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水池联合运用的溢流管路布置,具体涉及一种多水池联用的溢流管路。
技术介绍
1、在厂区内为了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常会在厂区中布设多个钢筋砼蓄水池,各钢筋砼蓄水池中水池溢流管、泄空管均依照设计要求布置,水池溢流管进口布置于水池顶部设计溢流水位高程,水池泄空管进口位于集水坑内,泄空管布置于水池底板高程以下,各单池溢流管、泄空管依据自身功能要求分别排出厂区。
2、目前虽然通过在各钢筋砼蓄水池中单独布设溢流管以及泄空管,可以满足各水池的相应的泄空或溢流需求,但是由于多水池组合运行下各池溢流、泄空管自成体系布置,管道总长度大,两管水平净距、垂直交叉净距需要满足规范要求,导致各池之间占地宽度较大,管线基础处理相互影响,工程量大,管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溢流管道以及泄空管道总长,降低管道交叉次数,节约管道、管基处理等投资,节约各水池之间工程占地的多水池联用的溢流管路。
3、(二)技术方案
4、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水池联用的溢流管路,包括水池一,所述水池一一侧布设有水池二,所述水池一另一侧布设有水池三,所述水池三一侧布设有水池四,所述水池一、所述水池二、所述水池三以及所述水池四的溢流口处分别安装有一根单池溢流管,所述水池一、所述水池二、所述水池三以及所述水池四的泄空口处分别安装有一根单池泄空管,各所述单池泄空管的排水口处
5、进一步的,所述水池一、所述水池二、所述水池三以及所述水池四上的所述单池泄空管处分别安装有一个泄空阀井,所述单池泄空管上位于所述泄空阀井内安装有蝶阀。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所述蝶阀的开度,可以控制各池中的泄空水流量。
7、进一步的,所述水池一上的所述单池溢流管与所述水池二上的所述单池溢流管通过等径三通相连。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所述水池一与所述水池二内的水在单池溢流时可以通过溢流干管、泄空干管排出。
9、进一步的,所述水池三上的所述单池溢流管与所述水池四上的所述单池溢流管通过等径三通相连。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所述水池三与所述水池四内的水在单池溢流时可以通过溢流干管、泄空干管排出。
11、进一步的,所述水池一上的所述单池泄空管与所述水池二上的所述单池泄空管交叉部位还安装有镇墩一。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镇墩一主要用于对所述水池一与所述水池二之间的所述单池泄空管交叉部位进行防护。
13、进一步的,所述水池三与所述水池四之间的所述单池溢流管交叉部还安装有镇墩二。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镇墩二主要用于对所述水池三与所述水池四之间的所述单池溢流管交叉部位进行防护。
15、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干管与所述泄空干管之间通过等径三通相连。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溢流干管可以将单池或多池的溢流水便捷排入到所述泄空干管内,并最终由所述泄空干管排出。
17、进一步的,所述单池泄空管与对应的所述蝶阀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单池泄空管贯穿所述泄空阀井。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确保所述蝶阀在所述单池泄空管上的可靠安装固定。
19、(三)有益效果
20、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为解决目前虽然通过在各钢筋砼蓄水池中单独布设溢流管以及泄空管,可以满足各水池的相应的泄空或溢流需求,但是由于多水池组合运行下各池溢流、泄空管自成体系布置,管道总长度大,两管水平净距、垂直交叉净距需要满足规范要求,导致各池之间占地宽度较大,管线基础处理相互影响,工程量大,管理不便的问题,本技术在溢流水与事故检修时泄空水基本不同频发生的前提下,通过将水池一与水池二之间、水池三与水池四之间的单池溢流管分别借助竖向布设的溢流干管,来将单池溢流管与泄空干管接通,这样设计使得厂区内各水池在使用时可以借助泄空干管来同时实现各水池中溢流水或泄空水的排出,不仅有效减少了溢流管道以及泄空管道总长,降低管道交叉次数,而且节约了管道、管基处理等投资,同时节约各水池之间工程占地,方便管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水池联用的溢流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一(1),所述水池一(1)一侧布设有水池二(4),所述水池一(1)另一侧布设有水池三(8),所述水池三(8)一侧布设有水池四(6),所述水池一(1)、所述水池二(4)、所述水池三(8)以及所述水池四(6)的溢流口处分别安装有一根单池溢流管(9),所述水池一(1)、所述水池二(4)、所述水池三(8)以及所述水池四(6)的泄空口处分别安装有一根单池泄空管(10),各所述单池泄空管(10)的排水口处共同连接有一根泄空干管(7),其中所述水池一(1)上的所述单池溢流管(9)与所述水池二(4)上的所述单池溢流管(9)交叉部位竖向安装有一根溢流干管(12),所述水池三(8)上的所述单池溢流管(9)与所述水池四(6)上的所述单池溢流管(9)交叉部位也竖向安装有一根所述溢流干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水池联用的溢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一(1)、所述水池二(4)、所述水池三(8)以及所述水池四(6)上的所述单池泄空管(10)处分别安装有一个泄空阀井(2),所述单池泄空管(10)上位于所述泄空阀井(2)内安装有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水池联用的溢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一(1)上的所述单池溢流管(9)与所述水池二(4)上的所述单池溢流管(9)通过等径三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水池联用的溢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三(8)上的所述单池溢流管(9)与所述水池四(6)上的所述单池溢流管(9)通过等径三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水池联用的溢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一(1)上的所述单池泄空管(10)与所述水池二(4)上的所述单池泄空管(10)交叉部位还安装有镇墩一(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水池联用的溢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三(8)与所述水池四(6)之间的所述单池溢流管(9)交叉部还安装有镇墩二(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水池联用的溢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干管(12)与所述泄空干管(7)之间通过等径三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水池联用的溢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池泄空管(10)与对应的所述蝶阀(11)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单池泄空管(10)贯穿所述泄空阀井(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水池联用的溢流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一(1),所述水池一(1)一侧布设有水池二(4),所述水池一(1)另一侧布设有水池三(8),所述水池三(8)一侧布设有水池四(6),所述水池一(1)、所述水池二(4)、所述水池三(8)以及所述水池四(6)的溢流口处分别安装有一根单池溢流管(9),所述水池一(1)、所述水池二(4)、所述水池三(8)以及所述水池四(6)的泄空口处分别安装有一根单池泄空管(10),各所述单池泄空管(10)的排水口处共同连接有一根泄空干管(7),其中所述水池一(1)上的所述单池溢流管(9)与所述水池二(4)上的所述单池溢流管(9)交叉部位竖向安装有一根溢流干管(12),所述水池三(8)上的所述单池溢流管(9)与所述水池四(6)上的所述单池溢流管(9)交叉部位也竖向安装有一根所述溢流干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水池联用的溢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一(1)、所述水池二(4)、所述水池三(8)以及所述水池四(6)上的所述单池泄空管(10)处分别安装有一个泄空阀井(2),所述单池泄空管(10)上位于所述泄空阀井(2)内安装有蝶阀(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娟莉,杨澍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