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技术_技高网

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8157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井筒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破碎的井筒内充填碎石,利用自然安息角使碎石在井筒及井筒下端巷道内稳定堆积,在井筒上端架设升降平台;S2、作业人员通过升降平台下降至碎石顶部,碎石对升降平台形成支撑后,对当前范围内的井筒侧壁进行支护作业;S3、提升升降平台,在井筒下端巷道中清理预设部分的碎石,使井筒内的碎石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预设距离;S4、依次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直至完成井筒中破碎部分的支护作业。该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能够安全地对井筒进行支护作业,同时施工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筒支护,具体的,涉及一种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1、矿山井下为满足通风和行人要求,需要施工大量的井筒工程,为保证施工安全和加快成井速度,目前井筒普遍使用反井钻机反掘施工。而部分矿山围岩破碎,井筒在反掘工程中或成井之后,井壁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塌落,造成实际成井断面不规则的变大,具体如图1所示。并且围岩破碎区域还有继续发展塌落的可能,为保证井筒后续的通风和行人安全,需要对井筒进行支护和梯子间安装。围岩破碎严重的井筒,实际断面会比设计断面大很多,在支护和安装过程中,如图2所示,作为人员升降和作业平台的吊盘与实际井壁间隙过大,为了给井壁进行锚网、喷浆等支护作业,作业人员需靠近井壁进行作业,而靠近井壁时,就会处于吊盘边缘,造成吊盘倾斜,既不便于施工也不安全,且井中作业时,人员高悬空中,危险性较高。

2、专利“cn104612695a”公开了一种剧烈垮塌立井井壁修复加固方法,其在垮塌的立井内进行注浆,防止井壁进一步垮塌并且为修复作业提供作业平台。但是在修复加固过程中,随着施工逐渐向下进行,需要同时对立井内凝固的注浆层采用风镐进行破碎清除,再由吊桶运出井外,导致施工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能够安全地对井筒进行支护作业,同时施工效率较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在破碎的井筒内充填碎石,利用自然安息角使碎石在井筒及井筒下端巷道内稳定堆积,在井筒上端架设升降平台;

4、s2、作业人员通过升降平台下降至碎石顶部,碎石对升降平台形成支撑后,对当前范围内的井筒侧壁进行支护作业;

5、s3、提升升降平台,在井筒下端巷道中清理预设部分的碎石,使井筒内的碎石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预设距离;

6、s4、依次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直至完成井筒中破碎部分的支护作业。

7、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在步骤s1中,在破碎的井筒内充填碎石时,碎石顶端的高度低于井筒破碎部分顶端高度1至2米。

8、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在步骤s2中,作业人员通过升降平台下降至碎石顶部后,还对碎石的顶部进行摊平作业。

9、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在步骤s3中,碎石每次向下移动1米至3米。

10、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在步骤s3中,碎石每次向下移动2米。

11、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在步骤s3中,采用铲运机在井筒下端巷道中将预设部分的碎石运输至远离所述井筒的区域。

12、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在完成井筒中破碎部分的支护作业后,还将井筒及井筒下端巷道内的全部碎石清理干净。

13、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对井筒侧壁进行支护作业包括在井壁内施工锚杆,在井壁表面施工喷浆层。

14、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在井筒上端架设升降平台包括固定设置稳车和天轮,所述天轮固定设在井筒的正上方,所述稳车上的钢丝绳在绕经所述天轮后与吊盘固定连接。

15、作为一个实施方式,作业人员在吊盘内作业时,还通过安全带与吊盘固定连接。

16、根据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通过在围岩破碎井筒中填充碎石,利用自然安息角使碎石在井筒及井筒下端巷道内稳定堆积,对井筒形成临时支护的同时,还能够对上方的升降平台形成临时支撑。当施工人员经由升降平台下入井筒中时,升降平台落在碎石的上端,受到碎石的支撑,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稳定的作业平台,后续进行钻锚杆施工等支护作业的工序时,升降平台不仅不会出现倾翻现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也能提高支护作业效率。在完成当前范围内的井筒侧壁支护作业后,在井筒下端巷道内清理部分碎石,即可使井筒内的碎石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预设距离,方便施工人员对下一区域的井筒侧壁进行支护作业。通过清理井筒下端巷道内碎石的方式,实现支护作业面的持续下降,整个清理过程中,只需要在巷道内即可完成,无需将井筒内的碎石从上方吊运至井筒外,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岩破碎井筒安全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生曾志义高金虎魏征张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