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80662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00
本技术属于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包括窗扇和窗框;窗框的窗口后侧通过铰链与窗扇相连;窗扇的外周设置有窗扇隔热条,所述窗扇隔热条的外周侧设置有外延伸凸部;窗口前侧的四周安装有T字形的窗框隔热条,窗框隔热条的后部形成有后台阶部,后台阶部的前侧安装有后胶条,所述后胶条的内侧能够与外延伸凸部搭接以阻挡水向后的流动。本方案中能够后胶条安装到窗框上,与将其安装到窗扇上的方式相比,减少了铰链和窗扇开窗位置对后胶条安装的影响,提高安装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另外,在窗框隔热条上的转角位置可以直接折弯后胶条进行安装,降低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门窗,具体涉及一种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


技术介绍

1、为提高铰链使用寿命,一些外开窗结构采用将铰链安装到门窗的室内侧的方式,来提高铰链的使用寿命。而为了实现窗户的防水密封,往往需要将中央胶条安装在平开扇的窗扇上,由于中央胶条是往往需要在门窗扇安装完成后再进行安装的,由于铰链的遮挡以及窗扇打开后的位置等因素,造成部分胶条安装到窗扇上的作业难度高、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包括窗扇和窗框;窗框的窗口后侧通过铰链与窗扇相连;窗扇的外周设置有窗扇隔热条,所述窗扇隔热条的外周侧设置有外延伸凸部;窗口前侧的四周安装有t字形的窗框隔热条,窗框隔热条的后部形成有后台阶部,后台阶部的前侧安装有后胶条,所述后胶条的内侧能够与外延伸凸部搭接以阻挡水向后的流动。

4、作为上述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的备选或补充:所述窗框隔热条的后部的内外两侧相互对称。

5、作为上述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的备选或补充:在后台阶部的前侧设置有胶条安装槽,所述后胶条嵌装在胶条安装槽内。

6、作为上述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的备选或补充:在后台阶部的后侧设置有连接足,窗框隔热条的后部通过连接足与窗框卡接连接。

7、作为上述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的备选或补充:在窗扇的前侧外周设置有前胶条,在窗框隔热条的前部设置有前台阶部,所述前台阶部与前胶条的立面搭接以阻挡水向后的流动。

8、作为上述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的备选或补充:所述前台阶部前侧的台阶面位于其后侧的台阶面的外侧方向。

9、作为上述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的备选或补充:所述窗框隔热条的前部的内外两侧相互对称。

10、作为上述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的备选或补充:前台阶部处设置有垂直于台阶面的凸棱,靠近窗扇一侧的凸棱用于阻挡水流向前流动,远离窗扇一侧的凸棱用于水流的导流。

11、作为上述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的备选或补充:所述窗框隔热条的前端面设置有向前凸起的搭接凸部,所述搭接凸部与固定窗框的前侧搭接。

12、作为上述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的备选或补充:所述窗框隔热条内设置有角码安装腔,所述角码安装腔用于插接连接角码,以实现相邻且相垂直的两个窗框隔热条的连接。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方案中的窗框隔热条不仅能够用作于隔热,同时由于其t形的结构,从而能够为后胶条的安装提供条件,本方案将一部分胶条(后胶条)安装到窗框上的方式,减少了铰链和窗扇开窗位置对后胶条安装的影响,提高安装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另外,在窗框隔热条上的转角位置可以直接折弯后胶条进行安装,降低安装难度;

15、2.本方案中前胶条和后胶条能够与窗框隔热条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形成搭接,有效的实现挡水,减少雨水浸湿铰链而发生锈蚀的情况;窗框隔热条采用阶梯式结构,能够增加排水和易清洁的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扇和窗框;窗框的窗口后侧通过铰链(5)与窗扇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隔热条(7)的后部的内外两侧相互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后台阶部(71)的前侧设置有胶条安装槽(76),所述后胶条(6)嵌装在胶条安装槽(76)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后台阶部(71)的后侧设置有连接足,窗框隔热条(7)的后部通过连接足与窗框卡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窗扇的前侧外周设置有前胶条(4),在窗框隔热条(7)的前部设置有前台阶部(72),所述前台阶部(72)与前胶条(4)的立面搭接以阻挡水向后的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台阶部(72)前侧的台阶面位于其后侧的台阶面的外侧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隔热条(7)的前部的内外两侧相互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台阶部(72)处设置有垂直于台阶面的凸棱(75),靠近窗扇一侧的凸棱(75)用于阻挡水流向前流动,远离窗扇一侧的凸棱(75)用于水流的导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隔热条(7)的前端面设置有向前凸起的搭接凸部(73),所述搭接凸部(73)与固定窗框(2)的前侧搭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隔热条(7)内设置有角码安装腔(74),所述角码安装腔(74)用于插接连接角码,以实现相邻且相垂直的两个窗框隔热条(7)的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扇和窗框;窗框的窗口后侧通过铰链(5)与窗扇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隔热条(7)的后部的内外两侧相互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后台阶部(71)的前侧设置有胶条安装槽(76),所述后胶条(6)嵌装在胶条安装槽(76)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后台阶部(71)的后侧设置有连接足,窗框隔热条(7)的后部通过连接足与窗框卡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内铰链式外平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窗扇的前侧外周设置有前胶条(4),在窗框隔热条(7)的前部设置有前台阶部(72),所述前台阶部(72)与前胶条(4)的立面搭接以阻挡水向后的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铰链式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仪岳永军田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名人居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