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82703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撑腿及固定在两个撑腿顶部的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升降起吊机构,所述撑腿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两块夹块以及用于使两块夹块靠近和远离的夹放操作机构。本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吊装施工过程中稳定性好、危险性低,固定操作容易,且不破坏抗滑桩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1、抗滑桩作为一种边坡支挡形式,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桩身的抗弯能力及桩周岩土体的抗力,将滑坡体的剩余下滑力通过桩身上部受力,传至桩身嵌固段稳定岩土体中,依靠嵌固段岩土体提供的侧向阻力来抵抗上部滑坡体的滑动力,防止滑体沿着优势面发生剪切位移而产生整体滑动,从而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在抗滑桩施工完成后,需要在相邻抗滑桩之间施工桩间挡板,目前抗滑桩桩间挡板常规的安装方式是利用吊车吊装、人工辅助施工到位,此方式所需场地大,受场地限制,适应性差。

2、也有采用龙门吊进行桩间挡板吊装施工,但是,现有龙门吊的底部要么无固定机构,难以与抗滑桩固定连接,施工过程中稳定性差,危险性高;要么通过螺栓固定在抗滑桩上,不仅固定操作麻烦,而且会破坏抗滑桩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吊装施工过程中稳定性好、危险性低,固定操作容易,且不破坏抗滑桩结构的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撑腿及固定在两个撑腿顶部的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升降起吊机构,所述撑腿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两块夹块以及用于使两块夹块靠近和远离的夹放操作机构。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5、所述夹放操作机构包括双头螺杆和操作手把,所述双头螺杆两头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双头螺杆旋转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双头螺杆的两头分别穿设于两块夹块中、并与夹块螺纹连接,所述操作手把与双头螺杆固定连接。

6、所述底座的底面上设有滑槽,所述夹块的顶部设有滑动配合部,所述滑动配合部滑设于滑槽中。

7、所述底座于滑槽的两端均设有堵口块,所述双头螺杆与各堵口块旋转配合。

8、所述操作手把位于底座的外部。

9、所述滑槽为燕尾槽。

10、所述夹块呈弧形。

11、所述撑腿包括套杆和立杆,所述套杆的底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立杆与套杆升降套接,所述套杆和立杆之间设有用于锁定两者的锁定机构,所述横梁固定在各立杆的顶部。

12、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销和多个锁孔,所述锁孔分别设于套杆和立杆上、并沿撑腿的轴向设置,所述锁销穿设于对应的锁孔中。

13、所述横梁上设有可沿横梁长度方向滑移的滑移座,所述升降起吊机构吊设于滑移座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5、本技术的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使用时,将本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的两个撑腿分别固定在相应的两个抗滑桩上,撑腿底部与抗滑桩的固定,具体为,撑腿底部支承在抗滑桩的顶面上,通过夹放操作机构使两块夹块靠近以夹紧在抗滑桩的两侧;然后,通过升降起吊机构即可对相应的两个抗滑桩之间的桩间挡板进行吊装施工。一方面,撑腿能够固定在抗滑桩上,吊装施工过程中稳定性好、危险性低;另一方面,通过两块夹块夹持固定,不仅固定操作容易,而且不会破坏抗滑桩的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撑腿(1)及固定在两个撑腿(1)顶部的横梁(2),所述横梁(2)上设有升降起吊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腿(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4),所述底座(4)上设有两块夹块(5)以及用于使两块夹块(5)靠近和远离的夹放操作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放操作机构(6)包括双头螺杆(61)和操作手把(62),所述双头螺杆(61)两头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双头螺杆(61)旋转设置在底座(4)上,所述双头螺杆(61)的两头分别穿设于两块夹块(5)中、并与夹块(5)螺纹连接,所述操作手把(62)与双头螺杆(6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底面上设有滑槽(41),所述夹块(5)的顶部设有滑动配合部(51),所述滑动配合部(51)滑设于滑槽(4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于滑槽(41)的两端均设有堵口块(42),所述双头螺杆(61)与各堵口块(42)旋转配合。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把(62)位于底座(4)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1)为燕尾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5)呈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腿(1)包括套杆(11)和立杆(12),所述套杆(11)的底端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立杆(12)与套杆(11)升降套接,所述套杆(11)和立杆(12)之间设有用于锁定两者的锁定机构(7),所述横梁(2)固定在各立杆(12)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7)包括锁销(71)和多个锁孔(72),所述锁孔(72)分别设于套杆(11)和立杆(12)上、并沿撑腿(1)的轴向设置,所述锁销(71)穿设于对应的锁孔(7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上设有可沿横梁(2)长度方向滑移的滑移座(8),所述升降起吊机构(3)吊设于滑移座(8)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撑腿(1)及固定在两个撑腿(1)顶部的横梁(2),所述横梁(2)上设有升降起吊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腿(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4),所述底座(4)上设有两块夹块(5)以及用于使两块夹块(5)靠近和远离的夹放操作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放操作机构(6)包括双头螺杆(61)和操作手把(62),所述双头螺杆(61)两头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双头螺杆(61)旋转设置在底座(4)上,所述双头螺杆(61)的两头分别穿设于两块夹块(5)中、并与夹块(5)螺纹连接,所述操作手把(62)与双头螺杆(6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底面上设有滑槽(41),所述夹块(5)的顶部设有滑动配合部(51),所述滑动配合部(51)滑设于滑槽(4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滑桩桩间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于滑槽(41)的两端均设有堵口块(42),所述双头螺杆(61)与各堵口块(42)旋转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沥万平杨振财王建辉鲁志刚常彦博赵刚曾彬峻王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