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水热碳化液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污泥水热碳化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高效且环保的污泥处理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利用。但是污泥水热碳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其中可能含有未反应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这些废水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否则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水热碳化液的处理方法及系统,以避免污泥水热碳化技术产生的废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水热碳化液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1)将污泥水热碳化液的ph调节至5-6,得到初调碳化液;
5、(2)将所述初调碳化液进行水解酸化反应,得到水解酸化碳化液;
6、(3)将所述水解酸化碳化液进行产甲烷反应,得到厌氧消化碳化液;
7、(4)将所述厌氧消化碳化液进行多级厌氧-好氧脱氮处理,得到脱氮碳化液;
8、(5)将所述脱氮碳化液进行除磷,得到除磷碳化液;
9、(6)将所述除磷碳化液进行树脂吸附后排放。
10、优选地,所述水解酸化反应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进行,所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接种的污泥包括垃圾渗滤液污泥,接种浓度为10-20g/l;
11、所述水解酸化反应的水力停留时间为8-24h,温度为25-45℃,ph为5
12、优选地,所述水解酸化反应中加入有机氮强化处理菌剂,接种量为所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体积的0.15%-0.25%。
13、优选地,所述有机氮强化处理菌剂包括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和/或梭状芽孢杆菌。
14、优选地,所述产甲烷反应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进行,所述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接种的污泥包括垃圾渗滤液污泥,接种浓度为10-30g/l;
15、所述产甲烷反应的水力的停留时间为6-18h,温度为25-45℃,ph为6-7.5,内循环比为10-20。
16、优选地,所述多级厌氧-好氧脱氮处理的级数≥2,其中,每级厌氧单元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3h,每级好氧单元水力的停留时间为4-8h,内回流比为0-50%。
17、优选地,所述多级厌氧-好氧脱氮处理的装置包括多级厌氧-好氧脱氮池和二沉池,所述多级厌氧-好氧脱氮池与所述二沉池的外回流比为50-100%;
18、所述厌氧消化碳化液通过多段进水的方式进入所述厌氧-好氧脱氮池,各级厌氧-好氧单元的进水配比各自独立地为0-50%。
19、优选地,所述除磷的方式包括絮凝除磷,所述絮凝除磷所用的絮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所述聚合氯化铝与所述脱氮碳化液中总磷的质量浓度比为(10-20):1。
20、优选地,所述树脂包括非极性树脂,所述非极性树脂与所述除磷碳化液中cod的质量比为(10-25):1;所述非极性树脂与所述除磷碳化液中cod的质量浓度比为(10-25):1;
21、所述非极性树脂的直径为0.3-1.25mm,平均孔径为9.0-11.0nm。
2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污泥水热碳化液的处理方法的系统,包括顺次连通的沉淀调节池、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多级厌氧-好氧脱氮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和树脂吸附池。
2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专利技术首先采用水解酸化反应,处理污泥水热碳化液中的有机氮及难降解污染物,其次进行产甲烷反应,实现了高浓度cod的初步处理,再次采用多级厌氧-好氧脱氮处理实现cod及氮的高效去除,然后通过化学除磷与多级厌氧-好氧脱氮处理配合,进一步降低悬浮物、颗粒态cod和磷,最后通过树脂吸附,进一步降低废水中cod,确保满足出水要求。
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泥水热碳化液的处理方法,将水解酸化反应、产甲烷反应、多级厌氧-好氧脱氮处理、除磷和树脂吸附处理结合,得到了特定的污泥水热碳化液处理工艺,其可以有效去除污泥水热碳化液中含有的大量有机物及氮磷化合物,排出的水质中,各项污染物浓度均符合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解决了污泥水热碳化技术产生的废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水热碳化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反应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进行,所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接种的污泥包括垃圾渗滤液污泥,接种浓度为10-20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反应中加入有机氮强化处理菌剂,接种量为所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体积的0.15%-0.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氮强化处理菌剂包括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和/或梭状芽孢杆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甲烷反应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进行,所述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接种的污泥包括垃圾渗滤液污泥,接种浓度为10-30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厌氧-好氧脱氮处理的级数≥2,其中,每级厌氧单元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3h,每级好氧单元水力的停留时间为4-8h,内回流比为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磷的方式包括絮凝除磷,所述絮凝除磷所用的絮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所述聚合氯化铝与所述脱氮碳化液中总磷的质量浓度比为(10-2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包括非极性树脂,所述非极性树脂与所述除磷碳化液中COD的质量浓度比为(10-25):1;
10.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方法的系统,包括顺次连通的沉淀调节池、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多级厌氧-好氧脱氮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和树脂吸附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水热碳化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反应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进行,所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接种的污泥包括垃圾渗滤液污泥,接种浓度为10-20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反应中加入有机氮强化处理菌剂,接种量为所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体积的0.15%-0.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氮强化处理菌剂包括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和/或梭状芽孢杆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甲烷反应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进行,所述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接种的污泥包括垃圾渗滤液污泥,接种浓度为10-30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厌氧-好氧脱氮处理的级数≥2,其中,每级厌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文达,项萌,曹伟,张雷燕,李传松,倪明明,孙福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