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的,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及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电池包,电池管理单元等电子器件以及电池模组均装配在电池包的外壳内,由于外壳内的大部分空间被电池模组占据,从而外壳内用于安装电池管理单元等电子器件的空间狭小,从而装配电池管理单元等电子器件时的难度大,且电池管理单元等电子器件的位置布局难以合理化设置,由于电子器件的位置布局难以合理化设置,从而导致在电池包工作时,靠近电池管理单元的电池模组的电芯,由于电池管理单元对相邻接的电芯的烘烤效应,导致此处电芯相比其他位置电芯温度更高,造成电池包内的电芯温度一致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及储能装置,以解决电池包内的电芯温度一致性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电池包包括外壳以及内置于外壳内的隔离件、电池模组和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管理单元设在隔离件上,隔离件固定在外壳内,并将外壳内的空间分隔形成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电池舱和配电舱,电池管理单元位于配电舱,电池模组位于电池舱,电池管理单元与电池模组电连接。
3、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先将电池管理单元等电子器件安装在隔离件上,形成集成式的模组结构,然后再将模组结构整体固定至外壳上,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便捷度,而且由于电池管理单元和隔离件可以在外壳外先组装,使得电池管理单元的位置布局更容易,从而电池管理单元等电子器件的位置布局更加合理化。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隔离件和电池管理单元等的位置的合理布局,使得隔
4、一些实施例中,隔离件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一体成型的立板,立板将外壳内的空间分隔形成电池舱和配电舱,底板固定于外壳的底座,底板位于立板背离电池模组的一侧,电池管理单元组装在立板背离电池模组的一侧上。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先将电子器件集成安装在底板和立板上形成集成式的模组结构,然后再将模组结构整体固定至外壳上,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便捷度。此外,由于底板位于立板背离电池模组的一侧,从而可以在底板上集成安装一些电子器件,提高在隔离件上集成电子器件的能力,
5、一些实施例中,隔离件背离电池模组的一侧设有装配槽,电池管理单元安装在装配槽。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立板上设有装配槽,可以为电池管理单元的装配预留有安装位置,从而便于集成化设计。而且通过将电池管理单元安装在装配槽内,可以有效保证电池管理单元与隔离件连接的稳定性。
6、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管理单元包括底壳、盖体和采样板,盖体卡扣式连接底壳并围成容纳腔,采样板位于容纳腔内;底壳设在装配槽内,盖体与隔离件卡扣式连接。本实施例中,由于底壳和盖体是卡扣式连接,从而可以提高底壳与盖体之间的连接便捷度。而采样板设在由底壳和盖体围成的容纳腔内,从而可以提高对采样板进行合理的保护,以防止采样板与其它电子器件,比如导线短接。
7、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及第一连接端子,柔性电路板位于电池模组与外壳的顶壁之间,并与电池模组的电芯电连接,柔性电路板沿第一方向延伸,柔性电路板的部分延伸入配电舱,第一连接端子连接在柔性电路板延伸入配电舱的部分上;电池管理单元还包括与采样板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连接。本实施例中,由于柔性电路板位于电池模组与外壳的顶壁之间,以便于方便与电池模组的电芯电连接,柔性电路板沿第一方向延伸,以方便与电池模组的所有电芯均能够便捷的电连接。而且通过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连接柔性电路板和采样板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连接难度,提高连接效率。
8、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包括正极外接口、负极外接口,电池包还包括用于连接正极外接口和电池模组的正极接头的第一导线以及用于连接负极外接口和电池模组的负极接头的第二导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设在隔离件上,且位于配电舱内。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均设在配电舱内,由于隔离件对配电舱和电池舱的隔热作用,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上产生凝露而发生电气打火的风险。
9、一些实施例中,隔离件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一体成型的立板,立板将外壳内的空间分隔形成电池舱和配电舱,底板固定于外壳的底座,底板位于立板背离电池模组的一侧,第二导线包括沿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自第一部分的端部沿电池包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设在底板上,第二部分设在立板上。本实施例中,将第二导线的第一部分设在底板上,而底板的长度方向即为电池包的宽度方向,也第一部分的延伸方向,从而可以将跨距较长的第一部分合理的设在底板上。第二部分连接在第一部分的端部,且第二部分延伸方向为沿电池包的高度方向,从而可以通过第二部分延伸至电池模组的负极接头处,以与电池模组的负极接头连接。如此设计可以使长度较长的第二导线的布线合理化。
10、一些实施例中,立板在电池包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有线槽,底板上设有的线槽,第一部分穿过底板上的线槽,第二部分穿过立板上的线槽。本实施例中,通过线槽的设置,可以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能够稳定的设在隔离件上,也利于将第二导线与隔离件集成化设计。
11、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包括设在隔离件上的熔丝,熔丝连接在第一导线上或第二导线上。本实施例中,由于熔丝连接在第一导线上或第二导线上,从而在系统故障或电池包自身故障(比如短接)的场景下,通过熔丝可以实现快速分断,以保证电池包从制造、运输、舱储、维护、运行过程中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
12、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包括用于控制电池模组的功率单板,功率单板设在配电舱。本实施例中,通过隔离件将电池模组和功率单板分舱装配,可以有效降低功率单板等工作时的热量对电池模组的影响。降低功率单板对与其相邻的电池模组的电芯烘烤,提高电池模组的各电芯的温度一致性。此外,在电池模组的电芯发生热失控喷出电解液时,由于隔离件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阻隔电解液喷到功率单板上,从而有效降低功率单板电气打火的风险。
13、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前壁和后壁,隔离件位于电池模组和前壁之间,功率单板设在前壁朝向隔离件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由于功率单板设在前壁朝向隔离件的一侧,从而功率单板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外壳以及内置于所述外壳内的隔离件、电池模组和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设在所述隔离件上,所述隔离件固定在所述外壳内,并将所述外壳内的空间分隔形成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电池舱和配电舱,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位于所述配电舱,所述电池模组位于所述电池舱,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的立板,所述立板将所述外壳内的空间分隔形成所述电池舱和所述配电舱,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底座,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立板背离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组装在所述立板背离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背离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设有装配槽,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安装在所述装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包括底壳、盖体和采样板,所述盖体卡扣式连接所述底壳并围成容纳腔,所述采样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底壳设在所述装配槽内,所述盖体与所述隔离件卡扣式连接。
5.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正极外接口、负极外接口,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正极外接口和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接头的第一导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负极外接口和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接头的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设在所述隔离件上,且位于所述配电舱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的立板,所述立板将所述外壳内的空间分隔形成所述电池舱和所述配电舱,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底座,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立板背离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线包括沿所述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自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沿所述电池包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部分设在所述立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在所述电池包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有线槽,所述底板上设有的线槽,所述第一部分穿过所述底板上的线槽,所述第二部分穿过所述立板上的线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设在所述隔离件上的熔丝,所述熔丝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线上或第二导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池模组的功率单板,所述功率单板设在所述配电舱。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前壁和后壁,所述隔离件位于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前壁之间,所述功率单板设在所述前壁朝向所述隔离件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电芯,所述隔离件呈长条状,所述隔离件沿所述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电池包的长度方向一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包的宽度方向上,所述隔离件的两端凸出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两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和所述外壳的顶壁之间留有间隔,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泡棉条,在所述电池包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泡棉条设在所述外壳的顶壁和所述隔离件之间的间隔区域,所述电池包的高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15.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和如上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个电池包,所述多个电池包层叠设在所述机柜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外壳以及内置于所述外壳内的隔离件、电池模组和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设在所述隔离件上,所述隔离件固定在所述外壳内,并将所述外壳内的空间分隔形成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电池舱和配电舱,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位于所述配电舱,所述电池模组位于所述电池舱,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的立板,所述立板将所述外壳内的空间分隔形成所述电池舱和所述配电舱,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底座,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立板背离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组装在所述立板背离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背离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设有装配槽,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安装在所述装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包括底壳、盖体和采样板,所述盖体卡扣式连接所述底壳并围成容纳腔,所述采样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底壳设在所述装配槽内,所述盖体与所述隔离件卡扣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及第一连接端子,所述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外壳的顶壁之间,并与所述电池模组的电芯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柔性电路板的部分延伸入所述配电舱,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连接在所述柔性电路板延伸入所述配电舱的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正极外接口、负极外接口,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正极外接口和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接头的第一导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负极外接口和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接头的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设在所述隔离件上,且位于所述配电舱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的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英桀,沈炳杰,张凯,王嘉豪,马健祯,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