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以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以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80287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以及系统,基于多个场景参数定义多个场景特征,根据多个场景特征构建对应的工作场景。进一步地,根据工作梯的第一姿态以及工作场景触发工作梯的姿态优化,基于工作梯的第二姿态以及工作梯的负载定义工作梯的承载体系,根据工作梯的承载体系以及工作场景所对应的空闲空间定义支撑脚的分布方式;基于用户的高度以及目标位置所在的高度定义相对距离,根据相对距离以及工作梯所在的中心高度触发工作梯的高度调整,工作梯的承载体系随着工作梯的高度调整而动态调整,保证了工作梯的高度的自主调控,并充分考虑支撑脚的数量的影响,以便于智能管控工作梯的第二姿态、工作梯的高度以及支撑腿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作梯的,尤其涉及一种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以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作梯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并适应各种户外场景,在现有技术中,工作梯包括支撑腿和伸缩主体,多个支撑腿设置于伸缩主体的周侧,并进行人为调整,针对不同的工作场景,该工作梯采用同一套的伸缩距离以及多个支撑腿的张开,并没有对不同的工作场景进行智能化调控,无法智能管控工作梯的姿态、工作梯的高度以及支撑腿的数量,影响了工作梯在各个工作场景中的兼容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以及系统,根据工作梯的当前位置的定位检测而采集多个姿态参数;基于多个姿态参数定义工作梯的第一姿态;根据工作梯所搭载的摄像头对工作梯的周边空间进行场景检测,并采集多个场景参数,基于多个场景参数定义多个场景特征,根据多个场景特征构建对应的工作场景,针对多个场景特征进行多维度把控,从而保证了工作场景的精准性。

2、进一步地,根据工作梯的第一姿态以及工作场景触发工作梯的姿态优化,并输出工作梯的第二姿态,基于工作梯的第二姿态以及工作梯的负载定义工作梯的承载体系,根据工作梯的承载体系以及工作场景所对应的空闲空间定义支撑脚的分布方式;基于用户的高度以及目标位置所在的高度定义相对距离,根据相对距离以及工作梯所在的中心高度触发工作梯的高度调整,工作梯的承载体系随着工作梯的高度调整而动态调整,以调控支撑脚的数量,保证了工作梯的高度的自主调控,并充分考虑支撑脚的数量的影响,以便于智能管控工作梯的第二姿态、工作梯的高度以及支撑腿的数量,提高了工作梯在各个工作场景中的兼容性。

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应用于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场景;

4、所述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包括:

5、根据工作梯的当前位置的定位检测而采集多个姿态参数;

6、基于多个姿态参数定义工作梯的第一姿态;

7、根据工作梯所搭载的摄像头对工作梯的周边空间进行场景检测,并采集多个场景参数,基于多个场景参数定义多个场景特征,根据多个场景特征构建对应的工作场景;

8、根据工作梯的第一姿态以及工作场景触发工作梯的姿态优化,并输出工作梯的第二姿态,此时,工作梯的第二姿态适配该工作场景;

9、基于工作梯的第二姿态以及工作梯的负载定义工作梯的承载体系,根据工作梯的承载体系以及工作场景所对应的空闲空间定义支撑脚的分布方式;

10、基于用户的高度以及目标位置所在的高度定义相对距离,根据相对距离以及工作梯所在的中心高度触发工作梯的高度调整,工作梯的承载体系随着工作梯的高度调整而动态调整,以调控支撑脚的数量。

11、可选的,所述根据工作梯的当前位置的定位检测而采集多个姿态参数,包括:

12、定位工作梯,并采集工作梯的当前位置;

13、基于工作梯的当前位置触发对应的定位检测;

14、根据工作梯的当前位置的定检测而采集多个参数数据;

15、基于多个参数数据以及姿态维度定义姿态参数;

16、采集多个姿态参数。

17、可选的,所述基于多个姿态参数定义工作梯的第一姿态,包括:

18、定格多个姿态参数;

19、根据多个姿态参数构建多个姿态参数组合;

20、基于多个姿态参数组合定义对应的姿态特征;

21、对该姿态特征标记对应的方位;

22、关联各个工作场景态特征以及对应的方位;

23、基于各个姿态特征以及对应的方位定义工作梯的第一姿态。

24、可选的,所述根据工作梯所搭载的摄像头对工作梯的周边空间进行场景检测,并采集多个场景参数,基于多个场景参数定义多个场景特征,根据多个场景特征构建对应的工作场景,包括:

25、定格工作梯的当前位置;

26、根据工作梯的当前位置以及工作梯的工作范围定义对应的周边空间;

27、关联周边空间以及工作梯所搭载的摄像头,并根据工作梯所搭载的摄像头的定向拍摄而对工作梯的周边空间进行场景检测;

28、根据工作梯的周边空间的场景检测而采集多个场景参数;

29、关联多个场景参数,根据多个场景参数定义多个场景特征;

30、根据多个场景特征、工作梯的当前位置以及工作梯的型号构建对应的工作场景。

31、可选的,所述根据工作梯的第一姿态以及工作场景触发工作梯的姿态优化,并输出工作梯的第二姿态,此时,工作梯的第二姿态适配该工作场景,包括:

32、采集工作梯的第一姿态以及工作场景,并关联工作梯的第一姿态以及工作场景;

33、基于工作梯的第一姿态、工作场景以及优化学习模型定义对应的姿态优化逻辑;

34、对姿态优化逻辑、工作梯的第一姿态以及工作梯的型号进行匹配,并定义对应的匹配系数,若匹配系数大于预设匹配系数,则基于姿态优化逻辑触发工作梯的第一姿态的优化;

35、基于工作梯的第一姿态的优化而输出工作梯的第二姿态,此时,工作梯的第二姿态适配该工作场景。

36、可选的,所述基于工作梯的第二姿态以及工作梯的负载定义工作梯的承载体系,根据工作梯的承载体系以及工作场景所对应的空闲空间定义支撑脚的分布方式,包括:

37、定格工作梯的第二姿态;

38、关联工作梯的第二姿态以及工作梯的负载;

39、基于工作梯的第二姿态以及工作梯的负载定义工作梯的受力分析图;

40、根据工作梯的受力分析图、工作梯的型号以及工作梯的工作范围定义工作梯的承载体系。

41、可选的,所述基于工作梯的第二姿态以及工作梯的负载定义工作梯的承载体系,根据工作梯的承载体系以及工作场景所对应的空闲空间定义支撑脚的分布方式,还包括:

42、遍历工作场景,并基于工作场景的遍历而定义工作场景所对应的空闲空间;

43、关联工作梯的承载体系以及工作场景所对应的空闲空间,基于工作梯的承载体系以及工作场景所对应的空闲空间定义支撑脚的分布方式。

44、可选的,所述基于用户的高度以及目标位置所在的高度定义相对距离,根据相对距离以及工作梯所在的中心高度触发工作梯的高度调整,工作梯的承载体系随着工作梯的高度调整而动态调整,以调控支撑脚的数量,包括:

45、采集工作梯的交互信号,并根据交互信号的解析而定义对应的目标位置;

46、采集目标位置所在的高度;

47、关联用户的高度以及目标位置所在的高度;

48、基于用户的高度以及目标位置所在的高度定义相对距离;

49、根据相对距离以及工作梯所在的中心高度定义高度调整信号;根据高度调整信号触发工作梯的高度调整。

50、可选的,所述基于用户的高度以及目标位置所在的高度定义相对距离,根据相对距离以及工作梯所在的中心高度触发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场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工作梯的当前位置的定位检测而采集多个姿态参数,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个姿态参数定义工作梯的第一姿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工作梯所搭载的摄像头对工作梯的周边空间进行场景检测,并采集多个场景参数,基于多个场景参数定义多个场景特征,根据多个场景特征构建对应的工作场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工作梯的第一姿态以及工作场景触发工作梯的姿态优化,并输出工作梯的第二姿态,此时,工作梯的第二姿态适配该工作场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工作梯的第二姿态以及工作梯的负载定义工作梯的承载体系,根据工作梯的承载体系以及工作场景所对应的空闲空间定义支撑脚的分布方式,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工作梯的第二姿态以及工作梯的负载定义工作梯的承载体系,根据工作梯的承载体系以及工作场景所对应的空闲空间定义支撑脚的分布方式,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用户的高度以及目标位置所在的高度定义相对距离,根据相对距离以及工作梯所在的中心高度触发工作梯的高度调整,工作梯的承载体系随着工作梯的高度调整而动态调整,以调控支撑脚的数量,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用户的高度以及目标位置所在的高度定义相对距离,根据相对距离以及工作梯所在的中心高度触发工作梯的高度调整,工作梯的承载体系随着工作梯的高度调整而动态调整,以调控支撑脚的数量,还包括:

10.一种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系统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所述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系统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场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工作梯的当前位置的定位检测而采集多个姿态参数,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个姿态参数定义工作梯的第一姿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工作梯所搭载的摄像头对工作梯的周边空间进行场景检测,并采集多个场景参数,基于多个场景参数定义多个场景特征,根据多个场景特征构建对应的工作场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工作梯的第一姿态以及工作场景触发工作梯的姿态优化,并输出工作梯的第二姿态,此时,工作梯的第二姿态适配该工作场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梯的多场景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工作梯的第二姿态以及工作梯的负载定义工作梯的承载体系,根据工作梯的承载体系以及工作场景所对应的空闲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宇苏金武段雪允吕林澐张水平吴楠鲁一波李玥珏蔡令明陈雨崔政何鑫白冬柃许冬冬马克祥师帆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西双版纳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