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7933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6: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涉及医疗防护技术领域,包括防护帽主体,所述防护帽主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护机构,所述支护机构包括下支护板,所述下支护板的外表面开设有转动孔,所述下支护板的顶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本技术通过下支护板、滑槽、第一支撑杆、上支护板、垫板、围护架、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滑杆、伸缩弹簧、连接把手、第二滑杆和弹力围带配合设置,从而实现了本技术通过第一支撑杆对患者脖子的支撑,使患者头部只能转向不能进行歪斜,有效的避免了发病时脖子过度的歪斜抽搐,致使脖颈处受压迫导致患者不能顺畅呼吸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提升了本装置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防护,具体是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


技术介绍

1、癫痫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

2、根据专利号为cn22042402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包括外部头套以及设置于外部头套外部的护眼组件,护眼组件包括弹性绳以及眼罩,两个弹性绳一端分别与眼罩两端固定连接。本技术便于对防咬组件进行安装以及拆卸,不使用时便于消毒清洗。

3、上述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虽然便于对防咬组件进行拆装清洗,但是癫痫患者在发病时往往脖子会不由自主的过度歪斜抽搐,脖子在抽搐歪斜的过程中脖颈处会受到压迫导致患者不能顺畅的呼吸,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包括防护帽主体,所述防护帽主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护机构,所述支护机构包括下支护板,所述下支护板的外表面开设有转动孔,所述下支护板的顶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护板,所述下支护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围护架。

3、进一步的,所述围护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力围带,所述弹力围带远离第二连接块的一端和围护架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和第一滑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远离第一滑杆的一端和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把手,所述连接把手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外表面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滑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帽主体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和转动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

7、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转杆,所述螺纹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筒,所述第一滑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咬合底板,所述咬合底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板。

9、进一步的,所述咬合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筒,所述第二滑筒的外表面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外表面和第三支撑杆螺纹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通过下支护板、滑槽、第一支撑杆、上支护板、垫板、围护架、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滑杆、伸缩弹簧、连接把手、第二滑杆和弹力围带配合设置,通过将围护架围护至癫痫患者背后腋下位置,以及通过将第二滑杆经过第一连接块滑进第二连接块内部,从而使弹力围带围护至患者的胸前,从而实现了本技术通过第一支撑杆对患者脖子的支撑,使患者头部只能转向不能进行歪斜,有效的避免了发病时脖子过度的歪斜抽搐,致使脖颈处受压迫导致患者不能顺畅呼吸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提升了本装置的安全性能,使患者的生命得到保障。

12、2、本技术通过第一螺纹杆、螺纹块、第二螺纹杆、螺纹转杆、支撑板、第一滑筒、第二支撑杆、咬合底板、橡胶板、第三支撑杆、第二滑筒和第三螺纹杆的配合设置,通过同时转动两处第一螺纹杆有效的使支撑板进行水平移动,通过转动第三螺纹杆能够有效的带动咬合底板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性能够根据不同患者人群的头部大小,来自由调节装置的位置,使癫痫患者在使用本装置时更加的舒适,进一步的使本装置更具有灵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包括防护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护机构(2),所述支护机构(2)包括下支护板(201),所述下支护板(201)的外表面开设有转动孔(202),所述下支护板(201)的顶面开设有滑槽(203),所述滑槽(20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04),所述第一支撑杆(204)远离滑槽(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护板(205),所述下支护板(2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垫板(206),所述垫板(20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围护架(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架(2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08),所述第一连接块(20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09),所述第二连接块(20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力围带(4),所述弹力围带(4)远离第二连接块(209)的一端和围护架(20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0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210),所述第一滑杆(210)的外表面套接有伸缩弹簧(211),所述伸缩弹簧(211)的一端和第一滑杆(210)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211)远离第一滑杆(210)的一端和第一连接块(20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2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把手(212),所述连接把手(2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213),所述第二滑杆(213)的外表面与第一连接块(208)和第二连接块(209)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螺纹杆(301),所述第一螺纹杆(301)的外表面和转动孔(20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0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3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30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03),所述第二螺纹杆(30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转杆(304),所述螺纹转杆(30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3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筒(306),所述第一滑筒(30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307),所述第二支撑杆(3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咬合底板(308),所述咬合底板(30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板(30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底板(30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310),所述第三支撑杆(310)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筒(311),所述第二滑筒(311)的外表面和支撑板(30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筒(31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312),所述第三螺纹杆(312)的外表面和第三支撑杆(310)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包括防护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护机构(2),所述支护机构(2)包括下支护板(201),所述下支护板(201)的外表面开设有转动孔(202),所述下支护板(201)的顶面开设有滑槽(203),所述滑槽(20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04),所述第一支撑杆(204)远离滑槽(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护板(205),所述下支护板(2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垫板(206),所述垫板(20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围护架(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架(2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08),所述第一连接块(20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09),所述第二连接块(20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力围带(4),所述弹力围带(4)远离第二连接块(209)的一端和围护架(20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0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210),所述第一滑杆(210)的外表面套接有伸缩弹簧(211),所述伸缩弹簧(211)的一端和第一滑杆(210)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211)远离第一滑杆(210)的一端和第一连接块(20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癫痫患者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2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把手(212),所述连接把手(2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大邑望县中医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