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糖益肾方中药制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降糖护肾、抗衰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患者中一种重要且极具危害性的微血管并发症,同时也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诱因。临床上,dkd的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 rate,gfr)进行性下降,最终可能进展为esrd。流行病学研究揭示,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在逐年攀升。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预测,到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7亿,而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患病率亦随之不断上升。在中国,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住院率从2010年的3.58%上升到了2017年的4.95%,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目前,dkd的临床治疗包括药物以及非药物治疗两方面,非药物治疗涵盖生活方式的干预、减重、戒烟、限酒、降压和调脂等措施。经典的治疗药物则主要依赖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然而,由于现有药物的治疗效果尚不确切且副作用较为明显,因此,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对于改善dkd患者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现代医学认为,dkd的发病机制颇为复杂,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和自噬等多个方面。因此,相较于单一靶点的药物,中医药凭借其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多系统和多时限的整体动态微调、早调作用,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包括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和调节细胞自噬
3、在中医学中,消渴的基本病机被归结为阴虚燥热。其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病变主要涉及肺、胃和肾三个脏腑,尤以肾为关键。三者之间互相影响,同时又各有侧重。肺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若燥热伤肺,则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从而使小便频繁且量多。肺失布津则口渴多饮。若燥热伤及脾胃,则胃火织盛,脾阴不足,导致口渴多饮,多食善饥;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下流注于小便,则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亏耗,则形体日渐消瘦。若消渴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脏腑器官受损,从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或中风昏迷等兼症。中医药在改善dk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阻断dkd病程进展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施治,中医药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蛋白尿、消除水肿,还能通过外治法延缓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程,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降糖护肾、抗衰老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中药组合物制剂,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安全性高且在药效实验中表现出降糖护肾、抗衰老的疗效,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dkd)。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降糖护肾、抗衰老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组方组成:生地黄提取物3~4份、山茱萸提取物2~3份、藤茶提取物3~4份、黄精提取物3~4份、桑黄提取物3~4份、茯苓提取物3~4份、山药提取物3~5份和黄连提取物1份。
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降糖护肾、抗衰老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生地黄、山茱萸、藤茶、黄精、桑黄、茯苓、山药和黄连的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5、(1)将生地黄实体破碎,加入6~10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1h,去渣取药汁合并滤液,滤液在70~90℃条件下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冷冻真空干燥,粉碎过六号筛,得到生地黄提取物粉末;
6、(2)将山茱萸破碎,加入6~10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1h,去渣取药汁合并滤液,滤液在70~90℃条件下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冷冻真空干燥,粉碎过六号筛,得到山茱萸提取物粉末;
7、(3)将藤茶加入6~10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1h,去渣取药汁合并滤液,滤液在70~90℃条件下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冷冻真空干燥,粉碎过六号筛,得到藤茶提取物粉末;
8、(4)将黄精加入6~10倍量水煎煮1~2次,每次1h,去渣取药汁合并滤液,滤液在70~90℃条件下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冷冻真空干燥,粉碎过六号筛,得到黄精提取物粉末;
9、(5)将桑黄加入6~10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1h,去渣取药汁合并滤液,滤液在70~90℃条件下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冷冻真空干燥,粉碎过六号筛,得到桑黄提取物粉末;
10、(6)将茯苓加入6~10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1h,去渣取药汁合并滤液,滤液在70~90℃条件下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冷冻真空干燥,粉碎过六号筛,得到茯苓提取物粉末;
11、(7)将山药加入6~10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1h,去渣取药汁合并滤液,滤液在70~90℃条件下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冷冻真空干燥,粉碎过六号筛,得到山药提取物粉末;
12、(8)将黄连加入5~10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1h,去渣取药汁合并滤液,滤液在70~90℃条件下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冷冻真空干燥,粉碎过六号筛,得到黄连提取物粉末;
13、最后将生地黄、山茱萸、藤茶、黄精、桑黄、茯苓、山药和黄连的这8种提取物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降糖护肾、抗衰老的中药组合物制剂,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包括上述中药组合物和适量的其他原料。
15、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为片剂、咀嚼片、粉剂、散剂、颗粒剂、冲剂、胶囊剂、膏剂、丸剂或液体制剂。
16、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还包括食品添加剂。
17、生地黄,学名rehmanniae radix,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libosc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糖护肾、抗衰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组方组成:生地黄提取物3~4份、山茱萸提取物2~3份、藤茶提取物3~4份、黄精提取物3~4份、桑黄提取物3~4份、茯苓提取物3~4份、山药提取物3~5份和黄连提取物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糖护肾、抗衰老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生地黄、山茱萸、藤茶、黄精、桑黄、茯苓、山药和黄连的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糖护肾、抗衰老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包括上述中药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降糖护肾、抗衰老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为片剂、粉剂、颗粒剂、冲剂、胶囊剂、膏剂、丸剂或液体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降糖护肾、抗衰老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还包括食品添加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糖护肾、抗衰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组方组成:生地黄提取物3~4份、山茱萸提取物2~3份、藤茶提取物3~4份、黄精提取物3~4份、桑黄提取物3~4份、茯苓提取物3~4份、山药提取物3~5份和黄连提取物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糖护肾、抗衰老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生地黄、山茱萸、藤茶、黄精、桑黄、茯苓、山药和黄连的提取物通过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萍,马青,张焱新,陈方明,骆启晗,徐志伟,黄朔,邱将,闫鸿豪,陈敏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