不织布中,所述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05 μm以上且5.00 μm以下,所述长纤维不织布在190℃的零剪切粘度为5 pa·s以上且10 pa·s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其中,所述长纤维不织布含有100 ppm以上且1000 ppm以下的具有以下的通式(1)或通式(2)所表示的结构的有机过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其中,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而求出的所述聚丙烯系树脂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2.00以上且4.0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其中,所述长纤维不织布的空隙率为92.5%以上且99.0%以下。
5.一种层叠体,具有至少一层包含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的层。
6.一种过滤器,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纤维不织布。
7.一种防护服,使用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雄太,胜田大士,森冈英树,尾原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