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运输的,尤其是涉及一种供热管道移动用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1、供热管道又称为热力管网,是属于压力管道的一类,将锅炉生产的热能,通过蒸汽、热水等输送到室内用热设备,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供热管道最常见的是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供热管道内部流通的介质有热水和蒸汽两种,供热管道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一般需要将其运输到合适的位置。
2、例如公告号为:cn221233793u的一种水利施工用管道运输装置,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安装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栓。该水利施工用管道运输装置,当需要运输的水利施工用管道长度较短时,可直接将管道固定在两个安装框顶部,当管道长度较长时,可先将螺栓拆下,并向右拉动右侧安装框,漏出延伸板,在延伸板的延长下,可调大两个安装框之间的距离,即可在两个安装框的顶部固定连接较长的管道,扩大了整体运输装置的适用范围。
3、上述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计两个呈上下分布的半环形固定块对管道进行固定,但是不方便对不同宽度的管道进行夹持固定,且不方便不同身高的使用人员推动运输装置,适用性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
2、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热管道移动用运输装置,能够解决上述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计两个呈上下分布的半环形固定块对管道进行固定,但是不方便对不同宽度的管道进行夹持固定,且不方便不同身高的使用人员推动运输装置,适用性有限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供热管道移动用运输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侧板,所述底板和侧板的底部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两组滚轮,所述底板的顶部远离侧板的一侧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一侧设有推动把手,所述底板和侧板的顶部均设有安装板,两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中心处均设有下夹板,两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均设有按压机构,两组所述按压机构的底部均设有上夹板。
4、可选的,所述底板的左侧开设有底板槽,所述底板槽内腔顶部设有底板电机,所述底板电机的左侧动力输出端设有底板丝杆,所述底板槽内腔底部设有固定杆,所述侧板的右侧设有连接板。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两组按压机构之间的距离,便于对不同长度的管道进行固定安装。
6、可选的,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在底板槽内,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右侧设有转动板,所述底板丝杆螺接在转动板上,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右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杆贯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在固定杆上。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底板电机带动连接板进行移动。
8、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设置在底板的顶部右侧,所述升降板的右侧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腔顶部设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设有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升降槽呃逆,所述升降丝杆上螺接有与升降槽相适配的升降滑板,所述升降滑板滑动连接在升降槽内,所述推动把手包括推动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推动把手的高度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人员。
10、可选的,所述升降滑板的右侧与推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的右侧设有两组圆形握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人员进行抓握。
12、可选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按压板,所述按压板设置在安装板的顶部左侧,所述按压板的右侧开设有按压槽,所述按压槽内腔顶部设有按压电机,所述按压电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设有按压丝杆,所述按压丝杆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按压槽内,所述按压丝杆上螺接有与按压槽相适配的按压滑板,所述按压滑板滑动连接在按压槽内,所述按压滑板的右侧设有移动板,所述上夹板的顶部与移动板固定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上夹板的高度,与下夹板相配合对不同宽度的管道进行夹持固定。
14、可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右侧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板,限位滑板的左侧与移动板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移动板进行限位。
1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按压机构带动上夹板上下移动,与下夹板相配合,可以对不同宽度的管道进行夹持固定,启动升降机构可以自由的调节推动把手的高度,便于不同身高的使用人员推动运输装置,适用性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热管道移动用运输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设有侧板(2),所述底板(1)和侧板(2)的底部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两组滚轮(3),所述底板(1)的顶部远离侧板(2)的一侧设有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的一侧设有推动把手(5),所述底板(1)和侧板(2)的顶部均设有安装板(6),两组所述安装板(6)的顶部中心处均设有下夹板(7),两组所述安装板(6)的顶部均设有按压机构(8),两组所述按压机构(8)的底部均设有上夹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管道移动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左侧开设有底板槽(101),所述底板槽(101)内腔顶部设有底板电机(102),所述底板电机(102)的左侧动力输出端设有底板丝杆(103),所述底板槽(101)内腔底部设有固定杆(104),所述侧板(2)的右侧设有连接板(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热管道移动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01)滑动连接在底板槽(101)内,所述连接板(201)的顶部右侧设有转动板(202),所述底板丝杆(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管道移动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板(401),所述升降板(401)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右侧,所述升降板(401)的右侧开设有升降槽(402),所述升降槽(402)内腔顶部设有升降电机(403),所述升降电机(403)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设有升降丝杆(404),所述升降丝杆(404)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升降槽(402)呃逆,所述升降丝杆(404)上螺接有与升降槽(402)相适配的升降滑板(405),所述升降滑板(405)滑动连接在升降槽(402)内,所述推动把手(5)包括推动板(5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供热管道移动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滑板(405)的右侧与推动板(501)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501)的右侧设有两组圆形握把(5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管道移动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8)包括按压板(801),所述按压板(801)设置在安装板(6)的顶部左侧,所述按压板(801)的右侧开设有按压槽(802),所述按压槽(802)内腔顶部设有按压电机(803),所述按压电机(803)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设有按压丝杆(804),所述按压丝杆(804)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按压槽(802)内,所述按压丝杆(804)上螺接有与按压槽(802)相适配的按压滑板(805),所述按压滑板(805)滑动连接在按压槽(802)内,所述按压滑板(805)的右侧设有移动板(806),所述上夹板(9)的顶部与移动板(806)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供热管道移动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的顶部右侧设有限位板(807),所述限位板(807)的左侧开设有限位槽(808),所述限位槽(808)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板(809),限位滑板(809)的左侧与移动板(806)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管道移动用运输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设有侧板(2),所述底板(1)和侧板(2)的底部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两组滚轮(3),所述底板(1)的顶部远离侧板(2)的一侧设有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的一侧设有推动把手(5),所述底板(1)和侧板(2)的顶部均设有安装板(6),两组所述安装板(6)的顶部中心处均设有下夹板(7),两组所述安装板(6)的顶部均设有按压机构(8),两组所述按压机构(8)的底部均设有上夹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管道移动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左侧开设有底板槽(101),所述底板槽(101)内腔顶部设有底板电机(102),所述底板电机(102)的左侧动力输出端设有底板丝杆(103),所述底板槽(101)内腔底部设有固定杆(104),所述侧板(2)的右侧设有连接板(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热管道移动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01)滑动连接在底板槽(101)内,所述连接板(201)的顶部右侧设有转动板(202),所述底板丝杆(103)螺接在转动板(202)上,所述连接板(201)的底部右侧设有固定板(203),所述固定杆(104)贯穿固定板(203),所述固定板(203)滑动连接在固定杆(10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管道移动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板(401),所述升降板(401)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右侧,所述升降板(401)的右侧开设有升降槽(402),所述升降槽(40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燕龙,陈波凯,李鹏,高锋,王思伟,苏浩,刘栋,石志峰,杨琛,胡鹏,武海平,岳鹏举,亓荣集,郭泽梦,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