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吊钩结构。
技术介绍
1、吊钩是塔式起重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整台塔机的吊装作业,吊钩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塔机的工作性能和吊装效率。
2、传统的吊钩设计存在四个独立分布的滑轮组,每个滑轮组中由并排放置的两个滑轮组成,且每个滑轮组都单独由一个起升机构和一股钢丝绳分别进行控制。其中,每个滑轮组中的双层滑轮可实现n倍率作业,每个滑轮组既可单独作业、又能协同作业,实现从n倍率到4×n倍率之间的任意切换。但现有吊钩方案切换倍率使用时,由于后车吊钩需升至小车底部固定,此时小车滑轮与吊钩滑轮夹角超过标准要求,同时容易使钢丝绳与滑轮摩擦,产生钢丝绳打绞甚至散股等钢丝绳损坏问题,不利于钢丝绳及滑轮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吊钩结构,通过将滑轮组偏转一定角度焊接来减少发生钢丝绳打绞甚至散股等钢丝绳损坏问题。
2、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出一种新型吊钩结构,包括:
3、滑轮、一级平衡梁、二级平衡梁、钩头总成、横梁、连接架、销轴和滑轮架。
4、所述滑轮设置在滑轮架上,所述钩头总成通过横梁固定在一级平衡梁上,所述一级平衡梁通过连接架与二级平衡梁相连,所述二级平衡梁通过销轴与滑轮架相连,所述滑轮架以设定偏转角度设置,防止磨损钢丝绳。
5、进一步的,所述一级平衡梁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架与二级平衡梁相连,两个二级平衡梁以一级平衡梁的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
6、进一步的,所述二级
7、进一步的,所述滑轮架包括滑轮架侧板和连接板,滑轮架侧板设置在滑轮架的上部,连接板设置在滑轮架的下部,滑轮架侧板和连接板通过焊接相连。
8、进一步的,所述滑轮架包括两片滑轮架侧板和连接板,两片滑轮架侧板以连接板的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滑轮设置在两片滑轮架侧板的中心位置。
10、进一步的,所述二级平衡梁通过销轴与滑轮架上的连接板相连。
11、进一步的,所述滑轮架上的滑轮架侧板以设定偏转角度与连接板相连。偏转角度不能大于2°。
12、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3、本技术可使钢丝绳受到滑轮的摩擦减小,保证吊钩吊装作业时钢丝绳的安全性能,有效解决了因钢丝绳与滑轮摩擦导致的钢丝绳打绞甚至散股的情况,提高了吊钩正常吊装作业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吊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吊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平衡梁(2)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架(6)与二级平衡梁(3)相连,两个二级平衡梁(3)以一级平衡梁(2)的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吊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平衡梁(3)两侧均通过销轴(7)与滑轮架相连,两个滑轮架以二级平衡梁(3)的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吊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架包括滑轮架侧板(8)和连接板(9),滑轮架侧板(8)设置在滑轮架的上部,连接板(9)设置在滑轮架的下部,滑轮架侧板(8)和连接板(9)通过焊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吊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架包括两片滑轮架侧板(8)和连接板(9),两片滑轮架侧板(8)以连接板(9)的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吊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设置在两片滑轮架侧板(8)的中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吊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平衡梁(3)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吊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架上的滑轮架侧板(8)以设定偏转角度与连接板(9)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吊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偏转角度小于等于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吊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吊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平衡梁(2)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架(6)与二级平衡梁(3)相连,两个二级平衡梁(3)以一级平衡梁(2)的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吊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平衡梁(3)两侧均通过销轴(7)与滑轮架相连,两个滑轮架以二级平衡梁(3)的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吊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架包括滑轮架侧板(8)和连接板(9),滑轮架侧板(8)设置在滑轮架的上部,连接板(9)设置在滑轮架的下部,滑轮架侧板(8)和连接板(9)通过焊接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成宏,郑怀鹏,祝子时,孟康,潘景运,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