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中间气囊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和一种带有车辆乘员约束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1、为了防止在侧面冲撞的情况下在两个并排布置的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过度摇摆而明显超出车辆座椅,众所周知,在两个并排布置的车辆座椅之间设置一个气囊。这种气囊也被称为中间气囊。
2、由目前的现有技术已知通过张紧带保持在原位的中间气囊。然而,使用这种张紧带是成本很高的,并且增加了空间需求以及制造成本。此外,已知在车辆座椅之间支撑在中控台上的中间气囊。与此相应地,这种中间气囊的使用只在车辆带有中控台的情况下有意义,从而其应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以简单的方式稳定中间气囊。
2、这一任务通过一种带有中间气囊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来解决,该中间气囊在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在两个并排定位的车辆座椅之间延伸,并且该中间气囊具有能充气的躯干气垫、邻接躯干气垫的能充气的头部气垫和能充气的支撑气垫,其中,躯干气垫、头部气垫和支撑气垫彼此处于流动连接,并且支撑气垫邻接躯干气垫,支撑气垫沿车辆纵向方向看在中间气囊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侧向突出,并且支撑气垫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支撑气垫在中间气囊安装且完全充气的状态下能够贴靠在相邻的车辆座椅上并且克服侧向力支撑中间气囊。
3、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支撑气垫与相邻的车辆座椅的相互作用,以简单的方式建立一个将车辆乘员保持在其座椅上的反作用力。在此,是否设有中控台是无关紧要的。
4、在此,能充气的支撑气垫
5、坐在配属有展开的中间气囊的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与支撑气垫之间在此不发生直接接触,相反地,支撑气垫仅用于在相邻的车辆座椅上建立支撑力。
6、支撑气垫可以布置成和如此之大,使得支撑气垫在中间气囊完全充气的状态下可以贴靠在相邻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上。因此,即使乘员没有施加负载,支撑气垫也能以侧向力支撑中间气囊。
7、与此相应地,支撑气垫与在躯干气垫和相邻的座椅靠背之间的距离相协调,以便能够尽可能好地支撑中间气囊。在此,座椅靠背为支撑气垫提供了稳固的支撑结构。此外,支撑垫与相邻的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的接触在车辆乘员的躯干高度上产生支撑力。
8、在此可设想的是,支撑气垫在中间气囊完全充气的状态下绝大部分贴靠在相邻的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的侧表面上。该侧表面为支撑气垫提供了足够大的面积并且特别适合于建立支撑力,因为其表面通常面向应建立侧向力的方向。
9、躯干气垫、头部气垫和支撑气垫可以分别由一个或多个独立的裁剪部分组成。
10、如果这些垫由一个独立的裁剪部分组成,则可简化整个中间气囊的设计和制造。
11、如果这些垫由多个裁剪部分组成,则在设计和具体适应相应要求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
12、各独立的裁剪部分也允许一种模块式组合部件,从而例如根据在其中应使用中间气囊的车辆内部空间,将适配的支撑气垫作为独立的裁剪部分附加到标准化的躯干气垫和头部气垫上。
13、优选地,躯干气垫在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可以具有周边接缝,该周边接缝沿着下部部分竖直向下地指向、沿着上部部分竖直向上地指向、并且沿着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分别向前和向后地指向。这在中间气囊充气时证明是特别有利的,并且同时也对支撑力从支撑气垫经由躯干气垫向车辆乘员的传递产生积极的作用。换句话说,躯干气垫竖直“直立”地定向。
14、有利地,躯干气垫具有扁平的垫形状和指向各车辆侧面的朝向相反的各扁平侧,其中,头部气垫安装在一个扁平侧上,而支撑气垫安装在相反的扁平侧上。
15、扁平侧在此不应被理解为平坦的,然而,它比躯干气垫的其余侧面(例如上侧和下侧)更加扁平。
16、朝向相反的扁平侧允许在其中一侧上面状地支撑车辆乘员,并且借助于紧固在扁平侧上的头部气垫稳定其头部。
17、朝向相反的扁平侧提供了将支撑气垫在扁平侧上自由定位的可能性,由此可以使所述位置最佳地适配于要求和相邻的车辆座椅。
18、优选地,在中间气囊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支撑气垫在侧视图中完全位于躯干气垫的外周之内。这也对如下情况产生积极的作用,即,将通过支撑气垫施加的侧向力尽可能集中引入到躯干气垫中并且由此支撑车辆乘员。
19、在中间气囊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头部气垫可以在躯干气垫的上半部中紧固在该躯干气垫上,并且从躯干气垫开始倾斜向上且远离躯干气垫地在侧视图中延伸超过躯干气垫的上端部。
20、躯干气垫和头部气垫的这种布置以及头部气垫的走向确保,在侧面冲撞的情况下,不仅车辆乘员的躯干通过躯干气垫侧向地支撑,而且头部也通过头部气垫侧向地支撑。
21、有利地,头部气垫在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在侧视图中与躯干气垫相交的区域中具有一个宽度,该宽度至少相当于躯干气垫在该区域中的宽度。宽度是沿车辆纵向方向测量的。由此,头部气垫可以完全在整个宽度上支撑在躯干气垫上,并且在斜向冲撞的情况下也能保护车辆乘员。
22、优选地,在中间气囊完全充气的状态下,支撑气垫可以具有扁平球体的形状,其中,扁平侧面向躯干气垫。
23、支撑气垫的相反的侧面面向相邻的车辆座椅,特别是面向相邻的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
24、支撑气垫的扁平球体形状使得可以实现将力面状地向两侧传递。
25、优选地,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可以包括车辆座椅的靠背,中间气囊安置在该靠背中,并且中间气囊从该靠背的侧表面出来,其中,躯干气垫在充气的状态下侧向地贴靠在该侧表面上,特别是其中,头部气垫沿着靠背的上边缘延伸至头枕。
26、在此,靠背提供用于紧固整个中间气囊的稳固的结构并且提供足够的空间,以便安置中间气囊。
27、由于躯干气垫在充气的状态下侧向地贴靠在侧表面上,在躯干气垫展开的情况下,车辆乘员在侧面冲撞的情况下就已经通过支撑气垫直接支撑。
28、在中间气囊完全充气的状态下,支撑气垫的体积可以介于躯干气垫的体积的20%与50%之间。与此相应地,支撑气垫在完全充气的中间气囊的总体积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然而该份额足以能够实现相关的支撑作用。
29、此外,开头所述的任务通过一种车辆来解决,该车辆带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和两个并排布置的车辆座椅,这些车辆座椅分别具有靠背,其中,在靠背之一中安置中间气囊,并且其中,中间气囊在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的宽度被选择为,使得躯干气垫贴靠在靠背的一个(其中安置有中间气囊的)侧表面上,并且支撑气垫贴靠在毗邻的车辆座椅的侧表面上。
30、关于所产生的优点,参照上文的阐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带有中间气囊(16)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该中间气囊在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在两个并排定位的车辆座椅(12、13)之间延伸,并且该中间气囊具有能充气的躯干气垫(22)、邻接躯干气垫(22)的能充气的头部气垫(24)和能充气的支撑气垫(26),其中,躯干气垫(22)、头部气垫(24)和支撑气垫(26)彼此处于流动连接,并且支撑气垫(26)邻接躯干气垫(22),支撑气垫沿车辆纵向方向看在中间气囊(16)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侧向突出,并且支撑气垫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支撑气垫在中间气囊(16)安装且完全充气的状态下能够贴靠在相邻的车辆座椅(13)上并且克服侧向力支撑中间气囊(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气垫(26)的布置和大小使得支撑气垫(26)在中间气囊(16)完全充气的状态下能够贴靠在相邻的车辆座椅(13)的靠背(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躯干气垫(22)、头部气垫(24)和支撑气垫(26)分别由一个或多个独立的裁剪部分(28、30、46、48、64、66)组成。
4.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躯干气垫(22)具有扁平的垫形状并且具有指向各车辆侧面的朝向相反的各扁平侧(42、44),其中,头部气垫(24)安装在一个扁平侧(42)上,而支撑气垫(26)安装在相反的扁平侧(44)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中间气囊(16)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支撑气垫(26)在侧视图中完全位于躯干气垫(22)的外周之内。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中间气囊(16)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头部气垫(24)在躯干气垫(22)的上半部(60)中紧固在该躯干气垫上,并且从躯干气垫(22)开始倾斜向上且远离该躯干气垫地在侧视图中延伸超过躯干气垫(22)的上端部(62)。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头部气垫(24)在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在侧视图中与躯干气垫(22)相交的区域(58)中具有沿车辆纵向方向测量的宽度(B),该宽度至少相当于躯干气垫(22)在该区域中的宽度。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中间气囊(16)完全充气的状态下,支撑气垫(26)具有扁平球体的形状,其中,一个扁平侧(70)面向躯干气垫(22)。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辆乘员约束系统(10)包括车辆座椅(12)的靠背(14),中间气囊(16)安置在该靠背中,并且中间气囊从该靠背的侧表面(18)出来,其中,躯干气垫(22)在充气的状态下侧向地贴靠在该侧表面(18)上,特别是其中,头部气垫(24)沿靠背(14)的上边缘延伸至头枕(63)。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中间气囊(16)完全充气的状态下,支撑气垫(26)的体积介于躯干气垫(22)的体积的20%与50%之间。
12.车辆,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10)和两个并排布置的车辆座椅(12、13),这些车辆座椅分别具有靠背(14、15),其中,在其中一个靠背(14)中安置中间气囊(16),并且中间气囊(16)在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的宽度被选择为,使得躯干气垫(22)贴靠在靠背(14)的一个侧表面(18)上,中间气囊(16)安置在该侧表面中,并且支撑气垫(26)贴靠在毗邻的车辆座椅(13)的一个侧表面(2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中间气囊(16)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该中间气囊在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在两个并排定位的车辆座椅(12、13)之间延伸,并且该中间气囊具有能充气的躯干气垫(22)、邻接躯干气垫(22)的能充气的头部气垫(24)和能充气的支撑气垫(26),其中,躯干气垫(22)、头部气垫(24)和支撑气垫(26)彼此处于流动连接,并且支撑气垫(26)邻接躯干气垫(22),支撑气垫沿车辆纵向方向看在中间气囊(16)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侧向突出,并且支撑气垫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支撑气垫在中间气囊(16)安装且完全充气的状态下能够贴靠在相邻的车辆座椅(13)上并且克服侧向力支撑中间气囊(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气垫(26)的布置和大小使得支撑气垫(26)在中间气囊(16)完全充气的状态下能够贴靠在相邻的车辆座椅(13)的靠背(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躯干气垫(22)、头部气垫(24)和支撑气垫(26)分别由一个或多个独立的裁剪部分(28、30、46、48、64、66)组成。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躯干气垫(22)在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具有周边接缝(32),该周边接缝沿着下部部分(34)竖直向下地指向、沿着上部部分(36)竖直向上地指向并且沿着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38、40)分别向前和向后地指向。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躯干气垫(22)具有扁平的垫形状并且具有指向各车辆侧面的朝向相反的各扁平侧(42、44),其中,头部气垫(24)安装在一个扁平侧(42)上,而支撑气垫(26)安装在相反的扁平侧(44)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中间气囊(16)安装且充气的状态下,支撑气垫(26)在侧视图中完全位于躯干气垫(22)的外周之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谢勒,
申请(专利权)人:ZF汽车业德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