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97802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步骤包括:(1)将过渡金属盐和咪唑类配体混合加入助溶剂内搅拌得到混合溶液,静置沉淀后将沉淀物进行离心和洗涤处理,得到过渡金属配合物;(2)将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下,将步骤S1得到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在管式炉中进行高温碳化得到碳化MOF改性材料;(3)在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将碳化MOF改性材料与有机溶剂搅拌混合,静置后,将混合溶液滴加在锂箔表面,即可得到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可以低成本对锂金属改性,解决现有锂金属负极在循环过程中存在的枝晶生长,库伦效率低下等问题,促进离子和电子传输,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金属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锂金属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的储能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锂金属电池是以锂金属为负极的化学电源,它具备高理论容量和低电化学电位,因此被认为是实现高能量密度储能的理想选择。然而液态电解质的分解会促使sei生成,而sei的性质直接影响锂金属负极的可逆性和电池的性能,sei的形成过程复杂且难以控制,容易导致锂金属负极的粉化和枝晶生长等问题。而且锂金属在电镀和剥离过程中容易出现体积变化和枝晶生长等问题,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和安全风险增加。近年来,随着对锂金属电池研究的不断深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进展。例如,通过优化电解质设计和sei工程,提高了锂金属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通过开发新型锂金属负极材料和优化沉积/剥离过程,提高了锂金属负极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目前锂金属电池的研究更加注重高性能电解质材料的开发、sei的稳定机制优化以及锂金属负极材料的创新设计等方面。锂负极改性尚未关注到与锂金属上离子和电子的传输,以此促进氧化还原反应,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提出一种可以在锂金属上添加改性材料促进离子和电子传输且利用简易且低沉本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可以低成本对锂金属改性,解决现有锂金属负极在循环过程中存在的枝晶生长,库伦效率低下等问题,促进离子和电子传输,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安全性能。

<p>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将混合金属盐溶液和咪唑类配体混合加入助溶剂内搅拌得到混合溶液,静置沉淀后将沉淀物进行离心和洗涤处理,得到双金属mof,混合金属盐包括锌盐及至少一种其他金属盐,其他金属盐中的金属在高温下能催化无定形碳石墨化;

4、s2.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下,将步骤s1得到的双金属mof在惰性氛围中高温碳化得到碳化mof改性材料,碳化温度为400~600℃;

5、s3.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将碳化mof改性材料分散在有机溶剂中,搅拌静置后,将混合溶液均匀滴加在锂箔表面,即可得到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

6、所述步骤s1中

7、所述其他金属盐中的金属选自fe、mn、co、ni、cu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锌盐与ni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0.98~2.21,所述锌盐与fe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0.55~1.65,所述锌盐与mn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1.5~3.00,所述锌盐与cu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2.27~4.01,所述锌盐与co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0.98~2.21。

8、所述咪唑类配体包括咪唑、2-甲基咪唑、2-乙基咪唑、2-硝基咪唑及苯并咪唑中的至少一种;

9、所述助溶剂选自水、甲醇、乙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所述步骤s1中锌盐与咪唑类配体的摩尔比为1:14.49~21.73,所述混合溶液的浓度为0.5mg/ml~2mg/ml。

11、所述步骤s1中搅拌时间为3h-5h,静置沉淀时间为12-24h,以8000-14000rpm的转速离心。

12、所述步骤s2中高温碳化时,升温速度为2℃/min-4℃/min,升温区间为400℃-800℃,碳化保温时间为2h-6h;过渡金属配合物中高温烧结前需充分在玛瑙砂浆中研磨,时间为40-60min。

13、所述步骤s3中有机溶剂为dme、dol、ec、dec中的至少一种,碳化mof改性材料的浓度为0.01-0.05mg/ml;搅拌时间为12-24h,静置时间为12-24h;锂箔体积为10μl~150μl。

14、一种如所述的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包括锂箔和锂箔表面的碳化mof包覆层,所述改性材料的孔道孔径为0.5nm至1nm,颗粒粒径为100nm至500nm,比表面积为100m2/g至200m2/g。

15、一种负极极片,包含所述的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

16、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所述的负极极片。

1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的,用于锂金属电池上,将碳化mof材料滴加在锂箔上。与未改性锂箔相比,改性锂箔由于引入了碳化mof改性材料使得其有着更好的电解液亲和性,能够很好的让离子进行脱溶剂化;此外,mof改性材料中含有丰富亲锂元素和纳米孔道,其中亲锂元素可以减少锂离子的迁移能垒,纳米孔道则可以均化锂离子流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由于碳化的功效,能够显著的增强锂箔表面的电子电导率,极大增强了sei膜有益成分的构成,使得离子电子双导电层被构筑;在协同作用下,锂金属负极能够实现均匀的沉积和剥离过程,从而避免了锂枝晶的生长,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影响较小,基于这一改性锂箔的金属锂电池展示出良好的循环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锌盐与咪唑类配体的摩尔比为1:14.49~21.73,所述混合溶液的浓度为0.5mg/ml~2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搅拌时间为3h-5h,静置沉淀时间为12-24h,以8000-14000rpm的转速离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高温碳化时,升温速度为2℃/min-4℃/min,升温区间为400℃-800℃,碳化保温时间为2h-6h;过渡金属配合物中高温烧结前需充分在玛瑙砂浆中研磨,时间为40-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有机溶剂为DME、DOL、EC、DEC中的至少一种,碳化MOF改性材料的浓度为0.01-0.05mg/ml;搅拌时间为12-24h,静置时间为12-24h;锂箔体积为10μl~150μl。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包括锂箔和锂箔表面的碳化MOF改性材料包覆层,所述碳化MOF改性材料的孔道孔径为0.5nm至1nm,颗粒粒径为100nm至500nm,比表面积为100m2/g至200m2/g。

8.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

9.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极极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mof负极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锌盐与咪唑类配体的摩尔比为1:14.49~21.73,所述混合溶液的浓度为0.5mg/ml~2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搅拌时间为3h-5h,静置沉淀时间为12-24h,以8000-14000rpm的转速离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高温碳化时,升温速度为2℃/min-4℃/min,升温区间为400℃-800℃,碳化保温时间为2h-6h;过渡金属配合物中高温烧结前需充分在玛瑙砂浆中研磨,时间为40-60mi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宁李兆槐李孟俊陈思马婷婷李煜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